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亞運會

曼谷亞運會

泰國首都曼谷是承辦亞運會次數最多的城市。

1966年承辦了第5屆亞運會。1970年,原定在漢城舉辦的第6屆亞運會因為韓國國內動蕩的政治局勢而轉由曼谷承辦。1978年,原定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行的第8屆亞運會,又因其國內局勢動蕩轉由曼谷承辦。1998年曼谷再次承辦第13屆亞運會。

前三屆曼谷亞運會,主體育場是蘇帕查拉賽體育場;1998年曼谷亞運會,主體育場是拉加曼加拉國家體育場。

首次舉辦


第5屆亞運會會徽
第5屆亞運會會徽
1966年曼谷亞運會是第五屆亞運會,於1966年12月9日至12月20日在曼谷舉行,為期12天。來自18個國家的2,500餘名選手和教練等參加14個項目的比賽。
參國家及地區:
韓國、日本、台灣、印度、泰國、菲律賓、緬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馬來西亞、香港、以色列、伊朗、尼泊爾(共18個)
比賽項目:
田徑、游泳、足球、籃球、舉重、摔跤、拳擊、射擊、網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車、羽毛球(共14個)

二次舉辦


第6屆亞運會會徽
第6屆亞運會會徽
1970年曼谷亞運會是第6屆亞洲運動會,原定在韓國漢城(今首爾)舉行,由於韓國因財政問題放棄主辦權,該屆運動會改為由泰國曼谷主辦。該屆亞運會於1970年8月24日至9月4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期為12天。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13個項目中展開了角逐。該屆亞運會首次有衛星電視轉播賽況。
比賽運動種類:
田徑、水域運動、羽球、籃球、拳擊、自由車、足球、曲棍球、射擊、排球、舉重、摔跤和帆船。

三次舉辦


1978年曼谷亞運會會徽
1978年曼谷亞運會會徽
1978年曼谷亞運會是第8屆亞運會,原定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行,但由於巴基斯坦國內出現問題而交出了舉辦權,最終於1978年12月9日至20日在曼谷舉行,為期12天。
參賽國:共27個
參賽人數:4,000名
比賽項目:田徑、游泳、足球(足球新聞,足球說吧)、網球、籃球、排球(排球新聞,排球說吧)、乒乓球(乒乓球新聞,乒乓球說吧)、自行車、拳擊、摔交、舉重、擊劍(擊劍新聞,擊劍說吧)、射擊、體操、曲棍球、羽毛球、射箭、保齡球、帆船帆板
比賽信息:來自27個國家的3,842名選手團在總共19個項目中展開的激烈的角逐。
第一名 日本 金牌70枚,銀牌58枚,銅牌49枚
第二名 中國 金牌51枚,銀牌55枚,銅牌45枚
第三名 韓國 金牌18枚,銀牌20枚,銅牌31枚
第四名 朝鮮 金牌15枚,銀牌13枚,銅牌15枚
備註:AGF解體及準備創立OCA
巴基斯坦放棄主辦權,由泰國曼谷主辦本屆亞運會
不允許以色列和台灣參加本屆大會

四次舉辦


第十三屆亞運會會徽
第十三屆亞運會會徽
1998年曼谷亞運會是第13屆亞運會。
日期:1998.12.6-12.20(為期15天)參賽國:41個國家及地區
參賽人數:9,699名
舉辦地;泰國法政大學
比賽項目:田徑、射箭、羽毛球、棒球、籃球、桌球、保齡球、拳擊、皮划艇、自行車、馬術、擊劍、足球、高爾夫、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空手道、帆船帆板、橄欖球、藤球、射擊、壘球、軟式網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網球、排球、舉重、摔跤、武術、賽艇
大會口號:友誼不分國界(Friendship beyond the Frontiers)
比賽信息:第一名 中國 金牌129枚,銀牌78枚,銅牌67枚
第二名 韓國 金牌65枚,銀牌46枚,銅牌53枚
第三名 日本 金牌52枚,銀牌61枚,銅牌68枚
備註:阿富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未參加本屆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