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亨強

蒲亨強

蒲亨強(1952-)四川重慶人。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特聘教授,音樂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兼職教授。

人物經歷


1987獲武漢音樂學院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中央音樂學院文學博士學位。長期在音樂學院和高等師範學院從事中國音樂的教學研究工作,曾先後在西南師大音樂系、華中師大音樂系、四川音樂學院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授、民族音樂教研室主任。

著作


已發表專著、合著7部,論文近百篇,代表性論著有《道教與中國傳統音樂》、《中國鼓文化研究》、《印度文化史·音樂》(譯著),論文有《二泉映月曲式與陰陽觀念》、《道教音樂特徵簡論》、《道教科儀音樂歷史考查》、《論民歌的基礎結構—核腔》、《苗族民歌研究》。

榮譽


多次出席國際性全國性學術會議並宣讀論文,1989年至1992三次赴香港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與中文大學合作研究有關項目。合作完成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科研項目《武當山志》;獨立主持完成國家教委九五規劃宗教類科研項目《道教與中國民俗音樂》。有關論著曾獲文化部表彰,湖北省人民政府(1994——1998年度)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三屆四川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道教音樂研究
較系統深入研究道教音樂的歷史、形態、風格及文化基礎。《道教與中國傳統音樂》為國內外首部道樂研究專著,較詳論述道樂的基本面貌、特點及其與傳統音樂的關聯;另有《神聖禮樂——正統道教科儀音樂研究》、《道樂通論》、《武當山道教音樂研究》(曹本冶合著)等皆是同類課題研究中的首部專著。主要創新觀點和成果如,理清道樂發展史的全程脈絡及分期;南音旋律體系的“超地域性”;音樂形態的主腔分類法、陰柔主導的審美風格等,多為同行學者沿用。相關成果有知名學者發表書評多篇,並多為海內外知名學者或博士論文引用。在教育部哲社學報名欄《中央音樂學院學報》“民族音樂研究”欄目簡介中被列為產生較大影響的宗教音樂學者的首位。近年兩項專題研究《道典存見音樂資料輯研》及《中國道教音樂之現狀》分獲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哲社基金資助,后一結項成果已通過評審入選反映南京師大最高學術水平的《隨園文庫》。
音樂形態學為主並涉及文化相關性的研究。論域主要有三。1、民歌結構、色彩的研究。提出“核腔”新概念和分析法,透視中國民歌旋律的構成原理和生成過程;提出民歌地方色彩的辨析原理和方法。學界評論甚多,有多位民族音樂學者運用有關分析方法、原理於民族器樂、說唱音樂、民俗歌舞以及作曲技術理論的研究實踐。代表作為《論民歌的基礎結構——核腔》等;2、系統研究南方諸民族民歌的音樂共性和族源聯繫,提出高山、丘陵、平地三大類型劃分說。代表作有《苗族民歌研究》、《苗瑤畲三族民歌音調及文化背景研究》等;3、首次發現並研究中國民間音樂中“剽學”的傳承現象和特點,認為其是比“口傳心授”更普遍的傳承方式。
音樂文化學研究
音樂本體與文化背景、功能的綜合研究。代表作有專著《長江音樂文化論述》,論述長江音樂一般共性和各色彩區個性的形態特色及其文化成因;《中國鼓文化研究》(嚴昌洪合著),系統論述中國鼓的形式特點及其豐厚廣闊的歷史文化內涵。有馮天瑜、李成渝等多位著名學者發表書評。
科研項目: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哲社基金項目及南京師範大學跨學科重大項目各1項。
獲獎:省部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教育廳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