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沙頭街道的結果 展開

沙頭街道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下轄街道

沙頭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位於福田區西南部,東起新洲路與福保街道相連,西至海園一路與南山區沙河街道毗鄰,南臨深圳灣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北達深南大道為界與蓮花街道、香蜜湖街道接壤。轄區面積約13.5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9月,轄區有常住人口31萬人。截至2020年6月,沙頭街道下轄14個社區。

2019年,沙頭街道893家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2683億元。轄區有註冊企業2.1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92家,佔全區的23.1%。

歷史沿革


概況

沙頭街道[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
沙頭街道[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
深圳市福田區轄街道。位於區境西南部。東起新洲路與福保街道相連,西連華僑城與南山區沙河街道毗鄰,南臨深圳灣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北以深南大道為界與蓮花街道、香蜜湖街道接壤。常住人口226061人(2010年六普)。轄14個社區。辦事處駐新沙路60號。

沿革

1983年設立沙頭街道(市府[1983]194號);11月25日,辦事處掛牌成立。1985年10月11日,上步管理區決定蓮塘尾水庫收歸為沙頭街道管理。1985年10月,成立竹子林、竹園2個居委會(上區復[1985]02號);11月,成立新沙居委會(上區復[1985]17號)。1989年5月13日,將沙頭街道的竹子林、竹園2個居委會劃歸香蜜湖街道管轄(深府[1989]52號)。1990年1月4日屬新福田區。1991年2月4日,深圳市民政局(深民字[1991]25號)批複沙頭街道轄區為上沙、沙嘴、沙尾、下沙、新洲、石廈6個行政村及新沙居委會、新光牛奶聯合公司等區域。
1992年撤銷6個行政村,設立相應居委會:8月17日,成立眾孚、石廈居委會(福府復[1992]18號),成立平陽、竹村居委會(福府復[1992]20號),成立沙尾居委會(福府復[1992]2l號);8月24日,成立紅旗嶺居委會;8月25日,成立新洲、新南居委會(福府復[1992]26號);8月27日,成立上沙、椰樹、塘晏居委會(福府復[1992]28號),成立東頭、東涌、沙頭、村仔、大圍居委會(福府復[1992]29號);l0月7日,紅旗嶺居委會更名為金地居委會(福府復[1992]35號),平陽居委會更名為沙咀居委會(福府復[1992]36號)。
1993年11月19日,成立新園居民委員會(福府復[1993]34號)。1994年7月ll日,沙頭、東頭2個居委會合併成沙頭居委會,大圍、村仔、東涌3個居委會合併為大圍居委會(福府復[1994]6號)。1996年,面積16.3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暫住一年以上的外來人口7萬人,轄新洲、新南、石廈、眾孚、沙尾、沙咀、竹村、上沙、椰樹、塘晏、新園、沙頭、大圍、新沙、金地、車公廟16個居委會。1996年7月12日,成立新華居委會(福府復[1996]13號);12月28日,辦事處辦公地址由福華路南18號遷至新沙路60號;12月30日,成立益田、益明、明月3個居委會(福府復[1996]28號)。
1998年3月26日,將沙頭街道的明月居委會劃歸福田街道管轄(福民字[1998]l號);5月26日,成立福源居委會(福府復[1998]6號);6月3日,成立沙頭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福府復[1998]3號)。2002年10月1日,成立新港社區;12月5日,成立金城社區。2003年2月28日,上沙社區服務中心掛牌成立。2003年10月8日,成立翠灣社區。2004年1月18日,金城社區掛牌成立。2004年8月11日,翠灣社區掛牌成立。2004年,沙頭街道轄新沙、石廈、新洲、沙咀、下沙、上沙、新華、益田、金城、天安、新港、金地、沙尾、明月、翠灣15個社區。
2005年8月24日,金碧社區掛牌成立。2005年末,沙頭街道管轄範圍東到益田路、新洲路,西至“錦繡中華”東側、海園一路,南到深圳河,北至深南路,面積16.3平方千米。?年,面積17.35平方千米,轄上沙、下沙、沙嘴、沙尾、新洲、新沙、天安、金城、金碧、翠灣、金地、新華12個社區和上沙、下沙、沙嘴、沙尾、新洲5個集體股份公司。2008年末,面積12.96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62007人。
【郵編】518048。
分類代碼轄區
440304005021111新沙社區
023111新洲社區
024112沙咀社區
026111上沙社區
029111金城社區
032111金地社區
033111沙尾社區
035111翠灣社區
036111下沙社區
037112金碧社區
038111新華社區
039111綠景社區
040111天安社區
041111泰然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沙頭街道位於福田區西南部,東起新洲路與福保街道相連,西至海園一路與南山區沙河街道毗鄰,南臨深圳灣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北達深南大道為界與蓮花街道、香蜜湖街道接壤。轄區面積約13.59平方千米。

氣候

沙頭街道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行政區劃


沙頭街道:轄新沙、新洲、沙咀、下沙、上沙、新華、金城、天安、金地、金碧、沙尾、翠灣15個社區。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沙頭街道177505人。
沙頭街道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的西南部,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東起益田路,西連華僑城,北以深南大道為界,南臨深圳灣,是福田區委區政府所在地。
轄區面積16.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3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3.5萬人(含戶籍和暫住半年以上非戶籍人口),流動人口約11.5萬人。

詳情

管轄12個社區和新洲、沙嘴、沙尾、上沙、下沙5個集體股份公司。轄區有中、小學20所,幼兒園18間,醫院10家,文化廣場7處;有國家級民營科技工業園天安數碼城和金地、泰然等工業區及上沙創新科技園等科技園區;有益田村、翠堤灣、全海花園、藍灣半島、金域藍灣、高爾夫花園、碧海雲天等高尚住宅小區和83個安全文明住宅小區;有五洲賓館、沙田酒店、楚天大酒店、泰然賓館、天虹商場、家樂福等住宿、飲食、購物場所;有華南地區最大的工藝品交易及出口市場—沙尾世紀工藝品市場;有駐港部隊深圳基地、中國移動通訊深圳分公司、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方手機檢測中心和國家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南方分院等重要單位;有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海濱生態公園、深圳高爾夫球場等休閒遊樂場所。
轄區交通發達、設施完善、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是居家、創業、休閑的好地方。
沙頭街道轄區文化氛圍濃厚。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六項,其中民間信仰類以下沙黃氏宗親祭典為代表,此項目已列入廣東省及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消費習俗以下沙大盤菜、上沙村糕點製作為代表,下沙“大盤菜”曾在2002年以3800多圍載入《上海世界吉尼斯紀錄》;人生禮俗以沙尾莫氏“點燈”為代表;生產商貿習俗以新洲、沙嘴的漁業生產和石廈的養蚝習俗為代表。各社區均設有文藝團隊,各股份公司還活躍著舞龍、醒獅等特色團隊的身影。街道每周、月都舉辦文體活動,極大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
沙頭街道自1983年成立以來,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兩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三大平台”建設紮實推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曾獲“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全國計劃生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街道”、“廣東省嚴打整治鬥爭先進集體”、“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單位”、“市雙擁共建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區文明街道”等區級以上榮譽100多項。目前,轄區人民正以飽滿的精神,激昂的鬥志,建設美好的明天。
截至2020年6月,沙頭街道下轄1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圳市福田區新沙路60號。
沙頭街道下轄社區
新沙社區新洲社區沙咀社區上沙社區金城社區金地社區沙尾社區
翠灣社區下沙社區金碧社區新華社區綠景社區天安社區泰然社區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9月,沙頭街道轄區有常住人口31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萬人,流動人口24萬人。

人口

2021年6月10日,深圳市福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沙頭街道人口數為265155人。

政治


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市、區關於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2、指導、搞好轄區內居委會的工作,支持、幫助居民委員會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居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3、抓好社區文化建設,開展文明街道、文明單位,文明小區建設活動,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4、負責街道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工作,加強對違法青少年的幫教轉化,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5、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轄區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殯葬改革、殘疾人就業等工作;積極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工作。
6、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常住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區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
7、協助武裝部門做好轄區民兵訓練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8、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諮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負責本轄區的城市管理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綠化、美化、凈化城市環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工作。
10、負責研究轄區經濟發展的規劃,協助有關部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11、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的三防、搶險救災、安全生產檢查、居民遷移等工作。
12、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經濟


2019年,沙頭街道893家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2683億元。轄區有註冊企業2.1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92家,占福田區的23.1%。

交通


沙頭街道主要道路有深南大道、北環大道、新洲路、海園一路、紅荔路、僑香路、香梅路、香蜜湖路等;G4京港澳高速穿境而過;地鐵1、2、7、9、11號線(羅寶線、蛇口線、西麗線、梅林線、機場線)交匯。

社會


社會保障

2017年,沙頭街道促進失業人員就業222人,扶持戶籍就業困難人員71人,“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歸零,調解處理勞動糾紛21起,追回欠薪263萬元,為83名精準扶貧對象建檔立戶。累計發放低保金、慰問金、優撫金等各類專項救助資金424.98萬元;累計開放應急避難場所25處,轉移人員3000餘人次,發放救災物資1萬多份;紮實推進養老服務,加快街道老年人健康中心建設,辦理老年優待證1510張,為16000名老人發放高齡津貼205.74萬元,為8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基礎設施

2017年,沙頭街道累計整治違法戶外廣告2018宗,清理佔道經營663宗、超線經營4000餘宗,綜合執法立案410宗、罰款179550元;其中受理查違投訴263宗,立案50宗、結案46宗,累計拆除違建243處、面積65340.44平方米;完成2017年建設用地清退整備計劃3塊用地清退任務,面積79111平方米,完成率100%。

旅遊


石廈楊侯宮

楊侯宮位於沙頭街道辦事處石廈村,建於清代,是為紀念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楊延昭(楊六郎)而建。座東南朝西北(北偏西20度),平面為三間二進中天井式布置,通面闊8.9米,通進深14.8米,佔地面積132平方米。磚木抬梁式結構,門堂儀門滌環版上的壓地隱起木雕和木雕盤龍柱,是始建時原件。楊侯宮歷代皆有修葺,最後一次維修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楊侯宮是深圳市現存唯一的紀念北宋楊家將楊六郎的祭祀性建築。
沙頭街道石廈楊侯宮
沙頭街道石廈楊侯宮

石廈碉樓及宗祠

石廈碉樓及宗祠位於沙頭街道辦事處石廈村,石廈碉樓建於民國初年,面闊4.9米,進深4.6米,佔地面積22平方米,座南朝北,土木結構,四周外牆用三合土板築而成,高16.5米。樓高五層,每層有木樓相通,各層皆有在四周外牆設兼有通氣和採光作用的設計孔洞,頂層有凸出牆面的防衛設施。該建築是清代民初時期深圳地區社會面貌的見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沙頭街道石廈碉樓
沙頭街道石廈碉樓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沙頭街道獲評“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