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協會
中德文化協會
中德文化協會成立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留德歸國著名人士朱家驊、厲家祥(厲麟似)、蔣復璁、滕固等數十人為敦睦中德邦交,溝通兩國文化,發起組織。會址設在南京平倉巷“德奧瑞同學會”。該協會不僅代表民間進行中德兩國文化方面的交流,還代表官方和德國政府接觸。協會後遷往台灣,1963年蔣經國出任協會理事長,1965年中德文化協會更名為中德文化經濟協會。
目錄
為敦睦中德邦交,溝通兩國文化,朱家驊、厲家祥(厲麟似)、蔣復璁、滕固等留德歸國著名人士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在南京發起組建了“中德文化協會” (Chinesisch-Deutscher Kulturverband)。會址設在南京平倉巷41號“德奧瑞同學會”。由時任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朱家驊任理事長,教育部部長王世傑、德、奧、瑞三國駐華公使四人任名譽會長,時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厲麟似、中央圖書館籌備處主任蔣復璁、德國駐華使館代表勞德士參事勞德士(Lautenschlager)、德國駐滬總領事克利拜(Kriebel)、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總顧問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將軍等任理事。該協會的其他主要成員及委員還包括中、德、奧、瑞學界與文化界等知名人士。協會經費主要來自教育部、外交部、交通部及德奧瑞同學會津貼。
中德文化協會成立以後的主要活動有:代表南京國民政府接待來華訪問的外國團體;推動中德兩國開展官員互訪;推動中德兩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幫助中國學生赴德留學等。該協會不僅代表民間進行中德兩國文化方面的交流,還代表官方和德國政府接觸。它不僅僅是一個文化交流的組織,同時也是一個政府的對外機構。
中德文化協會在抗戰期間遷會所至重慶,1948年該會又隨南京國民政府由重慶遷往廣東。後來朱家驊隨蔣介石輾轉到了台灣,南京中德文化協會於1950年在台灣復會。復會後的中德文化協會和德國的德東亞協會建立合作關係,加強台灣地區和德國的聯繫。1956年德國學術交流處(DAAD)委託南京中德文化協會組織對台灣地區的學生進行赴德國留學的學生考試,考試優秀的學生可以赴德留學頒發獎學金。從1956年至1982年,這樣的考試共舉行 29 次,共有233名台灣學生赴德國進修學習。1961 年,南京中德文化協會為了更好的組織該會的工作,對該協會的會務、組織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該會在原有會務及組織的基礎上,增加了財政委員會,同時又增加了三個小組。這三組分別的職能是:第一組,主要從事文化學術交流工作;第二組,主要工作是接待德國訪問台灣的社會團體,幫助這些訪台的團體進行翻譯等工作;第三組是從事協會一般的行政事務性工作。1963年蔣經國當選為該協會的理事長,1965年中德文化協會更名為中德文化經濟協會。由此,該會涉及的業務領域更加廣泛。
需要指出的是,1933年,留德學人鄭壽麟等曾在北平組建了北平中德文化協會,該協會與南京中德文化協會雖在成員上有所重合,但北平中德文化協會是這一時期德國在華文化傳播機構,在協會建立過程中獲得了德國駐華外交人員出於德國文化外交利益考慮給予的積極支持,與南京中德文化協會在性質上有本質不同。北平中德文化協會為了與南京的中德文化協會相區別,於1935年5月22日將“中德文化協會”更名為“中德學會”(Deutschland-Instit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