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職業技術學院

荊門職業技術學院

荊門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是1984年8月成立的荊門職業大學,1998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為現名。2007年3月與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建立公立省屬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荊楚理工學院”。

學院簡介


學院實行“院—院—系”三級管理,下設人文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醫學院和成人教育學院等5個二級學院,有中文系、政法系、經管系、外語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計算機系、機電系、化工系、生物系、口腔系、護理系、醫療系、基礎醫學部等15個系部。還設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化工研究所、醫療生物技術研究所、農村發展研究所、華夏文化研究中心、經濟發展研究所等6個研究機構和1個附屬醫院。
建有大學物理、基礎化學、電工電子、計算機基礎等各類實驗室和實訓中心90多個,其中,基礎物理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以及數控技術中心、印刷工程訓練中心、口腔工藝技術中心、臨床病理檢驗中心的設施配置及服務功能有較明顯的優勢。IPV6網路實驗室目前處於湖北高校領先水平,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最新技術平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6500萬元,固定校外實習基地100多個。學院圖書館藏紙質圖書61萬冊,電子圖書40萬種,中外文紙質期刊1611種,建有自動管理系統和多種電子文獻資料庫。校園網主幹以千兆光纖連接,有教學用計算機2300多台,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1000多個。
學院有全日制普通專科在校生10128人,開設普通專科專業30個,另掛靠本科院校開設了4個本科專業,在校生96人,涵蓋理、工、教、醫、文等學科門類,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專業結構體系。
市場經濟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人才的質量除了其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取決於人的思想文化素質。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堅持質量、特色、規模、效益協調發展的方針,為創新高職教育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生能力與素質,加強了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學》等高等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叢書獲全國高職教育研究會特別獎,“課程技能雙學分制——高等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全省職教中心研究一等獎,“高護專業‘兩段制’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同時學院還加強了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及其它教學基本建設,積極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堅持學、研、產、訓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拿到畢業證的同時獲得多項職業資格等級證書,以適應社會需求,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形成了數控技術、印刷圖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護理、口腔醫學等幾個較有特色的專業,其中護理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數控技術被確定為省級教改試點專業。《寫作》、《化工原理》、《會計學原理》、《病理學》等課程評為省級優質(精品)課程。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近幾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70%以上。

學院發展

學院在堅持教學中心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活動,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近些年來,全院教師出版著作30多部,主編、參編教材近100部,省級科研立項30多項,獲省市科研獎勵10多項。同時積極拓展國際教育、科技交流渠道,先後與美國華盛頓大學猶太護理學院、烏克蘭烏美人文學院和加拿大國際護理學院結為友好學校,並簽訂了互派教師和留學生、開展學術、科技交流的友好協定。
經過22年的風風雨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努力打造高職形象品牌,構建出了新的發展平台,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2年,湖北省和荊門市兩級人民政府決定對荊門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大規模擴建,將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整體搬遷到荊門市城區,與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申辦本科學院,擴建總投資達4.1億元。一所嶄新的校園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學院分院地址

A.荊楚理工學院:湖北省荊門市象山大道33號
B.荊楚理工學院分院:湖北省荊門市軍馬場路3號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醫護人員1049人,專任教師605人,教授21人,副教授1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