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呼吸衰竭

新生兒呼吸衰竭

新生兒呼吸衰竭是新生兒常見急症之一,為呼吸系統疾病。因肺通氣不足、彌散障礙(換氣)、通氣/血流比例失調(換氣)、肺內動靜脈解剖分流增加(換氣)、氧耗量增加五個主要機制,使通氣和換氣過程發生障礙,導致呼吸衰竭。可分為Ⅰ型換氣功能障礙型呼吸衰竭、Ⅱ型通氣功能性障礙型呼吸衰竭。常見癥狀可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呻吟、皮膚青紫、鼻翼煽動、煩躁不安的表現。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呼吸支持治療和對症治療。目的是恢復正常的氣體交換,使併發症減低到最低。嚴重的呼吸衰竭可因持續的低氧血症導致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會危及生命。早期積極治療可改善癥狀,預后好。合併嚴重併發症的預后差,死亡率高。

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或兒科

病因


● 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複雜多樣,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

呼吸驅動力量減弱

● 極度肺未成熟。
● 呼吸中樞抑制。
● 代謝性疾病。
● 神經肌肉性疾病。
● 術后感染。
● 營養不良。

肺部疾病

●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 新生兒濕肺。
● 肺水腫。
● 胎糞吸入性肺炎。
● 感染性肺炎。

氣道異常

● 鼻后孔閉鎖。
● 小下頜綜合征。
● 氣管軟化症。

肺發育不全

● 先天性膈疝。
● POTTER綜合症。

胸廓容量過小

● 腸梗阻。
● 臍膨出或腹裂畸形術后。
● 腹水。

癥狀


● 新生兒呼吸衰竭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和缺氧表現,主要表現如下:

典型癥狀

● 呼吸急促。
● 呼吸困難。
● 鼻翼煽動。
● 呻吟。
● 皮膚青紫。

全身癥狀

● 反應低下。
● 嗜睡。
● 激惹。
● 肌張力低下。
● 餵養困難。
● 嘔吐。
● 腹脹。

檢查


● 可通過體格檢查、血氣分析、胸部X線檢查等來診斷該病。
● 體格檢查
● ● 通過聽診了解肺部呼吸音情況。
● 血氣分析
● ● 可直接了解患兒肺通氣和缺氧情況,可作為診斷指標。
● 肺部X線
● ● 了解肺部炎症和結構情況。

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相關輔助檢查診斷和評估本病。
● 有早產、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等疾病。
● 出現呼吸困難、皮膚青紫、精神萎靡、反應差、肌張力低下等表現。
● 聽診雙肺呼吸音減弱。
● 血氣提示PH<7.25,PaO2≤50mmHg,PaCO2≥50mmHg。肺部X線提示肺部炎症或肺不張、肺氣腫等改變。

鑒別診斷


● 新生兒呼吸衰竭應與心力衰竭、重症自發性氣胸、肺水腫相鑒別。
● 如出現呼吸困難、皮膚青紫、精神萎靡、反應差、肌張力低下等表現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醫生將依據病史、體格檢查、臨床表現及血氣、胸部X線表現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呼吸支持治療和對症治療。目的是恢復正常的氣體交換,使併發症減低到最低。

積極治療原發病

● 治療原發病是改善呼吸衰竭的基礎。
● 肺炎:青霉素和頭孢類抗生素。
●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可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
● 解除氣道梗阻。

呼吸支持

● 吸氧
● ● 對於輕症疾病早期可給予鼻導管、頭罩給氧。
● 呼吸機輔助呼吸
● ● 高流量給氧:對於鼻導管和頭罩給氧不能緩解的可給予此方法。
● ● 無創CPAP治療:高流量給氧失敗者可給予此方法,但氣胸時禁用。
● ● 有創呼吸機治療:對於嚴重的呼吸衰竭應儘早使用有創通氣。
● 體外膜肺
● ● 在心肺功能衰竭時可考慮使用體外膜肺,可降低呼吸衰竭的死亡率。

危害


● 嚴重的呼吸衰竭可因持續的低氧血症導致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會危及生命。

預后


● 治療效果和預后取決於引起呼吸衰竭的原發病。多數經積極之後癥狀改善,預后好;但嚴重呼吸衰竭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可留有神經系統等後遺症。

預防


● 加強圍產期保健,避免早產、宮內缺氧、感染等。
● 避免新生兒出生時的窒息,羊水、胎糞吸入。
● 避免新生兒生后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