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十八廟
漢語詞語
九宮徠十八廟,漢語詞語,拼音是jiǔ gōng shí bā miào,是一種虛指,形容廟宇很多。
就像,舊時各地往往都有“**八景”一樣。如戎州八景、揚州八景等等。不過也只有數量上超過或等於九宮十八廟,才稱該地有九宮十八廟。
幾乎古城古鎮均有九宮十八廟。這裡僅舉數例:
宜賓李庄的九宮十八廟相對保護比較完整。
九宮:文武宮(又名慧光寺),創建於前明,清又加以培修;紫雲宮(又名王爺廟),位於上河街,建置無考,光緒25年鄉人重建,後山門聯完好:江客來從幽徑入,羽歸流向小門敲;真武宮(又名祖師殿),由幫會組織天燈會於道光13修建;桓侯宮(又名張爺廟),建於乾隆年間,同治二年培修,光緒31年重建;巧聖宮(又名魯班廟),位於文星街,始建年代不詳;禹王宮,道光21年湖廣籍移民尹洪昌發起修建,即現在的慧光寺;南華宮,位於光福街中段,建於乾隆,光緒22年重建;八上宮,位於線子市街,建於道光25年,現為玉佛寺;文昌宮,位於羊街,建於乾隆,咸豐2年培修。
十八廟:土祖廟,位於下河街(已拆);蘇家觀,位於雙塘村,始建年代不詳;陳公廟,嘉慶2年建。
桂馨寺,位於原五保地,始建年代不詳;關聖殿,位於安石村,乾隆45年建;吳天觀,明時古剎,天啟2年建;佛光寺,位於佛光村,乾隆13年建;萬壽寺,位於原六保地,乾隆20年建;玄壇廟,位於原六保地,乾隆20年建;永壽寺,位於原六保地,乾隆39年建;伏虎寺,位於原六保地,乾隆52年建;常君閣,位於原六保地,乾隆年間建;天宮廟,位於原六保地,乾隆年間建;龍君廟,位於原六保地,小名龍石崗,無考。
通明廟,位於原六保地,道光7年建;觀音洞,現雙橋村觀音岩是,咸豐3年,有洞但廟無存;東嶽廟,位於上河街,五中側面,建於嘉慶年間,保存完好;天台寺,位於原七保地,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