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中國作家富豪榜是全球第一份記錄中國作家財富現狀、反映國民閱讀潮流走向的權威榜單,旨在推動全民閱讀時代到來與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自2006年由吳懷堯首創至今成功舉辦八屆,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文化盛會,每年引爆全球媒體關注,在華人世界迅速形成現象級話題,讓中國作家群體和華語原創文學變得萬眾傾心舉世矚目,讓中國書業更具活力,受到文化部、作家群體、出版機構、書店、媒體、億萬讀者的廣泛讚譽,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界奧斯卡盛典,具有無可匹敵的超級影響力。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在成都商報重磅發布,楊紅櫻、郭敬明、鄭淵潔分別以2500萬元、2300萬元、1950萬元的年版稅收入成為第五屆作家富豪榜的三甲,引發各界廣泛熱議。
2006年12月18日,全球第一份記錄中國作家財富現狀、反映中國全民閱讀潮流走向的權威榜單《中國作家富豪榜》震撼發布,轟動整個華語世界!短短1個月內,國內300餘家媒體火爆熱議作家富豪榜,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強勢媒體組織專家學者討論中國作家群體的生存現狀,上榜作家紛紛回應,上榜當紅作家的巨量讀者群持續熱議,在全國形成對作家群體生存現狀的大討論。作家富豪榜的數據,先後被美國《紐約時報》、《僑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德國《德國之聲》等全球知名媒體引用。
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至今持續舉辦至第八屆,已成為當下中國關注度最高、話題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文化盛事。每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均迅速引發全國關注,吸引億萬讀者熱議作家群體,各大電視台、報紙、雜誌等主流媒體對中國作家富豪榜鋪天蓋地的報道,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作家生存現狀,關注本土原創作品。
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出品人:吳懷堯 發布媒體:成都商報 春城晚報 | ||
排名 | 作家 | 版稅 |
第1名 | 楊紅櫻 | 2500萬 |
第2名 | 郭敬明 | 2300萬 |
第3名 | 鄭淵潔 | 1950萬 |
第4名 | 當年明月 | 950萬 |
第5名 | 曾仕強 | 780萬 |
第6名 | 郎咸平 | 600萬 |
第7名 | 李可 | 580萬 |
第8名 | 韓寒 | 460萬 |
第9名 | 尹建莉 | 448萬 |
第10名 | 天下霸唱 | 420萬 |
第11名 | 王樹增 | 375萬 |
第12名 | 金庸 | 350萬 |
第13名 | 李敖 | 300萬 |
第14名 | 南派三叔 | 285萬 |
第15名 | 麥家 | 280萬 |
第16名 | 龍應台 | 260萬 |
第17名 | 星雲大師 | 255萬 |
第18名 | 錢文忠 | 250萬 |
第19名 | 笛安 | 240萬 |
第20名 | 六六 | 210萬 |
第21名 | 袁騰飛 | 200萬 |
第22名 | 小橋老樹 | 190萬 |
第23名 | 周國平 | 180萬 |
第24名 | 王蒙 | 175萬 |
第25名 | 賈平凹 | 160萬 |
中國作家富豪榜歷屆榜單 | ||
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
2008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2009第四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
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吳懷堯(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
第五屆作家富豪榜,我們選擇“實用”
2006年12月15日,歷時月余調查的《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次發布,中國作家群體的真實生存狀態,第一次以財富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引發全民熱議。關於作家財富與文學價值的爭論,直到今天,依然是大家爭論的焦點。
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同時推出的還有全新子榜單《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對比中外作家的版稅收入,在感慨“外國作家在中國瘋狂撈錢,中國作家在海外舉步維艱”的同時,作為這個榜單的創製人,我想到財富之外的一些事情。
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啟超,面對內憂外患的故國,悲憤中揮筆寫下《少年中國說》,將國家振興的希望寄託於奮發有為的中國少年。其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的錚錚之言,現在看來,依然蕩氣迴腸,其強國籲求幾近悲愴。
此後不久,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在這個獨特的歷史節點上,那些學貫中西的海歸青年,在如履薄冰的歷史境遇中,毅然擔起了文化啟蒙大任,讓蒙昧的國人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他們從域外裁了一根鮮嫩的思想樹杈,嫁接到中國這株蒼老古樹上,希望使之煥發生機。
魯迅等作家更是奮筆疾書,希冀以文藝作品,重鑄國人心靈,他們的文學作品,直到今天,依然能帶給我們力量。時間總是匆匆,流水帶走光榮,昔日的崢嶸人物已湮沒於歷史塵埃。100年後的今天,經濟浪潮裹挾著一代人,在充裕的物質生活,消費與娛樂背後,是新一輪的人文精神缺失。
旁觀作家群體,我們不難發現,在經歷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黃金期后,純文學的影響力日漸式微,中國作家群體在商業浪潮的巨大衝擊下,有人手足無措,有人棄筆從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逐漸適應。與此同時,沒有硝煙的中外文化大戰,也越演越烈。
最近十年來,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國文學一直試圖走出國門,中國作家也一直在努力,但結果都是差強人意;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國作家的作品橫掃中華大地,在撈走中國人口袋裡的鈔票后,他們的觀點和思想,也在悄悄改變國人思維。僅從閱讀來說,不少中國孩子就是“喝洋奶長大的一代”。
我不願意將這一現象,簡單地歸結為“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中國”,也不想指責廣大讀者閱讀的功利化,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閱讀方向自然不同。但我由衷希望,中國作家在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同時,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讓國人在為生活奔勞的同時,可以獲得更多的精神養分與心靈慰藉。如果中國的現代文學作品,能隔三差五在海外成為超級暢銷書,那我真是要起立為之歡呼鼓掌。
“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大賣”,這是憧憬和祝願;面對中國本土圖書平均銷量6000冊的真實現狀,我們選擇更為務實的態度,這也是今年《中國作家富豪榜》將打造本土暢銷書的方法和細節,公佈於眾的原因。
中國古人有詩云:“鴛鴦綉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有人將之理解為:掌握了一樣技能后,要反覆思索自己是怎麼樣學來的,不要輕易把這種技藝的訣竅、過程傳授給別人。如果按照這種理解思路,那麼本年度的《中國作家富豪榜》,就是一次“要把金針度與人”的努力,希望此舉有助於提升中國本土原創圖書的整體銷量———當然,這也是一種憧憬和祝願,我們由衷地希望,這種祝願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