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拉貝與徠國際安全區紀念館(John Rabe and International Safety Zone Memorial Hall),又稱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地址在南京市原約翰·拉貝先生的故居(現南京大學校內)。旨在紀念和宣傳約翰·拉貝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表現出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私的人類之愛。

歷史沿革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位於南京市廣州路小粉橋1 號,是1932至1938年間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代表處代表約翰·拉貝先生的住宅。南京淪陷后,這裡成為南京安全區25個難民收容所之一,25萬難民擁進安全區避難,這個小院就保護了600多位難民免遭日軍殺害。拉貝先生親眼目睹日軍暴行,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前,拉貝被推選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及其領導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員,在中華民族的危急時刻,出於正義感和仁愛之心,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盡其全力照顧、保護、拯救處於日軍暴行恐怖下的中國軍民,揭露戰爭罪行,呼籲世界和平。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私的人類之愛,他們的崇高品質及所發揮的作用,應受到人們永遠的紀念和大力宣傳。

保護與修繕


開館儀式
開館儀式
自1997年起,在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南京大學開始對拉貝故居進行保護,並著手規劃將故居修建成紀念館。
2003年9月,時任德國總統的約翰內斯·勞先生訪問南京大學時,對拉貝故居表示關注。繼總統先生訪問南京之後,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西門子江蘇省總經理艾偉先生和江蘇博西家用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總裁蓋爾克先生自2004年夏開始與南京大學就拉貝故居修繕項目進行全面的溝通工作。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拉貝故居修繕工程於2005年末成功啟動。
2005年12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江蘇博西家用電器銷售有限公司三方與南京大學共同簽署了共建“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和“拉貝國際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協議,建設資金由德方捐贈,南京大學負責故居的修繕、紀念館建設和管理工作。拉貝故居的保留和紀念館建設,還得到江蘇省及南京市政府有關單位和個人的大力支持。
2006年10月31日上午,修繕一新的拉貝故居作為“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江蘇省、南京市有關負責人以及德國駐上海總領館總領事出席了紀念館揭幕儀式。
南京大學副校長張榮教授在典禮上說,建立該紀念館,旨在“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深入發掘拉貝故居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德國駐滬總領館總領事芮悟峰博士在典禮上致辭時,稱讚拉貝“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他的行為代表了人道主義、誠實和正直。”主要資助方西門子公司執委會成員吳賀樂博士說,拉貝的人道主義精神是西門子早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範例。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開館當日)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開館當日)
江蘇省及南京市有關方面負責人,南大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等,也先後致辭,約400多位中外來賓參加了揭幕典禮。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教授在揭幕典禮上發表了演講。他說:“任何時候,為了和平,我們都將不畏艱辛!”他指出,我們衷心希望“紀念館”、“研究交流中心”能夠為1937年南京的歷史事件的和解作出貢獻,同時也能推動人們思考,如何才能及時避免衝突、保持世界和平。托馬斯是《拉貝日記》保管人、海德堡大學醫學教授。他和夫人艾莉向江蘇省和南京市政府的代表、南大校領導、西門子駐南京代表、在典禮上演講的人士等,贈送了1997年以《一個南京的德國好人》為書名出版的德文版拉貝日記。他說,出版發行它是紀念1937年約翰·拉貝和國際委員會在南京度過的“那些艱難的日子”,該書也推動了這個紀念館及交流研究中心的建立。

意義


建徠立“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和“拉貝國際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一是紀念、緬懷拉貝先生及國際委員會成員,銘記他們偉大的人類之愛;二是讓世人永記這段慘痛的歷史和血的教訓,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三是倡導世界和平,在世界範圍內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同時,該館的建立對於激發人們的仁愛之心和奉獻精神,呼喚人類和平,制止戰爭犯罪,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