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瘺

十二指腸瘺

十二指腸瘺是一種嚴重併發症,它引起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亂,處理上十分棘手,至今病死率仍高達25%以上。十二指腸瘺分內瘺和外瘺,外瘺又可分為殘端瘺和側壁瘺。引起腸瘺最常見原因,醫源性約佔80%;其次是創傷,包括開放性和閉合性損傷約佔10%;再者腫瘤、結核、Crohn病及放射性等病理因素約低於10%。通常出現此併發症時,患者突然出現上腹部壓痛及肌緊張,持續發熱,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嚴重時可有胸腔積液和呼吸困難。十二指腸瘺治療十分困難,預防重於治療。十二指腸瘺會引起腹腔感染,可能形成腹腔膿腫,細菌入血后引發膿毒血症,感染難以控制,抗感染治療周期長,預后差。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胃腸外科

病因


● 醫源性原因佔多數,致病有關因素有幾點:
● 十二指腸嚴重瘢痕使殘端閉合不完善。
● 十二指腸殘端遊離過長,或縫合過密,或結紮過緊而導致組織壞死。
● 十二指腸床周圍積留血凝塊或炎性滲出物可誘發感染而影響癒合。
● 輸入襻急性梗阻引起十二指腸端爆裂。
● 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同樣是影響殘端癒合的重要因素。

癥狀


● 術中進行十二指腸殘端閉合(如胃切除手術)術后,患者突然出現上腹部壓痛及肌緊張,持續發熱,全身感染中毒癥狀, 如寒戰、高熱等表現。嚴重時可有胸腔積液和呼吸困難,要考慮有十二指腸瘺的可能。

檢查


● 需要做腹部平片、腹部B超、腹部CT、十二指腸造影等檢查確診本病。
● 腹部平片:通過腹部立、卧平片檢查了解有無腸梗阻,是否存在腹腔佔位性病變。
● B超:可以檢查腹腔內有無膿腫及其分佈情況,了解有無胸腹水,有無腹腔實質器官的佔位病變等,必要時可行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引流。
● 消化道造影:包括口服造影劑行全消化道造影和經腹壁瘺口行消化道造影,是診斷腸瘺的有效手段。
● CT:是臨床診斷腸瘺的理想方法。
● 實驗室檢查:合併感染時可見外周血白細胞增高。

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結合相關輔助檢查結果來確診。
● 病史:近期有胃十二指腸或十二指腸附近的腹部手術或上腹部外傷。
● 體格檢查:患者可出現高熱等感染徵象,腹膜刺激征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明顯。
● 相關影像學檢查(腹部平片、B超、CT)均可顯示病灶。
● 消化道造影可以明確腸瘺位置。

鑒別診斷


● 十二指腸瘺需要和以下疾病區別,如果出現上述不適,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消化道穿孔:可突發劇烈的腹痛,腹部透視可發現膈下遊離氣體,具有腹膜炎的體征。腸道炎性疾病包括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這些疾病可出現腹痛、腹瀉、黏液血便,結腸鏡檢查可資鑒別。
● 結腸克羅恩病:有腹痛、發熱、外周血白細胞升高、腹部壓痛、腹部包塊等表現,瘺管形成是其特徵,這些癥狀、體征與憩室炎相似。

治療


● 手術治療:急性期在手術中沖洗瘺口局部,置管引流;術后給予營養支持、抗感染治療等。
● 非手術治療的方案:胃腸減壓,持續引流,禁食禁水2 周;腸瘺近端置引流管,並對腸瘺口周圍塗抹氧化鋅軟膏,提高抗感染能力;患者實施胃腸外營養支持。

危害


● 感染是最常見的併發症,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
● 合併水電解質紊亂。
● 出血、貧血亦是常見併發症

預后


● 發生十二指腸瘺后,積極行手術治療可以降低併發症的發生,加快患者的康復。胃腸術后併發十二指腸瘺實施手術,治療效果顯著高於保守治療,大大縮短住院時間,加快胃腸功能的恢復,提高免疫力,降低併發症發生。

預防


● 術前手術方案的周密設計,良好的術前準備和細緻的手術操作是預防此併發症出現的關鍵。
● 術后予禁食水、胃管及十二指腸減壓管通暢引流,應用抗酸藥物及生長抑素減少消化液的產生,有效地降低了十二指腸腔內的壓力,同時抗生素應用及靜脈、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及氮平衡有助於減少術后腸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