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王孫的結果 展開

王孫

中藥

王孫,中藥名。為百合科重樓屬植物巴山重樓Paris bashanensis Wang et Tang的根莖。植物巴山重樓,分佈於我國湖北(興山)和四川(城口、萬縣、長汶、寶興一帶)。具有散寒祛濕,通絡止痛,止血生肌之功效。主治寒濕久痹,腰肢冷痛,外傷出血。

別名


長孫、海孫、白功草、蔓延、黃孫、黃昏《別錄》、牡蒙《本草經集注》、露水一顆珠、露水珠、清水珠《全國中草藥明鑒》、七葉一枝花(四川)

入葯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苦、辛,性溫。

功效


散寒祛濕,通絡止痛,止血生肌。

主治


寒濕久痹,腰肢冷痛,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治一切痿,牡蒙三兩。搗羅為末,以湯和,適寒溫,薄塗瘡上,冷即再塗。(《聖惠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凈,鮮用或曬乾。

鑒別


藥材性狀:根莖較細長,直徑2-4mm,近等粗。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節間較長。斷麵粉性。氣微,味微苦。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約25-45厘米;根狀莖細長,直徑4-8毫米。葉4枚輪生,稀為5枚,矩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9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具短柄或近無柄。花梗長2-7厘米;外輪花被片4,狹披針形,長1.5-3厘米,寬3-4毫米,反折;內輪花被片線形,與外輪同數且近等長;雄蕊通常8枚,花藥長約1-1.2厘米,花絲短,長3-4毫米,葯隔突出部分長6-10毫米;子房球形,花柱具4-5分枝,分枝細長。漿果狀蒴果不開裂,紫色,具多數種子。花期4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蔭處。

論述


1、《吳普本草》:“蔓延赤文,莖葉相當。”
2、《本草經集注》:“今方家皆呼為黃昏,雲牡蒙,市人少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