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學

案例式教學

案例教學起源於“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課,之後迅速成為一種為全球培訓界為全球培訓業公認為最行之有效的培訓方式之一。案例式教學可以促進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不斷轉化,通過具體的情境,將隱性的知識外顯,或將顯性的知識內化。

特點


培訓分組進行,學員在案例處理中,運用課程所學的實用技能,發揮自己的思考和智慧解決問題,在操作中發展技能,“參與”就是“掌握”的保障。教師就學員的操作加以專業點評,使學員能夠迅速掌握管理與營銷技能要領。同時,案例教學中每組學員在發揮本組智慧的同時,也學習了其他組的智慧,形成了集全員智慧於一身,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理想學習效果。事實證明:案例教學對學員能力現實提升有著極完美的促進作用。
成人學員由於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重,學習時間短,很難集中精力參加培訓,另外,由於經驗的影響,對一些新知識的理解也存在著偏差,這都對培訓的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很難保證,與之相比,案例教學法在加深學員對重要觀點、原理的理解,調動學員積極性,提高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兩個方面


運用案例式教學法,應做好以下二個方面:
一、中心明確,所選案例為一個中心服務。
採用案例教學法時,案例的選擇不是隨意地拿來,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不同,精心選擇,精心設計。一般案例的選擇應符合以下要求:
1、案例要貼切、恰當,能全面反映教學內容。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本質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如果不能服務於教學內容,不能為教學對象所接受,所選擇的案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一點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條件。
2、案例要生動,具有吸引力。所選案例應能調動學員的積極性,能吸引學員積極參與、積極思考,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員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
3、案例要難易適度,易於被學員理解。由於學員自身能力的差異,對所選案例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可避免的會存在著差異,所以,在選擇案例時要充分考慮到學員的個性差異,盡量選擇和設計出所有學員都可理解接受的案例。
4、所選案例最好和學員從事的工作有相關之處,選擇本工種、本崗位的事件作為案例更好。這樣的案例貼近於學員的工作實際,使他們更有興趣參與,更有助於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二、方法得當,準確掌控教學過程。
案例教學的過程就是利用適時的、適度的提問引出案例,組織學員思考、討論、自我總結,最後教師講評、總結,最終完成教學目的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案例提問要適度,要有目的。在設計提問時,所提的問題要圍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為教學目的服務,不能隨心所欲。且問題不宜過多過難,過多勢必會使時間延長,不利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掌控,如果過難,學員很難得出正確的結果,最後只能由教師說出正確的答案,這不但失去了案例教學的意義,長此以往還會失去學員對這種教學方法的認可。
2、案例提問要有層次性,充分考慮學員的認知順序。教學過程中的提問要科學設計,一般應由易而難,逐漸深入,還要考慮到不同培訓對象對問題的認知順序,利用不同的問題誘導學員一層一層的思考,最終得出結果,從而達到全面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3、教師要有掌控課堂過程和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員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於引導學生,回答、講評學員對案例的答覆時不能輕率的將答案說出。而是要視絕大多數學員對問題的理解、掌握情況循循誘導,盡量讓學生自己來判斷、評價答案的正確與否,最終順理成章的得出結果。另外,在提問的過程中,學員有可能會給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教師又必須對此做出必要的解釋,這就要求教師有解決突發情況的能力,最好在上課以前預設各種可能的答案,並作好回答,以實現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掌控。
4、教師應有一定的調劑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生動有趣的引題,適時適度的提問,提高學員的參與興趣,有能力吸引所有的學員參與進來,認真思考、認真作答,如果大多數學員只是冷眼旁觀而不參與,就失去了案例教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