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區

江蘇省鎮江市市轄區

潤州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區西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江的主城區和行政中心所在地。潤州區位於長江、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地處中國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核心區域,是潤揚長江大橋的南“橋頭堡”,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鐵鎮江站及滬寧高速、揚溧高速鎮江出入口均在區內。

潤州是“山水鎮江”、“生態鎮江”、“人文鎮江”的縮影,境內有4A級風景名勝區——金山、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文化遺產保護優質獎的歷史文化街區——西津渡等。潤州區連續五年獲得“江蘇省平安區”稱號。

歷史沿革


潤州是鎮江的古稱,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置潤州,此為潤州行政建置取名之始。在此之前,潤州一帶還曾被稱為朱方、谷陽、丹徒、京口等。1949年4月23日鎮江解放后,6月成立鎮江市城郊區人民政府,轄永固、林隱、焦東三個鄉,后曾更設為鎮江市城郊區區公所、鎮江郊區辦事處、鎮江市郊區人民政府等,並多次調整了轄區範圍。1983年9月,隨鎮江地、市合併,體制變遷,鎮江市郊區與諫壁區合併,建立縣級建制的郊區。
1984年10月,鎮江市郊區人民政府更名為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政府,以鎮江古稱冠區名,管轄諫壁鎮、韋崗鎮、丹徒鄉、象山鄉、汝山鄉、七里甸鄉、蔣喬鄉、官塘橋鄉、漁業鄉等9個鄉鎮,以及水產養殖試驗場、黃山園藝良種場、潤州茶葉試驗場,並代管省農墾局所轄共青團農場。
夜色西津渡
夜色西津渡
1992年10月,鎮江市潤州區、京口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以市區古運河為界,潤州區轄運河路以西城區寶塔路、和平路、中華路、京畿路4個街道,近郊七里甸鎮、蔣喬鎮、官塘橋鄉、漁業鄉、韋崗鎮5個鄉鎮及水產養殖試驗場、黃山園藝良種場2個國有場圃。
2000年,潤州區轄4個街道、3個鎮、2個鄉:中華路街道、寶塔路街道、京畿路街道、和平路街道、七里甸鎮、韋崗鎮、蔣喬鎮、官塘橋鄉、漁業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68391人,其中:寶塔路街道84280人、中華路街道13234人、京畿路街道13816人、和平路街道49012人、七里甸鎮65190人、蔣喬鎮20223人、韋崗鎮7365人、官塘橋鄉12300人、金江鄉2971人。
2001年4月,對部分鄉鎮、街道,行政村、居委會進行區劃調整,並將居委會更名為社區居委會。韋崗鎮、蔣喬鎮合併為蔣喬鎮;漁業鄉、和平路街道合併為和平路街道(撤銷金江鄉,將其轄行政區域由和平路街道辦事處管理);官塘橋鄉撤鄉設鎮為官塘橋鎮。調整后的潤州區轄3個鎮、4個街道、3個國有場圃,設立民營經濟發展管委會,共29個行政村、56個社區居委會、100個村民小組,人口230437人。
潤州區(圖3)
潤州區(圖3)
2002年末,轄七里甸鎮、蔣喬鎮、官塘橋鎮3個鎮和寶塔路街道、和平路街道、中華路街道、京畿路街道4個街道及黃山園藝良種場、水產養殖試驗場、潤州茶葉良種場3個國有場圃,1個民營經濟開發區,共29個行政村,56個社區居委會。
2003年底,全區總面積132.68平方千米,總人口23.47萬人。
2004年底,潤州區轄4個街道、3個鎮。
2005年,根據省政府批複,潤州區由原來的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調整為4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撤銷京畿路街道辦事處、中華路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駐地伯先路1號;撤銷七里甸鎮,設立七里甸街道辦事處,駐地七里甸;撤銷官塘橋鎮、蔣喬鎮,合併設立蔣喬鎮,駐地官塘橋。保留和平路街道辦事處和寶塔路街道辦事處。調整后,潤州區轄4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寶塔路街道、和平路街道、金山街道、七里甸街道,蔣喬鎮。鎮的面積71.2平方千米,人口3.18萬人;街道平均面積15.37平方千米,人口5.13萬人。
按照區劃調整方案,原蔣喬鎮的嶂山村和喬家門社區與原來的潤州區民發委合併成蔣喬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約24平方公里,人口2萬多人;原蔣喬鎮韋崗片區設立韋崗街道,行政區域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人;原蔣喬鎮的官塘橋、秀山、平山三個村,兩個社區成立官塘橋街道,行政區域面積1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近9000人。

地理環境


潤州區
潤州區
潤州區地處長江、運河交匯處,位於鎮江市西南部。東以古運河為界,與鎮江市京口區毗鄰,東南部分地段與鎮江新區連接;北瀕長江,與揚州市邗江縣隔江相望;西、南兩面與鎮江市丹徒區接壤。潤州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具有明顯的季風性、過渡性、變異性氣候特點:春秋季短,為季風轉換季節,氣候溫和;冬季長,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潤州區屬寧、鎮、揚丘陵區和長江沖積平原區,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境內丘陵平地此起彼伏,有金山、寶蓋山、跑馬山、五州山、嶂山等,征潤州、牌灣、鯰魚套、小碼頭一帶濱江沙洲由長江淤泥沉積而成,地形平坦寬闊。土壤類型分為水稻土、潮土、黃壤土和石灰岩土。土壤分佈低山以黃棕壤為主,崗地以黃土為主,平原以潛育型水稻土為主。

行政區劃


潤州區面積為132.68平方千米,下轄7個街道、3個場圃、1個省級高新區,實際管轄87.83平方公里(其中划入丹徒新區8.68平方公里、南山管委會15平方公里、“三山”管委會2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萬。
截至2020年,潤州區下轄8個街道,有寶塔路街道,和平路街道,金山街道,七里甸街道,蔣喬街道,官塘橋街道,韋崗街道,南山街道。
街道/鎮/開發區直轄(居委會、村委會等)
寶塔路街道九如巷、楊家門、寶塔路、義士路、登雲路、廣東山莊、潤州山路、李家山新村第一、李家山新村第二、運河路、周家河、鳳鳴新村、黃山支路、黃山路、天橋路、礦機路、林隱路、南門(居委會)。
和平路街道桃園第一、桃園第二、桃園第三、金山、新河、西津古渡街、航運新村、琴園巷、西荷花塘、朱方路、營房街、蠶研所、華東列電、三茅宮第一、三茅宮第二、太古山、車站西、頭道巷、二道巷、金泉、諫壁、立新、牌灣(居委會);金江、長江(村委會)。
中華路街道迎江路、魚巷、同德里、京口閘、姚一灣(居委會)。
京畿路街道小街、京畿路、黑橋、火星廟巷、三元巷、風車山(居委會)。
七里甸鎮金星、紅光(居委會);鶴林、黎明、曙光、光華、四圩、五里、五洲山、金山、一泉、征潤州(村委會)。
蔣喬鎮喬家門、嶂山、檀山、鯰魚套、大橋、五擺渡、龍門、六擺渡、韋崗(村委會)。
官塘橋鎮五風、嚴崗、官塘橋、平山、秀山(村委會)。
民營經濟開發區七里、蔣家門、嚴庄(村委會)。

人口民族


潤州區(圖1)
潤州區(圖1)
2012年末潤州全區戶籍總人口24.71萬人,其中:男性12.53萬人,女性12.1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29人,死亡人口324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3‰。
2012年潤州全區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233萬人,安排下崗人員再就業6493人,登記被征地失業農民就業率100%,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1051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060人,2012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8%。全區建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2個,總面積25.2萬平方米。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城鄉覆蓋率98.6%,共有4141名城鄉老年居民享受到政府養老補貼,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率均達98%以上。

經濟


概況

潤州廣場
潤州廣場
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71億元,下降28.6%;第二產業增加值40.68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66.96億元,增長7.5%。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高,三次產業比例為0.4:19.5:80.1。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6.74億元,下降9.3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0億元,下降13.9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各項稅收收入13.18億元,下降13.76%。全年完成財政總支出18.17億元,下降5.2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37億元,增長16.70%。(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各項稅收收入不含高新區外,其餘均含高新區。
2013年全年完成潤州區地區生產總值285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一產增加值2.24億元,下降16.9%;二產增加值111.76億元,增長7.8%;三產增加值171億元,增長17.2%。三產增加值佔比為60%。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46.34億元,同比增長11.2%,規上工業銷售收入187.84億元、同比增長5.23%,規上工業利稅18.75億元,同比增長9.6%。規上工業增加值、規上工業銷售收入、規上工業利稅分別完成區計劃的96.54%、89.45%、85.23%。
2013年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07億元,同比增長6.13%,完成區計劃88.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66億元,同比增長14%,完成區計劃97.87%。2013年全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7.58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民營投資完成成139.87億元,同比增長54.4%,增幅位居全市第一;產業投資完成116.27億元,同比增長20.9%;工業投資完成43.45億元,同比增長29.4%,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服務業投資完成214.13億元,同比增長20.6%,總量位居全市第一;新興產業完成51.81億元,同比增長58.8%,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服務業產業投資完成73.22億元,同比增長16.4%;房地產投資完成66.26億元,同比增長27.8%,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年實際到位外資20206.4萬美元,完成計劃96.68%;進出口總額75646萬美元,同比下降24%,完成計劃70.04%。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30元,同比增長10%;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9.09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全部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51%,預計2013年R&D投入6.55億元,佔GDP比重2.3%。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1.252億元,下降23.78%;其中:農業0.756億元,增長2.27%;林業0.005億元,同比下降9.6%;畜牧業0.156億元,下降52.6%;漁業0.296億元,下降27.4%;農林牧漁服務業0.039億元,下降42.1%。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0.18千公頃,同比下降5.6%;其中:糧食播種面積0.08千公頃,同比下降4.7%;蔬菜播種面積0.75千公頃,同比下降28.57%。全年生豬飼養量0.77萬頭,同比下降54.42%;肉類總產量3147噸,同比下降5.09%;家禽飼養量2.1萬隻,同比下降47.5%;水產品產量1309噸,同比下降23.1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52噸,農村用電量3563萬千瓦時。全年糧食單產520公斤/畝,超過市考核指標6%;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1.3928萬元;完成蔬菜播種面積3200畝次;培訓農民807人次;組織參加各類農展會5期,簽約項目3個;全年農業電商網上交易額達到8.3億元;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1.3928萬元,兌付農機化發展資金5.5餘萬元,完成農業保險投保總金額5.36萬元。今年共完成成片造林180畝,四旁綠化5.13萬株。組織200多名機關幹部開展區級機關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綠化樹木3000餘株;今年投入30萬元資金,成立了潤州區森林消防專業隊,並添置了撲火器材,調換了一線護林員,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共治理受害林面積556畝,比去年縮小6.0%,清理病死樹株數1303株,比去年下降4.9%。2017年度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投資370萬元。完成土方約10萬方,新建防滲渠道1千米;疏浚縣鄉河道4條,疏浚長度4千米;新建改造塘壩2座。改善灌溉面積0.2萬畝,改善除澇面積0.1萬畝,長效保潔河道13.5公里。
2013年潤州區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現代化作為中心任務,發力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全區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2013年完成新增高效農業面積608畝,完成計劃任務的122%;新增設施漁業面積600多畝,全區養殖水面以異育銀鯽主混養和螃蟹生態養殖為主推技術,全部實現了高效化生產。潤州區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5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9家、區級5家。2013年潤州區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5個,總數達92個。2013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53億元,同比下降12.2%,一產增加值2.24億元,同比下降16.9%。2013年潤州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7578元,同比增長12.4%。

第二產業

2017年末,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其中2家企業年報退出)。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5.97億元,同比增長4.9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3.38億元,同比增長5.73%;重工業22.59億元,同比增長4.81%。分行業門類看,採礦業4.05億元,同比增長49.11%;製造業9.37億元,同比下降11.1%;燃氣生產和供應業12.38億元,同比增長9.52%。在總計中,股份制企業10.40億元,同比增長19.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2.55億元,同比下降5.4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3.02億元,同比增長9.64%。在總計中,民營工業13.42億元,同比增長16.85%,其中私營企業7.35億元,同比增長9.16%。在總計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7.57億元,同比增長0.1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34億元,同比增長3.76%;利稅4.55億元,同比增長33.2%;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13.92%、12.58%和14.26%,產品銷售率為102.35%。
潤州區2013年二、三產業全面增長,投資結構改善。全區二次產業投資完成43.45億元,增長29.4%,三次產業投資完成214.13億元,增長20.6%。二、三次產業比為16.87:83.13,與2012年同期的15.63:84.37相比,第二產業佔比有所提升,投資產業結構有所改善。億元項目帶動作用明顯,投資貢獻率高。全區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75.26億元,同比增長46.7%。5億元以上項目28個,完成投資96.5億元,同比增長51.47%,完成投資佔全部總額的50%。2013年潤州區區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新入庫5億元以上項目達到10個,這些重大項目的開工成為投資的生力軍,為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013年潤州區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完成產業投資116.27億元,同比增長20.9%,產業投資完成額佔全部投資的45.14%,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工業投資持續增長,增幅全市領跑。全區在建工業項目47個(新開工項目29個),工業投資完成43.45億元,同比增長29.4%,增幅連續10個月全市領跑。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0個(新開工16個),完成工業投資31.29億元,佔總工業投資比重為72.02%,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新興產業投資高歌猛進,實現新的跨越。2013年潤州區積極構建包括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在內的綜合產業體系,新興產業得到發展。新興產業投資完成51.81億元,同比增長58.8%,完成額占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總額的28.1%。
私營與外資企業
2013年潤州全區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6.82億元,同比增長13.56%;規模以上外商和港澳台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8.65億元,同比增長14.17%;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92億元,同比下降25.85%。三大支柱產業生產發展趨勢平穩。2012013年3年全年,三大主導產業實現銷售收入合計為113.19億元,同比增長7.76%。船舶及配套設備製造行業、小型工程機械設備製造行業、電子及元器件製造行業等三大主導產業分別實現銷售收入為56.76億元、16.61億元和39.82億元。工業下行壓力主要來自資金、市場等方面,潤州區工業主要靠銷售前20強企業,前20強企業銷售、利稅、利潤分別占定報工業銷售、利稅、利潤比例達63.35%、68.05%、74.16%,但是潤州區工業又過分依賴20強,2013年20強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均呈現微增長態勢,同比分別為0.39%、9.12%、3.97%,潤州區工業經濟面臨著流動資金周轉差、市場盈利能力下降等諸多問題,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較大。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4.86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二產投資完成7.79億元,同比增長0.9%;三產投資完成157.07億元,同比增長1.6%;產業投資完成63.68億元,同比增長2.3%;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完成3.1億元,同比下降12.5%;工業技改投資完成5.6億元,同比增長8.2%全區房地產投資完成29.11億元,同比下降61.2%。施工面積257.5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89%;竣工面積33.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5.88%。房地產銷售面積完成39.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6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6.4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64%。商品房平均售價10279元/平方米,同比增長43.1%,待售面積24.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44%。
國內貿易和開放型經濟
2017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83億元,增長10.5%。按消費形態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45.54億元,增長14.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56.32億元,下降1.7%;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04億元,增長57%;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3.18億元,增長38.8%。全年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實現零售額0.26億元,比上年下降15.18%;石油及製品類實現零售額5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2.7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實現零售額0.54億元,比上年下降3.38%;中西藥品類實現零售額10.99億元,比上年增長8.15%;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0.04億元,比上年增長0.46%。年末擁有億元貿易市場2個,分別是:鎮江九州國際裝飾家居廣場有限公司、鎮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實現成交額63.29億元。2017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42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其中出口總額2.95億美元,同比增長12.2%;進口總額0.4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全年新批三資企業5家,實際利用外資4800萬美元,占市計劃的80%,協議註冊外資6952萬美元。

文化


2020年7月,入選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劃歸蘇南片區。

交通


潤州區
潤州區
潤州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境內長江、運河交匯構成水路運輸網;滬寧鐵路、312國道、222省道、滬寧高速公路和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等重要交通要道縱橫交織,陸運非常發達。引資大道、南徐生態大道、潤州路、朱方路、中山西路、電力路、大西路、長江路等貫通境內城區,鎮江市區的南大門、西大門均由潤洲區扼守,對全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鎮江南站站址在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官塘鄉。建於1977年。離北京站1228公里,離上海站235公里,隸屬上海鐵路局南京鐵路分局管轄。現為二等站。

社會


2005年,潤州區、鎮兩級投入6382萬元,全面完成鄉鎮教育現代化建設任務。成功舉辦“潤州教育現代化巡禮”,成功舉辦華東武術精英爭霸賽。改擴建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率先在全市通過“省級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評估”。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制度全面落實。平穩實施鄉鎮、街道區劃調整,順利開展村組合併,圓滿完成第七屆村委會和第二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社區投入不斷加大,完成京口閘、立新等9個社區達標建設任務。潤州區積極開展雙擁工作,建設“雙擁林”15.33公頃,解決鎮江軍分區訓練基地用地矛盾。人武自身建設和民兵後備力量建設有新進步,徵兵工作實現22年無退兵。經濟普查通過市級驗收,全國人口抽樣調查順利推進。潤州區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湧現出省級文明行業2個,省級文明鎮2個,省級文明村3個,省級文明社區5個,省級文明單位9個。評選表彰“百佳文明潤州人”和“百佳文明標兵戶”,由財政出資在全市首家組織“文明之旅”出境學習考察活動,文明和諧之風進一步倡樹。全區還舉辦“壽星、福星”推選頒證活動。

科學技術

2017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8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10.9%,R&D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0.18%。4個科技項目獲市以上立項,為企業爭取扶持資金200餘萬元。全年共申請專利79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90件;專利授權881件。

城鄉建設

潤州區加大城鄉建設力度,打造濱江一流新城。2003年,投資3.5億元建設了潤州廣場,拓寬改造了黃山南路,整治出新了朱方路、丁卯橋路、天橋支路,城市框架不斷拓展,城市品位迅速提升,城鄉環境普遍改善。堅持全面統籌發展,實現了教育、科技、衛生、社區建設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共進。
圍繞“率先兩步走,強勢促翻番,努力打造濱江一流新城區”的要求,自強不息的潤州人民正以豪情滿懷的姿態、海納百川的胸懷、腳踏實地的作風、爭創一流的精神,努力把潤州打造成外來投資吸引力最強的鎮江沿江經濟帶,商業興旺、人氣集聚的鎮江商貿副中心,環境優美、安居樂業的濱江新城區。

旅遊


西津渡
西津渡
潤州歷史悠久,是“山水鎮江”、“生態鎮江”、“人文鎮江”的縮影。潤州境內有西津渡、金山、南山國家森林公園、伯先公園、彭公山石晶洞等旅遊名勝及沿運河風景帶,以及小碼頭街和觀音洞、昭關石塔、西津古渡街等古建築。西津渡古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千年古剎金山寺有著“寺裹山”的獨特景象,被譽為佛教禪宗四大叢林之一;南山為國家4A級風景區,有天然氧吧之稱。彭公山位於鎮江市郊喬家門西北,在其山麓有巨大的方解石晶洞。

金山風景區

潤州區(圖4)
潤州區(圖4)
金山風景區的殿宇廳堂、亭台樓閣、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壽塔修建於金山之巔,故以“金山寺裹山,見寺,見塔,不見山”的風貌而著稱。整個金山風景區計有30餘處景點和古迹,而每一處都有一段相應的神話和傳說。
南郊群山低丘,指黃山、招隱山、夾山、黃鶴山、磨笄山、回龍山、菊花山、小九華山等,其中以招隱山、夾山、黃鶴山、回龍山風景最佳,這是鎮江的重點遊覽勝地之一。

西津渡

西津渡
西津渡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鎮江城西,形成於三國時代,唐代具有完備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國南北水上交通、漕運樞紐,發生過眾多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重大歷史事件。街中有2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多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著自唐朝以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成片的傳統民居以及古渡歷史街區。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有江上救助組織遺址——“救生會”、租界西洋建築群——“英國領事館”、元代過街喇嘛塔——“昭關石塔”等,被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2007年五月“西津渡古街”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保護2001年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歷史文化遺產優秀保護獎”,2007年獲得了“茅以升科學技術土木工程獎”,2008年獲得了“江蘇省人居環境範例獎”及“江蘇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2009年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0年西津渡榮獲全國最受歡迎的“世博體驗之旅示範點”前20名及“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稱號,並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旅遊特產

潤州區擁有以糯米為主要原料,採用固體分層發酵方法釀製而成的“恆順香醋”;以新鮮果蔬為原料,通過挑選加工、漬鹽、面醬浸漬、裝杯、高溫殺菌等製作而成的“恆順醬菜“以及綠茶——“金山翠芽”等特產。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30日,潤州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