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什坦

卡什坦

“卡什坦”是俄羅斯“栗樹”艦載彈炮結合防空系統的出口型,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將大威力火炮、多用途導彈和一體式雷達一光電火控系統集成在一個炮塔上的海上防空系統,主要用於防禦精確制導武器、飛機和直升機的空襲,也能攻擊海上小型目標。該系統裝備於“維蘭特”航空母艦、“塔爾瓦”級護衛艦。

基本簡介


“卡什坦”採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包括指揮模塊、作戰模塊、防空導彈存儲和再裝填系統、防空導彈和炮彈。體積小、重量輕,可配裝在多種艦艇上,還可以作為陸基防禦武器。根據艦艇排水量和作戰任務的不同,指揮模塊和作戰模塊可靈活地組成多種配置形式。
指揮模塊用於探測目標和進行目標分配,為作戰單元提供目標指示數據,最多可同時跟蹤30個目標。其中的搜索雷達可以使用艦載監視雷達,對雷達截面積0.1平方米、高度15米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12千米,對雷達截面積5平方米、高度1000米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45千米。火控計算機綜合處理來自各個探測、跟蹤設備的目標信號,並能針對每個目標自動選擇最佳作戰模式。
作戰模塊
包括導彈/火炮炮塔、導彈和目標跟蹤設備以及武器控制系統等。它利用指揮模塊提供的數據鎖定目標,利用雷達/電視-光學控制系統進行目標和防空導彈的跟蹤,向不同距離上的目標發射導彈和火炮。可在一分鐘內對6個空中目標進行跟蹤和攻擊。制導方式有兩種,如果制導雷達受到干擾,可轉入紅外製導方式。每個指揮模塊最多可控制6個作戰模塊。
導彈/火炮炮塔上裝有兩個四聯裝導彈發射筒和兩門6管30毫米機關炮,機關炮分別安裝在旋轉式炮塔的兩邊,導彈發射筒則分別裝在兩門火炮上方。
防空導彈存儲和再裝填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作戰模塊正下方甲板下空間內的儲運發射箱儲存導彈,同時為作戰模塊自動裝填和再裝填導彈。
“卡什坦”系統配備的導彈是SA-N-11防空導彈,裝在儲運發射箱中重60千克,戰鬥部重9千克,射程為1.5千米~ 10千米,有效射程8千米,最大射高 6 千米。彈藥基數為32 枚,發射器上8枚,存儲和再裝填系統中24枚。該導彈的主要特點是助推飛行段的時間短,助推器分離后導彈速度減少量小。機關炮為AK630M/M2的AO-18K式,射速高達10000發/分(雙炮合計射速),有效射程為0.5千米~1.5千米,最大射程可達4千米,最大射高3千米。炮彈初速900米/秒,備彈2*1000發,進行密集射擊不會影響炮的壽命。

性能數據

火炮(AO-18K)
火炮管數:2×6
初速:900米/秒
口徑:30*165毫米
備彈數:2*1000發
單炮射速:5000發/分 總射速:10000發/分
射程:500~4000米
備彈彈數:發 導彈
發射管:2×4
射程:1500~8000米
射高:5~3500米
速度:千米/小時
制導:雷達與光學
備彈彈數:32
相比“密集陣”
與“卡什坦”功能類似的裝備,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密集陣”系統,雖有人稱“卡什坦”更勝一籌,但實際上它們還是各有千秋的。
“卡什坦”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彈炮結合。作戰時,“卡什坦”首先發射防空導彈攔截遠距離處的來襲目標,充分發揮防空導彈命中精度好、毀傷概率高的特長;多管小口徑火炮承擔後續攔擊和補充打擊的任務。它將防空導彈和小口徑速射炮在不同距離攔截來襲導彈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一點上“密集陣”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密集陣”的自動化程度卻是“卡什坦”無法比擬的。“密集陣”是世界上唯一能實行自動搜索、探測、評估、跟蹤和攻擊目標的近距離防禦武器系統,採用了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和火炮三位一體的結構,系統的全部作戰功能由高速計算機控制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它的反應時間為3.7秒,而“卡什坦”為6.5秒-7秒。在人員配置方面,“密集陣” 3人,“卡什坦”5人。
在火炮威力方面,兩者是旗鼓相當。“卡什坦”有兩門AO-18K式6管30毫米火炮,射速為10000發/分,是現役武器系統中射速最高的之一。“密集陣”只有1門6管20毫米機關炮,射速 4500~6000發/分,但這並不意味著“密集陣”的火力比“卡什坦”弱,因為美國人在射擊精度等方面進行了改進,而且還改進了發射葯和穿甲彈丸,使20毫米彈的威力達到了30毫米彈的水平。
“卡什坦”由於是彈炮一體,所以明顯比“密集陣”顯得笨重,兩個轉管炮中心距離2.5米,整個系統全重19噸。“密集陣”則採用了模塊化設計,除了炮位控制台與遙控台設在艙外,其它設備都以模塊形式裝配在炮架上,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方便地安裝在各型軍艦上,通用性好。
此外,“密集陣”具有多光譜探測和跟蹤能力,能在複雜環境下全天候作戰。而“卡什坦”的電視/學跟蹤系統易受雨霧、夜暗等不良天候的影響,全天候作戰能力有限。當然,這些比較都僅僅是紙上談兵而已,真正對決還有諸多因素需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