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樓的燈光

《星火燎原》中的歌曲

八角樓徠的燈光,照亮黑夜,就像照亮了共產黨的前路,一首歌曲,再現了毛主席當年的情形。

歌曲歌詞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
茅坪河的水啊閃銀光。
井岡山的人哎,抬頭望哎,
八角樓的燈光,照四方。
八角樓的燈光哎,照四方哎,
我們的毛委員,在燈下寫文章。
神州風雲筆下起,
五湖四海紅旗揚。
五湖四海徠紅旗揚。
從北方,到南方;
從湘江,到贛江
紅旗捲起農奴戟,
天翻地覆慨而慷。
紅旗捲起農奴戟,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翻地覆慨而慷。
八角樓的燈光哎,
是黎明的曙光哎
八角樓的燈光哎,
是黎明的曙光哎
驅散了雲霧哎,
映紅了天空海洋哎
照亮了革命者的心哎,
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啊!
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啊!

創作背景


歌曲“八角樓的燈光”是反映井岡山革命鬥爭歷史的大型歌舞劇《井岡山的道路》中,第七場《星火燎原》中歌曲。
“八角樓的燈光”再現了毛主席當年的情形。
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澤東經常在八角樓居住辦公,當年,八角樓的清油燈光經常徹夜通明,毛澤東不僅在這裡領導和指揮了井岡山根據地的鬥爭,還寫下了《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后改名為《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八角樓的燈光
八角樓的燈光
八角樓介紹
在井岡山的茅坪村謝氏慎公祠後面,有一棟赭黃色土磚結構的兩層小樓房,這棟小樓就是“八角樓”。
八角樓不是人們所想象中八角形的樓,而是因為房子的樓上有一個八角形的天窗,所以當地群眾都習慣地稱它為八角樓。
樓房牆上,當年紅軍戰士寫的標語依然清晰可辨。
沿著窄小的木梯上到二層,是毛主席當年生活和工作的房間。
外屋擺放著一張餐桌,牆上懸掛著的是毛主席與賀子珍同志當年的照片。室內的陳列如床架子、桌子、硯台、油燈、茶几、高背椅、竹筒鐵盞青油燈等物品,都是毛主席和賀子珍同志當年在這裡居住時用過的原物。
相關散文
茅坪八角樓是讓我夢繞神牽的地方。從小我就知道八角樓的故事,特別是在文革時期,表現井岡山革命鬥爭歷史的大型歌舞劇《井岡山的道路》的曲子里,我最喜歡“八角樓的燈光”那優美抒情的旋律,是我常常唱的一首歌。
我有幸來到井岡山,第一次親眼目睹了嚮往已久的八角樓。八十年前,也就是1927年井岡山鬥爭時期,毛主席經常在八角樓居住,在清油燈下,他老人家披著毯子抵禦深夜的寒氣,用一根燈芯來照明,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光輝著作。
望著這簡陋的房屋,無比的敬仰之情湧上心頭,這八角樓那微弱的油燈之光,在茫茫黑夜裡照亮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成為中國革命道路的萬丈光芒。我們永遠無法忘記為革命浴血奮戰的先輩們,因為他們的生命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中,追懷他們的業績和精神,將永遠是我們前進不竭的動力。
走出八角樓,回頭凝望著這座只有兩層的普通的小樓房,“八角樓的燈光”那令人蕩氣迴腸的旋律彷彿在耳邊響起: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閃銀光,井岡山的人哎抬頭望哎八角樓的燈光哎照四方”
八角樓的燈光
八角樓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