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仁
中國內地作家
張守仁,上海人。出生於1933年9月,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中共黨員,編輯家、散文家、翻譯家。
歷任《北京晚報》文藝編輯,北京出版社編輯,《十月》期刊編輯部副主任、副主編,編審。北京作家協會理事。
1950年2月考入華東軍政大學學習,不久進入南京外語專科學校學習。
1953年起在部隊任譯員。
1957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1961年畢業分配到《北京晚報》任副刊編輯,開始發表作品。
1980年,張守仁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文革”後到北京出版社工作,與同事創辦《十月》雜誌。先後任編輯、副主編、編審,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懂俄語、英語。
著作有《廢墟上的春天》、《文壇風景線》、《你就是愛》、《尋找勿忘我》等書。譯作有《道路在呼喚》、《魏列薩耶夫中短篇小說選》、《屠格涅夫散文選》等書。散文《林中速寫》曾獲中華精短散文大賽獎,被編入國內數10個散文選本以及中學閱讀課本。曾編輯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等多部名作,文學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在《中國文學大辭典》、《中國作家辭典》、《中國出版人名詞典》中,都有介紹其業績的辭條。
著有散文集《廢墟上的春天》、《文壇風景線》、《你就是愛》、《尋找勿忘我》、《愛是一種傷害》,譯作有《道路在呼喚》[蘇],《魏列薩耶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屠格涅夫散文選》[俄]等。《林中速寫》、《老船》分別獲第一、第二屆中華精短散文大賽獎。
散文《林中速寫》精彩非常,是張守仁的代表作。
這裡是方圓百里的原始森林。空中,疊翠千丈,遮蔭蔽日;地面,葛藤纏繞,落葉盈尺;地下,盤根錯節,根須如網。這幾乎是一個密封的世界。這裡有巨棟大梁,珍禽異獸,奇葩碩果,靈芝妙藥。高大挺拔的望天樹是林中巨人,直衝雲霄,傲視碧海大青樹廣展綠冠,庇蔭著眾多夥伴。松杉競生。喬灌咸長。荊棘叢集。低層雜草繁密。蔭翳處蕨類葳蕤,卧倒的枯樹上覆蓋著苔蘚,又有小樹從苔蘚中探出新苗。巨蟒似的絞殺植物盤繞於樹榦。大蚜趴伏在校杈上吸吮汁液。野雉在林梢飛翔。猴子在樹冠摘果。孔雀在泉邊開屏。野蜂在花叢中采蜜。蟻群在腐殖質上蠕動。這裡蚊蚋成陣。螞炸跳躍。長蟲在擁擠的空間里扭曲穿行。林間流瀉著婉麗的鳥鳴。更有山溪潺潺,葉叢滴翠。幽暗的草叢中,蘭花放出馨香,海芋葉旁,龍舌蘭伸出銳利的綠劍。開放紅白花朵的蔦蘿,在枯枝上攀緣盤旋。闊葉下的蛛網上綴著露珠。蝸牛馱著貝殼在濕地上爬行。遠處林邊大象甩動長鼻,悠然踱步。層林之上,鷂鷹在藍天里滑翔,用它那對犀利的眼睛,窺伺著下界的獵物。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驚駭於萬千動植物形體結構是那麼完美:隨便一莖小草,一朵鮮花,一顆果實,一株樹木,一隻飛鳥,一頭走獸,它們的軀體組織,它們的色澤、形態,是那麼氣韻生動,血脈通暢,和環境之間顯得和諧無間,渾然天成。啊,那是大自然孕育的傑作。須知每一物種要經過多少萬年的演變、適應、競爭、完善,才能達到目前這種鬼斧神工、天衣無縫的狀態!和自然界生物的完美結構相比,人間一切科技、文藝作品,都顯得相形見絀。萬千物種在這裡多層次、高密度地孳生、繁衍、更新、鬥爭。歲歲年年,世世代代,永不停息。物競天擇,各司其職。相剋相生,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補充。如果上帝偏愛某一物種,要求純粹、劃一,這無異於毀滅某一物種自身。在這裡,同一就是同滅,差異才能互補,共生方能共榮。如果它們分離,許多物種將因失去相互制約、轉化、補償、交換等生存條件而死亡。它們只有集結、混生在一起,才能生機蓬勃,旺盛蔥蘢,荒蠻野性。在這裡,每一瞬間,都在發生億萬次的新陳代謝。腐爛與新生、繁榮與枯萎,都在這生命的大舞台上演替。這裡有最美妙的天籟,這裡有最豐富的色彩,這裡有最生動的形象。而當暴風襲來,林海枝舞葉涌,俯仰起伏,萬千樹榦就是萬千根搖曳的琴弦,彈奏出驚心動魄的交響樂;雲霧湧來,一切淹沒在白茫茫的浪濤之下,變成一片搖擺晃動的海底森林;但當熱帶雨傾瀉過後,太陽重又照耀,億萬葉片上的水珠,閃爍出億萬顆晶亮的星星,炫人眼目。哦,森林,地球上最繁密、複雜的生物群落,只有用一種不分段、頭緒有點混亂的文字,才能充分表達出雜亂成一個板塊的整體感受。且讓我以身邊潮濕的樹墩當書桌,迅速記下這篇即興式的短文……
散文《林中速寫》曾獲中華精短散文大賽獎,被編入國內數10個散文選本以及中學閱讀課本。
曾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
2020年11月26日,榮獲2019年度“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全國文學報刊聯盟獎”致敬·資深文學編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