清涼寺鐘聲

1991年由謝晉執導的電影

《清涼寺鐘聲》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上海巨星影業公司攝製的劇情電影,由謝晉執導,由丁一濮存昕栗原小卷等主演,於1991年首映。

該片講述了抗戰勝利后,羊角大娘將被遺棄的日本孤兒撫養成人並送其出家為僧,法號“明鏡”,多年後明鏡赴日交流時與親生母親相認,但他沒有留在日本,而是返回了他所深愛的中國。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駐紮在河南韓家莊的日本軍隊倉皇撤離。混亂中.隨軍護士大島和子(栗原小卷飾)和才出生幾個月的兒子失散。
羊角大娘(丁一飾)從外村回來,路過雜亂的日軍營地,見一個用日軍上衣包著的男嬰躺在一隻藤籃里哭泣。她猶豫再三,還是發了善心,把這日本嬰兒抱回家。叔叔康森(江化霖飾)跟日本人打仗受過傷,反對收養。羊角大娘的啞巴兒子葫蘆(尤勇飾)也不樂意留下這個日本孩子,想把他扔了。迫於無柰,大娘讓女兒秀秀(林嵐飾)把孩子放在大路口。可到了中午,秀秀流著淚又把孩子抱了回來。她喜歡上這孩子了。從此以後,取名“狗娃”的孩子成了羊角大娘的孫子。
狗娃(方超飾)一天天長大,長得聰明又善解人意,逐漸贏得了葫蘆的喜愛。葫蘆帶狗娃趕廟會,看見狗娃被孩子們侮辱憋了一肚子氣,苦於說不出,只好抱著狗娃用樹枝抽打石人出氣,狗娃破涕為笑。葫蘆和村裡人外出開山修鐵路前,狗娃貼著他的臉叫他爸爸。一次事故中,葫蘆遇難,狗娃再也沒見他爹回來。大娘和秀秀出遠門趕往葫蘆遇難處,含淚將狗娃送給無兒無女的貨郎牛金川(祝士彬飾)。後來,羊角大娘知道狗娃在牛家挨凍受飢,又把狗娃接回了家。為補貼家用,秀秀(李婷飾)嫁人換回一筆彩禮。
羊角大娘逐漸年老體衰,她把狗娃送到清涼寺,請方丈一韋法師收留。她臨別時將一條和服腰帶留給狗娃,告訴他這是他親生母親的物品,囑他好好保存,祖孫倆痛哭而別。
二十年後,中國佛教代表團前往日本訪問。明鏡法師(濮存昕飾)的身世引起大島和子的注意。一根絲腰帶把失散三十年的親生骨肉系在一起。明鏡穿上母親為他準備的和服,親切地叫了一聲他平生第一次呼喊的“媽媽”。離別的時刻來臨,明鏡重披袈裟,將腕珠留給母親,囑她保重身體,母子含淚而別。清涼寺的鐘聲再次響起,明鏡回到了養育他的故鄉,這裡有更深的愛。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丁一羊角大娘
栗原小卷大島和子
濮存昕明鏡法師
尤勇葫蘆
李婷秀秀(成年)
林嵐秀秀(少年)
方超狗娃(少年)
徐俊狗娃(童年)
川田淳子美智子
朱旭一韋法師
張輝心印法師
江化霖康森
祝士彬牛金川
稻岡正順山本長老
趙東蘭牛妻
軒玉亭大發爹
尹達二嬸
孫淑珍大發媽
高順義小才媽
孫潔大發
俞幸小才
林道紀翻譯
米郁男新聞記者
森優介新聞記者
矢代朝子新聞記者

職員表


製作人畢立奎、趙漢皋、林楚雄、池田哲也
監製於本正、胡健、張翎飛
導演謝晉 
副導演(助理)宋寧奇、於黛琴、江化霖
編劇李凖、李澈
攝影盧俊福、高根榮 
配樂金復載
剪輯周鼎文、李福基
道具葛文泳
美術設計陳紹勉 
造型設計沈克強
服裝設計張菊芳、張學林、宮本真理
燈光薛福明
錄音葛偉家 
劇務小穀圭
布景師王幼生、胡啟華、唐紹延
擬音過敏
煙火葉毛根
特技設計秦孝成
特技攝影梅雲熹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合唱上海樂團合唱隊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羊角大娘

    羊角大娘

    演員丁一

    普通的中國農村婦女,勤勞、真誠、精幹、開朗,有一副菩薩心腸,善待一切生命,充滿母愛。她頂住了巨大的偏見和壓力把路遇的日本棄兒當成自己的孫子撫養。

  • 明鏡法師

    明鏡法師

    演員濮存昕 ;方超 ;徐俊

    羊角大娘收養的日本遺孤,取名“狗娃”。在羊角大娘一家的關愛下長大,從小就聰明又善解人意,后因家境貧困出家為僧,法號“明鏡”,潛心學習佛法。

  • 秀秀

    秀秀

    演員李婷 ;林嵐

    羊角大娘的女兒,聰慧善良。很喜歡母親撿來的日本孩子,像親人一樣百般呵護他成長。哥哥死後,家計艱難,她毅然決定嫁人換回彩禮幫母親撫養狗娃。

  • 大島和子

    大島和子

    演員栗原小卷

    日本護士。日本戰敗后,與親生兒子失散。幾十年後,她和來日本講學的明鏡法師相認。儘管非常希望兒子能留在自己身邊,但了解到兒子的心意后,她默默地表示理解,沒有加以阻攔。

  • 葫蘆

    葫蘆

    演員尤勇

    羊角大娘的兒子,是個啞巴,憨厚善良。雖然一開始因為恨日本侵略者而不樂意收養狗娃,但在長期相處中,他漸漸喜歡上了聰明伶俐的狗娃,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誼。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 原劇本中“狗娃”是被日本兵強姦的中國婦女生下的混血兒,後來成為一個音樂家。
• 為了扮演好角色,濮存昕花了一段時間到廣濟寺體驗生活,學習如何禮佛、穿袈裟、念大悲咒。
• 在河南外景地,劇組住在老鄉家,因為老鄉做飯香,女演員都吃胖了,讓謝晉很著急。
• 在日本拍攝期間,為了節省開支,謝晉和劇組成員一起在中國大使館借住。在赴奈良拍外景時,他也不坐新幹線,而是擠在器材車上。栗原小卷和川田淳子等日方演員只收取了很少的片酬,還利用自己的關係幫劇組找到一些免費的拍攝場所。原《朝日新聞》總編輯影山三郎也無償地把自家住宅借給劇組拍攝。
• 劇組打算在日本的唐昭提寺拍外景,但該寺因供奉有鑒真和尚的真身,所以規定不能在寺內拍戲。趙朴初親筆寫信與住持商量,劇組才獲得批准,而且住持還親自出鏡。
• 郭亮村的好多村民都在片中客串了臨時演員,他們平生第一次做演員,特別想看看拍出來的電影是什麼樣子,於是,影片剪輯完成後,謝晉導演專門從上海趕到郭亮村,給全村人放映了這部電影。
投拍經過
《清涼寺鐘聲》是李凖20世紀70年代寫成的作品,原名《冤孽》。趙丹曾想把它搬到銀幕,但因故未如願。謝晉看過劇本后,對羊角大娘深刻印象,好幾年都忘不了這個本子。
1989年,謝晉終於找到機會拍攝該片,他親自到鄭州說服李凖修改劇本,由於當時李正在生病,他的妻子出主意讓李凖出構思,兒子李澈執筆,二人共同署名。1990年1月,劇本第一稿完成,但謝晉不是很滿意,專程找到剛從河南返回北京養病的李凖,要求再進行一次大改。此後,謝晉接連三次赴京,為劇本出謀劃策。劇本還在反覆修改時,謝晉先在河南選定了外景地——輝縣郭亮村。6月,劇本的第四稿完成了,謝晉比較滿意,又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過目指正。趙朴初看后對劇本中個別不符合佛教習慣的詞句進行了訂正,提議把題目改為“清涼寺鐘聲”,更欣然為片名題字。算上最後的導演工作台本,該片的劇本共改了五稿。
演員選擇
羊角大娘原定由趙麗蓉扮演,但由於趙麗蓉心臟方面出了問題,謝晉只好臨陣換將,用丁一替代了趙麗蓉。
大島和子一角,謝晉曾想起用乙羽信子或倍賞千惠子,但是一位日本導演看了劇本后否定了他的想法。所以,1990年的年底,劇組在河南拍完外景后,大島和子的扮演者仍沒有著落。1991年1月初,謝晉聽說栗原小捲來中國參加冰雪藝術節,馬上托友人幫他安排與栗原小卷見面,當場提出請栗原扮演和子,並給她看了一段樣片。看過樣片后,栗原很感動。但由於角色年齡跨度較大,她一度猶豫不決,經過謝晉的勸說,她終於同意出演。

播出信息


海報
海報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1. 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國] ​
參考資料

獲得榮譽


時間獲得獎項獲獎人備註
1992年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音樂獎金復載獲獎
最佳女主角丁一提名
最佳男配角尤勇提名
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該片是對以往“謝晉模式”的超越,導演的人生思考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對生活的審美把握其角度也發生了轉換,而創作路子自然也和過去有了明顯的差別。謝晉仍像過去一樣喜歡寫人性、人情、性格美、心靈美,但大時代的悲觀喜怒沒有了,帶有民族、歷史、時代、社會具體印記的道德倫理評判及其強烈明顯的慾望沒有了,卻增加了相對抽象、普遍的人類同情心與人生哲理感,以及皈依於宗教信仰的精神傾向。於是,從影片中原侵略軍後代的命運歷程和心靈軌跡中,獲得了比它所敘述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更廣闊、更深邃的意義,從而給人們以思想啟迪和精神感受。
劇照
劇照
也許是為了回應批評者的責難,謝晉在片中下大力氣抑制他在過去創作中幾乎成為“習慣”的“煽情”,而是調動音樂元素和採用蒙太奇手法來有意識地硬性“說理”。影片的故事生動曲折,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說理”本身的缺陷,使影片在某一方面仍有較高的品位。但遺憾的是,在片中,“說理”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相當大程度上是依賴於像明鏡法師、一葦法師這樣具有特殊身份的蒼白人物的直露說教來完成的,結果造成故事和內涵的斷裂。該片的真正成功之處還是在於那個充滿人情美、倫理美、道德美的動人故事,而導演用力闡發的“深刻”內涵,卻難以給人以真正完滿的藝術感染和審美享受。 (中南大學教授鍾友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