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莢魚

鱸形目鰺科動物

竹莢魚(學名:Trachurus japonicus)是鰺科、竹莢魚屬魚類。體呈亞圓筒形而稍側扁。吻尖。脂性眼瞼發達,前部達眼之前線,後部達瞳孔后緣附近,留下一個半圓的縫隙。上下頜各有一列細齒,鋤骨、齶骨及舌面皆具齒。胸部完全具鱗。側線由起點至第二背鰭起點下方几乎呈直線,而後斜下至第二背鰭第7-9鰭條下方起至尾柄又成一直線;側線上全被棱鱗,棱鱗高而強,是本屬重要之特徵。背部另有一副側線,沿著背鰭的基底一直延伸至第二背鰭基部起點之下方。無離鰭。體背藍綠色或黃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后緣上方具一黑斑。背鰭暗色,胸鰭淡色,其餘各鰭黃色。

竹莢魚為暖水性集群潤游魚類,常棲息於中層,有時也接近底層。在長區常與藍圓鰺混粞。仔稚魚期以橈足類、枝角類磷蝦糠蝦類的幼體等小型浮遊物為主要餌料,幼魚至成魚期,除磷蝦、糠蝦類、甲殼類幼體、沙丁魚幼體等浮游生物外,還有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等。僅分佈於中國沿海、日本及朝鮮半島等西北太平洋區。

物種簡介


竹莢魚(mackerel),日語稱:あじ(アジ)也稱馬鯖魚。廣泛分佈於我國沿海及朝鮮、日本沿海等水域。這種魚為中上層洄遊性魚類,游泳迅速,喜歡結群聚集,有趨光特性。
竹莢魚,鱸形目,鱸亞目鰺科魚類。側線全部被棱鱗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頜等長,各具一行細牙,犁骨和跨骨有牙、體被細小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腹部白而略帶黃色、背鰭2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鰭鰭棘9-10根,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其後方上下各有5個小鰭;尾鰭深叉形、基部兩側有兩個隆起脊;胸鰭淺黑色,臀鰭淺粉紅色,其他各鰭為淡黃色。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Ⅰ,Ⅷ,Ⅰ-30~33;臀鰭Ⅱ,Ⅰ-26~30;胸鰭20~21;腹鰭I-5;尾鰭17。側線上有稜鱗68~71。體紡錘形,側扁;體長為體高3.6~4.3倍,為頭長3.8~4.2倍。頭中等大。頭長為吻長3.1~3.8倍,為眼徑3.4~4.0倍。吻錐形。脂眼瞼發達,前部達眼前緣,後部達瞳孔后緣稍前。口大,口裂傾斜。前頜骨能伸縮。上頜後端呈截形,達瞳孔前緣的下方。上下頜有一列細牙,犁骨牙群呈箭頭形,齶骨及舌面中央均有細長形牙帶。鰓孔大。鰓蓋條7。鰓耙13~16+36~40。有假睱鰓。體被圓鱗,易脫落,頭部除吻和眼間隔前部以外均被鱗,身體和胸部都有鱗片。側線自起點至第二背鰭始部下方,幾呈直線狀,以後斜度甚大,斜向下方,但至第二背鰭7~9鰭條下方起至尾基成為直線狀。側線上全被稜鱗,68~71個。稜鱗高而強,在直線部連接呈一明顯的隆起嵴。第一背鰭有一向前平卧棘與8鰭棘,棘間有膜相連。第二背鰭有l鰭棘,30~33鰭條。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有1鰭棘,26~30鰭條,其前方有2短棘。胸鰭鐮刀形,腹鰭短,胸位。尾鰭叉形。幽門盲囊長條狀,約十幾個。脊椎骨10+14。背部青黃帶綠色,腹部銀色,鰓蓋後上緣有一明顯的黑色斑,各鰭草綠色。
竹莢魚圖片
竹莢魚圖片

幼魚

初孵仔魚全長2.5毫米。體長3.20毫米仔魚卵黃尚末元全消失,肛門形成,頭后至肛門上方背緣有6~7個星狀黑色素,尾部中央背緣有4~5個同樣色素,消化道[緣有數個星狀色素,肛后至尾端下緣有列25~30個星狀色素,肌節5+19對。體長4.35毫米仔魚前鰓蓋骨有6棘,頭較高大,頭后出現枕骨嵴,尾鰭膜土有放射絲,肌節11+13對。體長5.25毫米仔魚兩頜生有細牙,第一背鰭基出現,背、臀和尾鰭相連尾鰭下葉出現少數鰭條,背緣色素集中在背鰭基下,臀鰭基及后緣、尾下骨有許多星狀色素。體長5.40毫米的稚魚胸鰭出現鰭條,胸部和腹緣星狀色素6~7個,肌節8+16對。

棲息環境


竹莢魚為暖水性集群潤游魚類,常棲息於中層,有時也接近底層。在長區常與藍圓鰺混粞。白天梄息水層較深,夜晚有趨光習性。在風平浪靜、潮水緩慢、東南風和南風吹來時,極易在黎明或黃昏時起群,起群最適溫為19~21℃。體長100毫米左右幼魚,多與霞水母、海月水母和海蜇等共棲。

生活習性


為來回在海洋中層與海面間的一種洄遊性魚類,體態多呈流線型,體色則與其它表層魚一樣,上下顏色不同,背部為暗綠色,由上看與海水混淆不清,腹部是銀白色,由海中往上看,和水面的反光同色,如此形成了逃避金槍魚等大型回遊性魚類攻擊的保護色。

洄遊

中國東海竹笑魚分為3個種群九州北部群、東海中部群和東海南部群。東海中部群1~3月出現在東海中部,其產卵期為1~5月,盛期為2~3月,部分魚群可能向九州西部海域洄遊,也有一部分向黃海方向洄遊,產卵后親魚和幼魚在產卵場附近索餌育肥,秋末返回東海中部越冬場。

食性

仔稚魚期以橈足類、枝角類磷蝦糠蝦類的幼體等小型浮遊物為主要餌料,幼魚至成魚期,除磷蝦、糠蝦類、甲殼類幼體、沙丁魚幼體等浮游生物外,還有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等。攝食種類與海區餌料生物的優勢種有關。攝食強度以春、秋最高,夏季中等,冬季最低。

分佈範圍


竹莢魚
竹莢魚
僅分佈於中國沿海、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西北太平洋區。
竹莢魚在太平洋、大西洋均有分佈,現已成為世界主捕魚種之一,其有三大支群:北太平洋西部竹莢魚,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均可捕獲;
大西洋竹莢魚,在南非和西非的撤哈拉、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沿海集群;智利竹莢魚也稱東南太平洋竹莢魚,體呈長圓筒狀,與我國東海產竹莢魚相比,其體形細而長。
竹莢魚
竹莢魚
在東南太平洋的秘魯和智利水域(南緯7~50°)均有分佈,但主要在智利水域,在智利經濟區外的公海海域資源量也很大。
竹莢魚
竹莢魚
東南太平洋竹莢魚儲量豐富,據資料顯示大約在3000~3500萬噸以上,1995年該
漁區捕獲竹莢魚為495萬噸,達歷史最高水平,僅次於該漁區的擬沙丁魚而居第二位。智利竹莢魚主要為智利本國經濟區的漁獲,其次為公海海域的遠洋捕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有前蘇聯、古巴、保加利亞、日本和韓國遠洋船隊在此捕撈竹莢魚,之後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和諸多經濟因素影響,上述各國相繼退出。
竹莢魚
竹莢魚
我國遠洋漁業自1985年起步后,曾把東南太平洋竹莢魚作為後備漁場,當時,由於鄂霍次克海豐富的狹鱈資源,開發智利竹莢魚的計劃被擱置下來。近年俄羅斯對外國漁船配額的大量減少,開發利用智利外海竹莢魚資源,成為我國遠洋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生長繁殖


性成熟最小年齡為1、2~4全部成熟。最小成熟叉長雄魚為140~150毫米,雌魚為150~160毫米,大量成熟叉長雌、雄魚均為170~180毫米。中國東海外海區產卵期水溫為19~21.5℃。體長200~300毫米個體,懷卵量為30~68萬粒。卵浮性,卵徑為0.81~0.93毫米,卵黃有龜裂,油球1個、球徑0.19~0.24毫米,在水溫20~26℃時,約40小時孵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竹莢魚是江蘇沿海常見經濟魚類,產量較大,肉質尚佳,鮮銷、腌制鹹魚或製成咸干品。

經濟價值

竹莢魚是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其主要產品為冷凍原條魚、魚段、罐頭、魚粉、魚油等。智利和秘魯在漁汛旺發時大量捕獲,然後運回港內供陸地加工廠加工魚粉、魚油和罐頭,其紅魚粉大部分是用竹莢魚生產的。我國在智利外海作業的遠洋漁船捕獲加工的船凍竹莢魚,大部分銷往非洲,小部分進入歐盟。
竹?魚,雖然市價不高,但卻飽含高單位不飽和脂肪酸,擁有PHA2877mg、EPA927mg等營養成分,可以預防高血壓、腦中風,業者加工製作成魚鬆、魚丸或花枝丸,將竹?魚鬆、魚丸及乾貝醬.

營養

竹莢魚
竹莢魚
竹莢魚蛋白質含量高,血紅素含量豐富,脂肪含量中等,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鋅、鐵和維生素A
、E等。以住人們有種誤解,好像含脂肪量越少魚就越好,科學實驗表明,攝取適當的魚脂肪有利於人的健康。之所以金槍魚腹部中前部位入口即化,那是因為這部分脂肪含量較高的緣故,竹莢魚與金槍魚一樣含有DHA和EPA兩種有保健作用的不飽和脂肪酸。

食療價值

雖然市價不高,但卻飽含高單位不飽和脂肪酸,擁有PHA2877mg、EPA927mg等營養成分,可以預防高血壓、腦中風,業者加工製作成魚鬆、魚丸或花枝丸,將竹?魚鬆、魚丸及乾貝醬.
竹莢魚蛋白質含量高,血紅素含量豐富,脂肪含量中等,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鋅、鐵和維生素A、E等。以住人們有種誤解,好像含脂肪量越少魚就越好,科學實驗表明,攝取適當的魚脂肪有利於人的健康。
竹莢魚與金槍魚一樣含有DHA和EPA兩種有保健作用的不飽和脂肪酸。DHA被人們稱之謂腦黃金,是人類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必需的營養素。經常食用,利於腦細胞的再生,提高記憶力,有利於嬰幼兒的腦部發育,預防老年痴呆症。

主要危害


體內組胺酸含量高,如魚體不夠新鮮,或放置時間過久,魚肉組胺酸分解為組織胺,食后常引起公共食堂集體過敏性食物中毒,少者數十人,多者百餘人。癥狀為面和上身潮紅,有時出現蕁麻疹和劇烈頭痛,個別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癥狀,或出現口、舌、四肢發麻現象。因此,不要進食不新鮮的竹莢魚。

食用禁忌

過敏性食物中毒反應,食后30分鐘-3小時內,顏面及上半身潮紅,酒醉祥,心悸、頭痛或出現蕁麻疹,但體溫正常,無瀉下、腹痛反應。而非待異質所致。對中毒原因物質多數認為紅肉內含組織胺所致。當魚體變質或不新鮮時,大量細菌增長繁殖,尤以莫爾根變型桿菌,可使魚體內組氨酸脫羧基而形成組胺。也有人認為是由於魚體內含有Sdurine與組胺起協同作用所致。還有人認為是由於魚體本身自溶作用,因變質而產生大量腐敗胺分解后而形成組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