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縣誌

宜豐縣誌

《宜豐縣誌》是2010年方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西省宜豐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內容簡介


《宜豐縣誌(1986-2005)》自古就以“山川明秀,原隰沃衍”而名聞遐邇。宜豐人民則以勤勞勇敢、民風淳樸著稱於世。宜豐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文昌盛,英才輩出。歷史上有大詩人陶淵明參知政事雷孝友、狀元姚勉引領風騷,無產階級革命家熊雄永垂青史,從宜豐脫穎而出的現代科學家、教育家、專家、學者、博士更是舉不勝舉。

目錄


卷首
彩色圖片
宜豐縣行政區劃圖
宜豐縣城區圖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Oupline(概述英文版)
大事記
卷一 建置區劃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節 位置面積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鄉鎮場
第一節 新昌鎮
第二節 潭山鎮
第三節 棠浦鎮
第四節 新莊鎮
第五節 芳溪鎮
第六節 石市鎮
第七節 澄塘鎮
第八節 花橋鄉
第九節 同安鄉
第十節 天寶鄉
第十一節 雙峰林場
第十二節 黃崗鄉
第十三節 車上林場
第十四節 橋西鄉
第十五節 石花尖墾殖場
第十六節 黃崗山墾殖場
卷二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山脈河流
第一節 山脈
第二節 河流
第三章 氣候
第一節 氣候特徵
第二節 異常天氣
第四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植物資源
第三節 動物資源
第四節 水資源
第五節 地礦資源
第五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旱澇災害
第二節 農業病蟲災害
第三節 地質災害
第六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質量
第二節 污染治理
第三節 水土保持
第四節 監督管理
第七章 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第一節 保護區由來
第二節 保護對象
第三節 科學研究
第四節 保護措施
卷三 人口
第一章 人口規模
第一節 總人口
第二節 人口流動
第三節 分佈與密度
第四節 婚姻與家庭
第二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年齡
第二節 性別
第三節 文化程度
第四節 民族
第五節 姓氏
第三章 人口管理
第一節 戶口管理
第二節 戶籍改革
第三節 流動人口管理
第四章 人口控制
第一節 人口規劃
第二節 生育政策
第三節 技術服務
第四節 管理
第五節 保障機制
第五章 移民
第一節 湖南移民
第二節 兩江移民
第三節 三峽移民
第四節 移民資金
卷四 城鄉建設
第一章 城鎮規劃
第一節 縣城規劃
第二節 村鎮規劃
第二章 縣城建設
第一節 街道建設
第二節 小區建設
第三節 給排水
第四節 河堤護岸
第五節 標誌性建築
第六節 公園建設
第三章 村鎮建設
第一節 集鎮建設
第二節 村莊建設
第四章 城市管理
第一節 城建監督
第二節 市政管理
第三節 園林綠化
第四節 路燈管理
第五節 環境衛生
第五章 建築行業管理
第一芾建築企業
第二節 建築設計
第三節 建築市場
第四節 質量與安全監督
第五節 建築技術
第六節 牆體材料革新
第七節 散裝水泥推廣
卷五 農業
第一章 農村經濟改革
第一節 經營體制改革
第二節 服務體系改革
第三節 減輕農民負擔
第四節 農村稅費改革
第二章 農業綜合開發
第一節 基礎綜合開發
第二節 綠色食品產業建設
第三節 沼氣工程
第三章 種植業
第一節 耕地及耕作制度
第二節 糧油作物
第三節 蔬菜和瓜果
第四節 經濟作物
第五節 栽培技術
第六節 品種改良
第七節 肥料施用
第八節 病蟲害防治
第九節 科研與技術推廣
第四章 養殖業
第一節 飼草與水域
第二節 畜禽養殖
……
卷六 工業
卷七 交通 郵電
卷八 商業貿易
卷九 財政 金融
卷十 經濟綜合管理
卷十一 黨派 群團
卷十二 政權 政協
卷十三 民政
卷十四 人事 勞動
卷十五 政法
卷十六 軍事
卷十七 教育
卷十八 文化 體育
卷十九 科學 技術
卷二十 衛生 醫藥
卷二十一 社會 生活
卷二十二 人物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