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邵逸夫中學

桐鄉市邵逸夫中學

徠桐鄉市邵逸夫中學,創辦於1994年,學校坐落在大運河畔千年古鎮— 崇福鎮。

學校佔地面積近60畝,校園建築雄偉、氣魄、幹練;布局合理、層次感分明。綜合樓,是學校行政辦公所在地,也是學校藏書、師生博覽群書的好場所;求知樓、求實樓上分佈38個教學班,是學生求知成長的搖籃;實驗樓是學生動手操作、創新實驗的舞台,這裡不僅有自然學科的準備室、演示室、操作室、實驗室,二個勞技專用教室,二個音樂專用教室,一個美術專用教室,而且還設有二個電腦房,100台電腦,配有語音專用室、舞蹈演練房,還專設二個素質教育成果展覽室等。學校綠化、綠地面積達16000多平方,環境優美,花草蔥翠。校園立體感強,教育功能凸現,尤其是學校德育牆,圖文並茂,醒目悅人。

學校教學設施較齊全,總建築面積達10000餘平方米其中建有綜合樓1100平方米、求知樓3000平方米、求實樓2115平方米、實驗樓2313平方米,多功能階梯教室200平方米1000多平方的的標準化食堂,還有400多平方米的師生停車棚,四百米的標準田徑運動場,二個籃球場,三個排場場,己配有單桿、雙桿、爬桿等活動場所,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校現有40個教學班,2032名學生,教職工137人。

歷史沿革


邵逸夫中學創辦於1994年,原名桐鄉五中。
1996年邵逸夫先生捐資80萬港幣,建造了一幢2000平方的實驗樓。
1997年更名為桐鄉市邵逸夫中學。
2004年7月,因布局調整,原上市初級中學併入。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根據《桐鄉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研究決定開展2013年桐鄉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微型課題)申報工作。微型課題按研究方向分兩類,一是深化“個人教學問題”的研究;二是“班主任育人方式”的研究。
2013年度“個人教學問題”專項課題
課題承擔人應按照要求完成全部研究工作,並提交《嘉興市“個人教學問題”專項課題結題申請表》等有關材料,經市教科規劃辦審核。
課題結題材料於2013年9月15日前上報各縣(市、區)教科規劃辦,各縣(市、區)匯總後於9月20日前報嘉興市教科規劃辦;嘉興市屬學校直接上報。

研究機構

語文朗讀教學小組——段晶晶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注重朗讀教學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表達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藉助朗讀,可以使語文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然而從目前來看,中學語文朗讀教學實際情況不容樂觀,朗讀本身的價值得不到發揮。邵逸夫語文朗讀教學小組在分析朗讀的作用以及朗讀教學現狀以後,針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提出相應的策略。
文言教學小組——陸曉麗
文言教學不僅是一種語言教學,更是一種審美教學、一種文化熏陶。然而,在現行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往往為了考試這一終極目標,多喜用刻板的講析式來完成文言教學任務,硬是將美妙的文言之旅改造成了文化苦旅。然而“穿越”這一新型理念的出現開拓了文言教學的新局面,它通過錯位的時空創設,使學生於古典的意境中充分領略文言的形、意、境之魅力。邵逸夫中學文言教學小組試圖從“導語創穿越之境、文本解讀“行‘讀、說、入’穿越之旅”、“課後延伸續穿越之情”三部分,來闡釋該理念給文言教學帶來的活力。

學術交流

輕負高質,幸福語文,巴爾扎克曾說過“追求幸福的人應該是行李越輕越好”。這用在語文教學上最恰當不過了,“高質”正是語文教育者所苦苦追求的幸福,而“輕負”則如同背上那越來越輕的行李。這是邵逸夫中學一貫實行的基本發展策略及學術教研的關鍵所在。

各類大賽

各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獎賽
“共產黨員的閃光言行”桐鄉市中小學生現場漫畫創作大賽
2011年桐鄉市中小學生書法、美術現場賽
徠桐鄉市第十二屆初中學生勞技創作競賽

辦學規模


學科建設

主要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人與自然、體育、美術、音樂

師資力量

陳衛東:高級教師,邵逸夫中學校長、書記,桐鄉市師德標兵。
沈雷鳴:高級教師,邵逸夫中學副校長。
吳雪江:高級教師,邵逸夫中學副校長,桐鄉市語文學科帶頭人。
葉人傑:高級教師,嘉興市名師,嘉興市勞技學科帶頭人。
朱小龍: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油畫家學會會員,嘉興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桐鄉市美協副主席。
湯士根:語文高級教師。
段晶晶:語文教研組長。
陳建飛:一級教師,桐鄉市優秀教師。
萬廷真:一級教師,桐鄉市優秀教師。
陳建松:數學高級教師。
方衛東:數學高級教師,桐鄉市優秀教師。
夏琪學:數學教研組長。
李偉昌:一級教師,桐鄉市數學骨幹教師。
徐偉龍:一級教師,桐鄉市數學骨幹教師。
俞兮鏵:一級教師,桐鄉市數學骨幹教師。
周國平:一級教師,桐鄉市十佳青年教師,邵逸夫中學教導主任。
沈建華:一級教師,桐鄉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桐鄉市數學骨幹教師。
徐麗:高級教師,桐鄉市英語學科帶頭人,桐鄉市優秀教師,邵逸夫中學英語教研組長。
易志霞:高級教師,桐鄉市英語骨幹教師。(著有《農村初一學生英語閱讀策略使用狀況的調查與研究》)
高國兮:一級教師,桐鄉市英語骨幹教師。
蔣春苗:一級教師,桐鄉市英語骨幹教師。
葉林偉:一級教師,桐鄉市優秀教師。
陳愛江:科學高級教師。
朱忠良:高級教師,桐鄉市科學骨幹教師,邵逸夫中學科學教研組長。
黃根弟:高級教師,桐鄉市科學學科帶頭人,桐鄉市優秀教師。
蔣紅燕:高級教師,桐鄉市科學骨幹教師。
馬德輝:一級教師,桐鄉市科學骨幹教師。
時曉華:一級教師,桐鄉市科學骨幹教師。
沈金全:社政高級教師。
張正華:高級教師,桐鄉市社會學科帶頭人,桐鄉市優秀教師,邵逸夫中學社政教研組長。
吳旭燕:一級教師,桐鄉市社會骨幹教師。
錢世躍:一級教師,桐鄉市社會骨幹教師。
顧祖達:美術高級教師。
朱傑:邵逸夫中學技能組教研組長。
馬正傑:一級教師,邵逸夫中學優秀數學教師。

教學成果

學生個人榮譽
桐鄉市第十一屆初中學生勞技創作競賽
桐鄉市一等獎:汪曉傑 沈羅傑,指導教師:葉人傑。
桐鄉市二等獎:祝瑩 翟夢菲,指導教師:范娟芬。
2010學年度嘉興市級優秀學生幹部:沈瑤嘉、夏羽、俞詩佳、蔡琴、柴燕傑。
2010學年度桐鄉市級三好學生:金躍傑、夏曉峰、王鋮潔、蔡冬蕾、勞穎俐、張佳璐、孫昊翱、張佳毅。
2010學年度桐鄉市級三好學生:沈筱菁、華佳倫、呂嘉陽、蒲舟玲、李曉桔

教學榮譽

學校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團結協作,務實創新。教師敬業愛崗,無私奉獻,開拓奮進。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中堅,精益求精,求實求新,起模範帶頭作用。全校教師認真貫徹“三個面向”,努力轉變教育觀念,完善教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構建新的與課程理念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力爭在相對均衡的教育資源環境中,保護每個學生的人格完善和個性的充分張揚;教育科研導航,整合成功經驗,進行論文撰寫和課題研究,以期在教育科研中取得新的突破。特別是2003學年,我校嘉興市以上學科論文、嘉興市中學學科教學研究論文評選喜獲豐收,桐鄉市課題申報數量、質量令人滿意。其中論文類有國家級三等獎1篇,省級三等獎1篇,嘉興市一等獎5篇,二等獎12篇;課題類:桐鄉市結題2個,桐鄉市以上申報8個。
桐鄉市邵逸夫中學2010、2011年集體獲獎統計表
序號時間內容組織單位級別
12010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省衛生廳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浙江省
22010青春杯少年男子籃球賽第四名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文體局
桐鄉市
32010青春杯少年女子籃球賽第五名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文體局
桐鄉市
42010桐鄉市中小學生廣播體操比賽初中組一等獎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文體局
桐鄉市
52010桐鄉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學校桐鄉市人民政府地震辦桐鄉市
桐鄉市科學技術局桐鄉市
桐鄉市教育局桐鄉市
62010第二十一屆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八年級桐鄉市級團體優勝獎桐鄉市教育局桐鄉市
桐鄉市數學學會桐鄉市
72010第二十一屆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七年級桐鄉市級團體優勝獎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數學學會
桐鄉市
82010桐鄉市第二屆“閱讀伴我成長”暑期讀書活動優秀組織三等獎桐鄉市文明辦桐鄉市
桐鄉市教育局桐鄉市
桐鄉市文廣局桐鄉市
92010桐鄉市考點考試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桐鄉市教育局桐鄉市
102010桐鄉市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桐鄉市教育局桐鄉市
112010桐鄉市初中文理科基礎調研九年級團體三等獎桐鄉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桐鄉市
122010桐鄉市初中青年教師學科知識競賽綜合團體三等獎桐鄉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桐鄉市桐鄉市
132010桐鄉市初中青年教師學科知識競賽語文團體二等獎桐鄉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桐鄉市
142010桐鄉市初中青年教師學科知識競賽社會思品團體二等獎桐鄉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桐鄉市
152010崇福鎮優秀團組織共青團崇福鎮委員會崇福鎮
162011第二十二屆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八年級桐鄉市級團體優勝獎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數學學會
桐鄉市
172011第二十二屆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七年級桐鄉市級團體優勝獎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數學學會
桐鄉市
182011統戰文化進學校先進單位中共桐鄉市委統戰部桐鄉市
192011“青春凝聚黨旗下”——紀念建黨90周年黨團史現場知識競賽一等獎
中共桐鄉市教育局委員會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
202011桐鄉市中學生結核病控制宣傳展板比賽一等獎
桐鄉市教育局
桐鄉市衛生局
桐鄉市
212011崇福鎮慶祝建黨90周年“頌黨恩、贊家鄉”鎮歌紅歌大家唱銅獎
中共桐鄉市崇福鎮委員會
桐鄉市崇福鎮人民政府
崇福鎮
教師獲獎與發表
序號姓名時間類別題目級別等次
1范娟芬2010論文發表
運用好“嘗試教學法”為學生撐起“一片新天空”
-----新起點上數學嘗試教學法的感悟和啟示
省級發表
張正華2011論文獲獎輕鬆的課堂 思維的天堂嘉興市一等獎
2朱忠良2010論文獲獎曲徑通幽話實驗 享受成功促效率——淺談科學實驗的有效性嘉興市二等獎
3蔣紅燕2010論文獲獎初中科學自學教學初探二等獎
4黃根弟2010論文獲獎設計“學習主題”教案,構建和諧合作課堂二等獎
5徐麗2010論文獲獎巧搭“集體備課”平台 助教師“自主發展”二等獎
6蔣春苗2010論文獲獎如何提高學困班級英語水平的探究二等獎
7沈亞萍2010論文獲獎醉過方知酒濃 錯過方知學淺--淺談提高錯題講評的有效性二等獎
8易志霞2010論文獲獎初三學生英語學習倦怠的研究及對策二等獎
9張正華2010論文獲獎
胸中有丘壑 筆下百萬兵
——談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板書的設計與運用
二等獎
10范娟芬2010論文獲獎新起點上初中數學嘗試教學法教學的感悟與啟示二等獎
11朱忠良2011論文獲獎善待課堂動態生成 促進有效科學探究二等獎
12沈建華2011論文獲獎數學課堂因“動態生成”而精彩二等獎
13王 冬2011論文獲獎課堂因巧設留白而精彩二等獎
14管美芬2011論文獲獎插上評價之翼 放飛實效之夢二等獎
15錢世躍2011論文獲獎試探思維導圖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二等獎
16鄭國民2011論文獲獎將簡單課堂進行到底二等獎
17蔣春苗2011論文獲獎搭建自主學習舞台 促師生共同發展二等獎
18滕艷2011論文獲獎激活·沉浸·輸出——談“三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有效性實踐二等獎
19徐娟麗2010論文獲獎讓“簡單”探究擦出閃亮火花三等獎
20時曉華2010論文獲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三等獎
21王鑫虎2010論文獲獎芻議科學課堂上如何轉化學困生三等獎
22顧偉琴2010論文獲獎突出無題的重圍——初中科學課堂學生提問之探究三等獎
23張偉2011論文獲獎創設有效情境,提高教學質量——淺談初中科學教學有效情境的創設嘉興市三等獎
24蔣紅燕2011論文獲獎再議自學式教學——複習課有效性教學探討三等獎
25汪永妹2011論文獲獎倡導學生自主出題 促進高效數學學習三等獎
26沈秋燕2011論文獲獎醉過方知酒濃,錯過方知學淺三等獎
27萬翔2011論文獲獎讓“雞肋”得其所哉——對初中古典文學常識運用的思考三等獎
28吳旭燕2011論文獲獎淺析思想品德作業批改的有效性三等獎
29易志霞2011論文獲獎以“趣教”促“趣學”——初一英語辭彙教學策略的探究三等獎
30宋琦2010論文獲獎駕馭課堂評價語這一“泵”叩啟學生人文素養之“扉”桐鄉市一等獎
31甘曉傑2010論文獲獎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提問之我見一等獎
32方衛東2010論文獲獎為愛忙碌一等獎
33蔣春苗2010論文獲獎創建溫馨之家,突出班級內涵一等獎
34王 冬2010論文獲獎課堂因精於備課而高效二等獎
35馬正傑2010論文獲獎構建互動型數學課堂的探索二等獎
36孫崢燁2010論文獲獎讓 生 活 與 課 堂 聯 姻——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二等獎
37方 亞2010論文獲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淺談小學、初中銜接階段記筆記之方法指導
二等獎
38夏宣賓2010論文獲獎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之我見二等獎
39吳雪江2010論文獲獎揚崇德內核,做誠信文章二等獎
40黃德軍2010論文獲獎中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和體育活動興趣的調查研究二等獎
41朱忠良2010學科案例動思結合的科學課桐鄉市二等獎
42蔣春苗2010學科案例構建初中英語“三維一體”目標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外研社八年級上Module 9 Unit 1案例分析二等獎
43朱忠良2010學科案例科學史教育在科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二等獎
44張偉2010學科案例歷史在這一刻重演——《神奇的激素》中的科學史教育二等獎
45徐麗2010市級課題以趣促學--優化課堂教學初探桐鄉市結題三等獎
46蔣紅燕2010市級課題自學教學在科學課堂中的試行和研究立項
47蔣春苗2010市級課題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的探究與實驗立項
48錢世躍2011市級課題初中思想品德複習課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立項
49朱忠良2011市級課題“減負增效”在科學教學中有效實施的研究桐鄉市立項
50鄭國民2011市級課題農村初中後進生形成原因及轉化策略研究立項
51易志霞2011市級課題在農村初中八年級進行閱讀策略培訓的實踐研究立項
52李偉昌2011市級課題以課堂校本研修為平台 提高數學教師教學能力的探索立項
53馬德輝2011市級課題初中科學教學滲透“垃圾分類與回收”意識的研究立項
54方衛東2011市級課題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策略研究立項
55滕艷2011市級課題提高初中英語“過程式”寫作能力的實踐探究立項 
1997年,升入桐高54人,升學率96.67%,列全市第二名。
1998年,升入桐高72人,升學率97.67%,列全市第二名。
1999年,升入桐高64人,升學率96.73%,列全市第二名。
2000年,升入桐高37人,茅高42人升學率99.5%,列全市第三名。王煒同學獲中考全市第一名。
2001年,升入桐高74人,茅高69人,升學率98.37%,列全市第一名。
2002年,升入桐高78人,茅高65人,升學率97.40%,列全市第一名。王強同學獲中考全市第一名,囊括該市前四名,該市中考前十名中,該校佔6名。
2003年,保送生19名,特長生6名,師範生4人,第一批擇優生151人,第二批重點生63人,第三批普高31人朱振宇、董少宏同學獲中考全市第二名,費雯婷同學獲全市第三名,升學率97%,列全市第二名。
2004年,保送生21人,升入桐高50人,茅高68人,一中54人,二中78人,初升高比例96%,列該市第二名。
此外,歷屆畢業生中都有優秀特長生考上中國美院附中、省藝校等藝術類學校,不少學生在全國、省、市競賽中屢屢獲獎。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名列桐鄉市前茅,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其中勞技教學已成為嘉興市、桐鄉市的一面旗幟,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文化傳統


素質教育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倡導“團結、奮進、務實、高效”的校風,“認真、創新、求實、高效”的教風,“勤學、文明、守紀、進取”的學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堅持“全面關心學生,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不求人人冒尖升學,但求個個進步成才”的人才培養觀。以教科研為先導,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學校德育要求教師樹立平等意識、人本意識等“七種理念”,提高施愛、溝通等“七種工作能力”。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有德育功能,處處是德育基地”的氣氛已形成,德育落到實處,以實養德。學校遵循學生主體性發展原則,切實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少年街道法制教育,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構建多種形式的活動載體,使學生在系列化的活動中接受有效的教育。在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創設各種條件,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社團建設

社團文化
社團文化
2013年10月上旬起,經過邵逸夫中學社團建設升級改版,邵逸夫中學各項體藝活動落到實處,精彩紛呈,收效明顯,已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以往該校的體藝2+1活動由於只是承襲傳統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儘管班主任堅持到場,輔導老師精心指導,但效果不如人意。該校因地制宜,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自主報名,分組實施,每組人數控制在24到40人之間。學校由教科室具體負責,充分發揮指導老師的特長,學生人人參與,並分年級、分小組、分場所、分時間段舉行。
全校共分成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繩、棋類、音樂、國畫、木刻、書法、電腦、科奧、百家講壇、名作欣賞等16個興趣小組,時間主要安排在下午的作業自主課,部分項目在中午舉行。校領導巡視檢查,教師們認真準備,學生們激情投入,此項綜合性活動開展近兩個月以來,學校的教育教學充滿生機勃勃,素質教育得到處處彰顯,為學生們提供了無限的學習和提升空間。

校園風采


學校現有:行政樓、教學樓、求知樓、圖書館、食堂、操場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