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集
湖北省知名旅遊風景區之一
黑龍集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西北部,向東距離207國道10餘公里,黑牛路(省道二級公路)和黑魏路相交於此,地處鄂豫兩省交界處.南陽盆地南緣.襄宜平原北沿。北靠鄧州市.東臨襄北重鎮黃集鎮,西接老河口市薛集鎮,南面襄州區石橋鎮,是襄北著名的古老集鎮,相傳已有近300年歷史,鄂豫兩省交界的人們都將此集鎮俗稱老集。
據《襄陽地名志》記載:黑龍集原名為老集,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代乾隆年間,偶遇大旱,地裂禾枯,一日,一條黑龍突然從天而墜。傾刻,東起一嶺,西陷一溝,龍卧溝中。當地鄉鄰百姓都將捨不得吃的水潑在黑龍身上,祈求黑龍降福免災。是夜,黑龍搖頭擺尾,騰空而起。直衝雲宵。頓時,傾盆大雨直瀉而下,莊稼得救了,人民生命得救了。這裡的人們為紀念黑龍顯靈降福的功績,遂建廟塑像敬祀,寺廟取名為“黑龍廟”,並定為農曆四月初八為廟會。道光年間,廟會逐漸發展,來往的人流增加,形成集市,故易名為“黑龍集”。
黑龍集之悠久歷史早已載入史冊。《辭海》記載:“漢置朝陽城為朝陽縣,以其地為治,南朝宋廢。”據《襄陽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黑龍集為襄陽縣北鄉第28方;民國9年,為襄陽縣第13區,民國25年,為襄陽縣第3區區轄鎮(即黑龍集鎮),民國30年,正式實行“新縣制”后,黑龍集為北屏鄉。1947年冬,黑龍集解放,為桐柏軍區谷城縣愛國民主政府第2區;1948年夏划還襄陽縣,為縣屬第2區;建國后,1951年為石橋區管轄;1987年9月為襄陽縣轄鎮(即黑龍集鎮)2001年4月,黑龍集鎮撤銷,二次劃歸石橋鎮管轄。自此,黑龍集僅為黑龍集一個行政村所在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黑龍集日後能否再從石橋划回來,恐怕只能讓歷史來見證了。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資源豐富,人民勤勞勇敢,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從它所處的地理位置看,其南與襄陽區的黃集,龍王兩鎮交界;東與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接壤;北與河南省鄧州市都市鎮相連;西與老河口市薛集鎮毗鄰。素有雞鳴“聞兩省(湖北、河南),一腳踏三縣(市)”,歷為鄂豫邊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這是一塊英雄的土地。在千百年人類歷史的進程中,黑龍集人民在這塊土地上世代奮鬥,繁衍生息,反抗階級壓迫,戰勝天災人禍,發展科學文化,不斷地向著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在人民創造歷史的征程中,特別是近代,現代各個不同的革命時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黑龍集人民貢獻出了自己一代又一代優秀兒女,無數革命志士和數以百計的革命先烈及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浴血奮鬥,勇於犧牲,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新中國建立后,黑龍集人民繼承和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繼往開來,勇於創新,經歷了崢嶸歲月,經受了浩劫動亂的考驗,經過了艱辛的探索,開創了改革的前程,使黑龍集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和動人事迹,寫下了新的歷史篇章。
1、黑龍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黑龍廟,位於黑龍集老街北十字街中心。早已廢毀,遺跡無存。
據當地老人傳說,清朝乾隆年間,偶遇大旱,地裂禾枯。突然有一條黑龍墜地,百姓們都將僅有的少許的水潑灑在龍身上,是夜便有暴風驟雨,黑龍騰空而起。鄉人為了感謝黑龍顯靈,降雨免災的功績,遂建廟敬祀,寺廟取名:黑龍廟。
傳說歸傳說,另據黑龍集文化人李虹和齊保華在2007年4月經多方考證,黑龍廟並非如當地老人傳說是興建於清乾隆年間,而是更早。據現存於黑龍集村東門外二組東南方向一座石橋上發現了一塊大清嘉慶二十三(1819)年冬月重修黑龍廟的廟碑序文記載:“黑龍廟初修於何年何代已無人曉知,始重修於雍正十年(1733年),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重修,嘉慶二十三(1819年)年冬月再修。”
農曆的每年三月初三,黑龍廟舉行一次盛大廟會,周圍十里八鄉的百姓都來焚香敬龍。祈求上蒼保佑,歲歲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道光年間,朝廟敬神者越來越多,以廟為中心,形成了集市,發展為貿易場所,故取名黑龍集,俗稱老集。集雖隨廟而生,可至今廟廢集存且規模擴大,已非昔日之比了。
清咸豐6年,當地豪紳為了防禦王聰兒領導的白蓮教農民義軍的進攻,動員成千上萬的窮苦百姓修築黑龍集土寨,寨牆高大堅固,呈正方形,南北門,東西門距離各有兩里多,現今遺址猶存。
2、朝陽城黑龍集歷史的象徵
朝陽城,俗訛傳為“朝王城”,位於襄陽區石橋鎮黑龍集街正南方向2.5公里處。其城址直徑約1.5公里,高於平地數尺,中墾為田,四周瓦礫猶存。城池西北角一自然村名叫城址柳家(屬朱楊村五組),因柳姓居住,建村於朝陽城遺址處而得名。
據《辭海》、〈襄陽縣誌〉和〈南陽縣誌〉記載:“朝陽城,因在朝水之北而得名。北距河南鄧縣,南距樊城各60里。”東漢朝設置“朝陽縣”即以其地為治,南朝宋廢毀。
自東漢(公元25—220年)建立朝陽縣城,到南朝宋代(公元420--479)城池廢毀,其間約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其地域轄區及其官員均無任何記載,可能是年代久遠之故,也可能是文字記載毀於戰亂,未留下片言隻語。
據王半坡世紀老人王雲齋回憶說:城址東北角曾有一石碑,上書:“張將軍避難處。”張將軍何許人也?無人知曉。
此城址於1984年,被襄樊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由襄陽縣人民政府文物管理處,立碑為志。
3、八路墳
位於黑龍集崔崗村,抗日戰爭時期,黑龍集地區的父老鄉親積極為八路軍的英勇抗戰付出自己的努力!
4、祖師殿
位:石橋鎮吳集村
香飄黑龍集的千層油饃
黑龍集是襄北著名的古老集鎮,相傳已有近300年歷史,鄂豫兩省交界的人們都將此集鎮俗稱老集。小鎮上會作油饃的人倒不少,但都沒有楊生茂的油饃做得好,他做的油饃層數多,號稱“千層餅”,其實有二三十層。層勻、薄厚一致,互不粘連。再就是層薄,薄得透亮,有人說像書頁紙,倒也不算誇張,用刀切開,抖動幾下,一層一層,歷歷可數。還有就是味道好,他把佐料都碾成了細粉末,拌在麵糰里,看不出調了什麼料,不像一般的做法,把蔥葉蒜苗,或辣椒生薑什麼的都撒在表面。他做的油饃表面油光黃亮,望眼生欲,內表味香酥軟,吃著可口,細嚼慢品,餘味無窮,這小吃在方圓可算得一種美食了。
楊生茂做小吃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油饃是他最拿手的絕招,很具特色,別人咋學也學不會的。據說他和面時用筷子長時間地攪動,可能是提面的筋骨,有人在場他不做,封鎖技術,有人想拜師他不教,也有人想花錢買“專利”他也不幹。結果,1993年初冬的一個早晨他把這個好手藝帶到了墳墓里,人們無不為之惋惜。估計他沒想到去見馬克思,這麼偶然,這麼匆忙。他可能想到不能動時再轉讓,傳給別人,可上帝沒按他的意願辦,真是太遺憾了。他的老伴跟他幾十年,也沒學到手藝,他想傳給兒子,可他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所以此技就失傳了。我們不能不被這種封建落後、固執保守的思想所憤憤然。
黑龍集史氏舞獅傳奇而惟美
襄樊市襄陽區石橋鎮黑龍集村九組(史家莊)史氏民間舞獅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史家莊上的史氏第二代祖先,迄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清雍正初年(1723),偶遇漢口發大水,史氏祖先一擔兩筐,挑著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一路自漢口逃荒要飯到黑龍集落戶。老祖先的兩個兒子,雖是一娘所生,但生性脾氣卻截然不同。正所謂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老大性格溫和,喜歡靜,老二則生性頑劣,喜歡動,不喜歡靜。兄弟倆長到12歲以上。老大拾柴供父母在黑龍廟前賣饃為生,老二則跟著經常來黑龍廟三月三廟會上的雜耍班舞刀弄槍。是年,河南開封府相國寺的武僧凈空大師雲遊到黑龍廟來誦經授法,交流武藝。發現史家老二是個練武的好苗子,當即收為門徒,帶回相國寺傳授武藝,同時老禪師也把北方舞獅技藝親傳給了他。12年後,老二學成歸來,回到黑龍集,組建了自己的舞獅班子,這就是黑龍集史氏獅舞的第一代鼻祖。史氏祖先,世代以習武為生,獅子滾刀,獅子滾繡球,登高踩柱,看家拳、六合拳、十步拳、雙刀穿杆子、雙節棍、九節鞭等30餘種看家本領練的出神入化,內家功夫已刀槍莫入,再配以兵器刀、槍、棍棒、鞭、哨子(一種兵器,長棍子頭起用鏈條連一截短棍)輔助,外家功夫更是如虎添翼,已臻化境,卧牛之地,無人能進,一箭之地縱橫馳騁。
乾隆年間的某年三月三,老河口市張集街借三月三廟會,張集舉辦開集儀式,請黑龍集舞獅班到會助興,舞獅班分騎15頭毛驢趕到張集應邀作舞獅雜耍表演。當時,張集街居住有張、何兩家大戶。何家請的是黑龍集史氏舞獅班,張家請的是來自老河口城裡的舞獅班,張家請的班子演技不如何家請的黑龍集史氏班,頓生妒意,指使家丁偷走史氏班的毛驢,想以此刷刷史氏班的面子。手下人將此事報告給了史班主,並建議何家派人尋找,卻遭到了史班主的拒絕。史班主說:“別理他,我們演我們的,放心,叫他們咋法將驢子拉走的,再咋法一頭不少的給咱牽回來!”
於是,史氏班在舞獅的同時,配已刀槍棍棒,個個如上足了發條,一把大刀只耍的連水都潑不進,觀眾們只看得瞠目結舌,讚不絕口。當天晚上,15頭毛驢果然一頭不少的被俏俏送了回來。
據史氏舞獅第九代傳人現年47歲的代表性人物史文有和32歲的史運奎介紹:在中國,舞獅的種類主要分南獅和北獅兩種,史氏舞獅屬北獅,流行於和長江以北,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一頭獅子)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未舞起來已活靈活現,舞動起來更是惟妙惟俏。史氏舞獅,多以成雙成對,或者兩大兩小,嬉戲玩耍,打諢逗趣。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獅頭上有綠結者為雌獅。
就舞獅的表演方法而言,舞獅又分文獅和武獅兩種,而史氏舞獅的表演方法則屬武獅。史氏武獅著重武術技藝,在鑼鼓音樂的伴奏下,由一武士下場,先打一趟大洪拳、小洪拳,或耍一通大刀,然後手持紅繡球,引誘獅子出場,裝扮成獅子的兩武士,配合著鈸、鑼、鼓家什的節奏,邊走邊舞邊跑,表現撲、跌、翻、滾、跳躍、擦癢各種形態的動作。讓人們在歡笑愉悅中獲得享受,獲得啟示。
史氏舞獅傳到第八代史宗彪、史正樂、史學富、史文選、史文秀等人時,正趕上我國三年困難時期,他們白天參加集體勞動,晚上在煤油燈下習武舞獅,燈里沒油了,史家百姓都自覺把自家僅有的一點煤油拿來添上,以示支持。獅子皮壞了,需要買新的,東家一元,西家八角往一塊湊。正是因了史家上下祖祖輩輩的熱愛和全力支持,才得以使史氏獅舞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十年“文革”結束后,國家經濟建設正處於復甦階段,人們的精力主要放在忙生產,抓經濟建設方面。史氏舞獅也就自然解散。彈指間,三十多年過去了。改革開放后,農村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低矮的民房,換成了拔地而起的樓房,有幾家居民的住處不比城裡人寬敞?“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已不再是神話。現在人們雖然富了,有錢了,精神上卻變得空虛了。經歷過歲月風霜洗禮的人們,自然而然地懷戀起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夜不閑戶,路不拾遺”的情景,懷戀起那時逢年過節舞獅舞龍走村串戶的熱鬧與和諧,那時雖窮,但人們的精神生活卻特別富有。史氏舞獅第九代傳人史文有、史運奎、史學兵、史學恩、史明金、史學志、史學修、史學鵬等,於2000年初,決定順應歷史潮流,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在當地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毅然重組舞獅隊,並以襄陽區雄風舞獅隊命名,再出江湖。
襄陽區雄風舞獅隊自2000年成立以來,連續十年代表襄陽區參加襄樊市農曆正月十五鬧元宵舞龍舞獅大賽,奪得第一名,榮獲大獎。同時為迎接我國“神六”航天英雄聶海勝回歸故里襄樊,為迎奧運的勝利召開等市區大型文藝活動,已多次在襄樊市人民廣場、諸葛亮廣場、南湖廣場,長虹路進行了表演。他們精湛的武藝,糧良的素質,高超的技藝,古樸的風格,新穎的套路,開心的節目,贏得了廣大觀眾陣陣掌聲,聲聲喝彩。中央電視台七頻道、湖北衛視、楚天都市報、襄樊電視台、襄樊日報、襄樊晚報等諸家新聞媒體稱他們這支隊伍是文明之獅,威武之獅。他們的表演,充實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給人們帶來了可口的精神食糧,為佔領農村文化陣地樹起了一面大旗,在傳承民間藝術,弘揚民族文化方面開了先河。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民間藝術團體,有領導、有組織、有章程、有發展計劃,有成員名單,大型活動有申請,有批示。但在如今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也面臨著諸多發展困擾,如有關部門重視程度不夠高(遇有大型活動想起來了,平時卻很少過問),演出收入過低,經費沒有保障,演職人員收入沒保證等。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黑龍集史氏舞獅隊在黨的領導下,在上級文化部門和社會各界朋友的支持下,一定會舞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舞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面貌,舞出一條農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紅日東升,春滿大地。舞獅者又開始了他們新的一天的征程。我們期待著襄陽雄風舞獅隊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