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卡蜜兒
1915年的卡蜜兒
《1915年的卡蜜兒》是由法國ARP Sélection發行的95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布魯諾·杜蒙執導,朱麗葉·比諾什主演,於2013年3月13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1915年,風華正茂的羅丹的學生兼情人卡蜜兒早已不復存在,她和她的才華在無盡的等待中逐漸消逝的故事。
1915年冬天,51歲的卡蜜兒·克洛岱爾的精神狀況出現極大的問題,她出現了被迫害妄想症,認為旁人嫉妒她的才華而欲加害於他,甚至連她的舊情人、比其年長24歲的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也不例外。在羅丹的建議下,卡蜜兒被送到了法國北部的一家小型精神病院里進行治療。她在一個個無盡的不眠之夜中的生活狀態,她渴望自己的藝術才華能夠得到理解和認可,同時也期盼著她深愛的弟弟、著名詩人保羅·克洛岱爾前來探訪。
角色 | 演員 |
卡蜜兒·克洛岱爾 | 朱麗葉·比諾什 |
保羅·克洛岱爾 | 讓-呂克·文森特 |
牧師 | 艾曼紐·考夫曼 |
勃朗克小姐 | Marion Keller |
醫生 | Robert Leroy |
La jeune soeur novice | Armelle Leroy-Rolland |
製作人 | 拉契得·波查拉、Jean Bréha、Muriel Merlin、Véronique Cayla |
導演 | 布魯諾·杜蒙 |
副導演(助理) | Aurélia Hollart、Cyril Pavaux、Claude Debonnet |
編劇 | 布魯諾·杜蒙 |
攝影 | Guillaume Desfontaines |
剪輯 | Basile Belkhiri、布魯諾·杜蒙 |
藝術指導 | Laurent Dupire-Clément |
美術設計 | Laurent Dupire-Clément |
服裝設計 | Alexandra Charles、Brigitte Massay-Sersour |
視覺特效 | Hugues Namur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卡蜜兒·克洛岱爾 演員 朱麗葉·比諾什 雕塑家。1915年冬天,51歲的她的精神狀況出現極大的問題,她出現了被迫害妄想症,認為旁人嫉妒她的才華而欲加害於他,甚至連她的舊情人、比其年長24歲的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也不例外。 | |
保羅·克洛岱爾 演員 讓-呂克·文森特 卡蜜兒·克洛岱爾的弟弟,法國著名戲劇家、詩人。卡蜜兒深愛著他,而在他的心裡,他只是在供養一個失敗的姐姐。他甚至沒有想過帶卡蜜兒離開精神病院。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13年2月17日 |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金熊獎-最佳影片 | 《1915年的卡蜜兒》 | 提名 |
導演布魯諾·杜蒙選擇1915年為故事背景,是因為朱麗葉·比諾什與那時的卡蜜兒年齡相仿,他希望通過影片真實呈現卡蜜兒所受到的煎熬。而且,朱麗葉·比諾什本人當時也正處於精神危機中。
影片劇本極為精簡扼要,主要結構來自卡蜜兒同她想念的弟弟之間的書信來往。朱麗葉·比諾什的全部台詞不超過4頁紙。
主創單位 | |
---|---|
製作單位 | 3B製作、.R.R.A.V.C、法國第4電視台、Region PACA、arte France Cinéma |
發行單位 | ARP Sélection(法國)、Bir影業(土耳其)、Niagara影業(加拿大)、Kino Lorber (美國)、Leopardo影業(葡萄牙)、Rialto發行(澳大利亞、紐西蘭) |
影片上映 | |||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德國 | 2013年2月12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 法國 | 2013年3月13日 |
澳大利亞 | 2013年6月10日(悉尼電影節) | 葡萄牙 | 2013年6月20日 |
捷克 | 2013年6月29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 俄羅斯 | 2013年7月11日 |
波蘭 | 2013年7月19日(新地平線電影節) | 土耳其 | 2013年7月26日 |
波蘭 | 2013年7月31日(河岸電影藝術節) | 紐西蘭 | 2013年8月9日(紐西蘭國際電影節) |
巴西 | 2013年8月9日 | 加拿大 | 2013年8月28日(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
荷蘭 | 2013年9月15日(濱海電影節) | 加拿大 | 2013年9月27日(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13年10月11日(漢普敦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13年10月16日(紐約) |
韓國 | 2013年10月24日 | 希臘 | 2013年11月14日 |
中國台灣 | 2013年11月29日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1915年的卡蜜兒》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封閉的精神病院里,鏡頭色調低沉,猶如大提琴發出的鬱悶之音。導演布魯諾·杜蒙用了一種傳統的法國電影的影像風格刻畫了一代才女的內心,一場用愛情雕琢的生命漸入枯萎的悲劇。導演隔著鏡頭來觀察卡蜜兒飛蛾撲火般走向註定覆滅之路。全片沒有配樂,冷漠得像南北極的溫度,在導演的鏡頭中,單調的走廊、黑白的地磚、監護人員厚重的黑袍、一方狹窄的天空,這一切令人如坐針氈,恨不得馬上讓鏡頭從幽閉的空間轉移。
布魯諾·杜蒙抽掉了藝術的放大和美化作用,重返歷史,還原本真。他選擇了用冷漠的方式表達對卡蜜兒的同情,她比煙花寂寞,她的凋零足以令人噓唏無常。(《深圳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