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在剛

革命者

唐在剛(1903-1935)四川開江縣廣福鄉人。

1927年8月被捕,曾被綁赴刑場陪斬,仍堅決進行鬥爭。不久組織難友暴動成功,輾轉到上海,繼續進行革命活動。1928年春到江西,在贛東北景德鎮、鄱陽、婺源、樂平等地,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同年冬任中共信江特委書記。1929年1月參與組織指導貴溪、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地武裝起義,並參與領導贛東北軍民進行第三、第四次反“圍攻”鬥爭。1930年8月任中共贛東北特委書記、贛東北省委書記,組織領導第一、二次反“圍剿”鬥爭。1931年任中共贛東北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軍委會主席。1932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政委,參加第四次反“圍剿”。後任閩浙贛軍區總指揮兼代政治部主任。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任閩浙贛軍區司令員,率一個團和葛源游擊隊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7月3日在橫峰葛源磨盤山附近地區陷入國民黨軍重圍,英勇犧牲。

人物生平


1923年春,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國立北京工業大學學習。唐在剛追求進步,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教育幫助下,思想覺悟提高很快。
1924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被捕,曾被綁赴刑場陪斬,仍堅決進行鬥爭。不久組織難友暴動成功,輾轉到上海,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1928年春到江西,在贛東北景德鎮、鄱陽、婺源、樂平等地,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同年冬任中共信江特委書記。
1929年1月參與組織指導貴溪、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地武裝起義,並參與領導贛東北軍民進行第三、第四次反“圍攻”鬥爭。
1929年3月,第一次信江特區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到會的有弋陽、橫峰、德興、鉛山、貴溪5縣代表共40名,選舉產生了信江特委,唐在剛任書記。
1930年8月任中共贛東北特委書記、贛東北省委書記,組織領導第一、二次反“圍剿”鬥爭。
1931年任中共贛東北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軍委會主席。
1932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政委,參加第四次反“圍剿”。後任閩浙贛軍區總指揮兼代政治部主任。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任閩浙贛軍區司令員,率一個團和葛源游擊隊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7月3日在橫峰葛源磨盤山附近地區陷入國民黨軍重圍,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