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6條詞條名為徐勇的結果 展開

徐勇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名譽院長

徐勇,1955年7月15日生,漢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現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名譽院長,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講座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后流動站評審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民政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政治學會會長。

主要從事基層政治與鄉村治理研究,是國內最早將實證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學研究領域的學者之一,並從社會的角度研究政治發展過程,也是我國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區自治研究領域的帶頭人之一。2006年11月30日,徐勇教授走進中南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的第36次集體學習會上,作了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研究的講解。

人物簡介


徐勇教授是華中師範大學培養成長起來的、“土生土長”的農村問題研究專家,1982年在華中師範大學科社所任教,1989年破格晉陞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晉陞為教授,1997年聘為博士生導師;歷任校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現任中國農村研究院名譽院長;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和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2006年11月當選湖北省政治學會會長等職。徐勇教授是國內最早將實證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學研究領域,並從社會的角度研究政治發展過程的學者之一,也是我國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區自治研究領域的領先者。徐勇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出的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獲國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劃,2001年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與中國基層政治研究,講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政治學)研究(碩士生)、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幹部班)、鄉村治理與中國政治(博士生)等。

學術經歷


1978—1982年: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系本科,法學學士;
1984—1987年:華中師範大學科社所碩士研究生,法學碩士;
1993—1996年:華中師範大學科社所博士研究生,法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199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2000年)。

工作經歷


1982年在華中師範大學科社所任教,1989年破格晉陞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晉陞為教授,1997年聘為博士生導師;1998年任校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2000年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2004至2012年5月任政治學研究院院長。2011年任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2016年兼任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講座教授。[3]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先後獲得的榮譽有:湖北省優秀教師(1998),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1998),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屆評選具有創新水平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獲得者(1999),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001)等。

個人榮譽


兼任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湖北省優秀教師(1998),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1998),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00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選具有創新水平的優秀博士論文的獲得者(1999)。
徐勇教授還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作用,為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組建起了一支優秀的學科創新團隊。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現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學術團隊,被稱為“華師現象”。2005年,在教育部政治學學科全國排名中,政治學排名第二名。其領導的團隊自國家的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選以來,已有三篇榮獲“百優”;一篇榮獲提名,並培養出吳毅、於建嶸等優秀人才。
目前,為了擴展學術研究,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已在全國建立了8個調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