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純鈞
顏純鈞
顏純鈞(1948.6—),男,漢族,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傳播學科帶頭人,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協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福建省傳播學會常務副會長、福建省美學學會副會長、福建省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電視家協會副主席等。
197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先後從事寫作學、文藝學、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電影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00年負責籌備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本科專業,任教研室主任。2004年擔任新組建的傳播學院院長。
顏純鈞教授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淪研究》、《當代電影》、《電影藝術》、《現代傳播》等核心權威刊物及省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一百餘篇,有多篇論文被其他刊物、資料彙編、論文集等轉載收錄,其中有數十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同時參與多次全國性的學術論爭或討論,並獲多項國家及省級獎勵。
現教授課程
《小說導讀》、《編導理論》(本科段);《電影的精讀》、《中國電影傳播史》(碩士段);《影視學術前沿》、《影像文化》(博士段)
研究領域:電影學、電視學、傳播學
《怎樣寫影視劇本》,福建省海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散文經典》,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版。
《電影的讀解》,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年版。
《影片分析教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
《文化的交響——中國電影比較研究》(主編),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版。
《與電影共舞》(論文集),上海三聯出版社2003年版。
《電影的讀解(增訂版),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版。
《記述與呈現——現代傳媒寫作》,福建省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影視寫作教程》(第二主編,4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電視編導概論》,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版。
主編著作:
《文化的交響——中國電影比較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0年版。
《影視寫作教程》(第二主編 4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福建文藝創作60年選(1949-2009)藝術評論卷》海峽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
《傳播地理與傳媒互動——海峽兩岸傳媒文化比較研究》 上海三聯書店 2009年版。
參編著作:
《基礎寫作概論》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中國寫作學的當代進展》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1991年版。
《高等師範寫作教程》(參編3萬字)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寫作大辭典》(參編3萬字)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2年版。
《影視藝術概論》(參編2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小說技巧大全》(參編4萬字)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4年版。
《香港文學史》 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7年版。
《香港文學史》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年版。
《寫作》 自然出版社 1999年版。
《影視藝術鑒賞》(參編,3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紅樓夢藝術札記》,《文藝理論研究》1981年第1期。
《評張愛玲的短篇小說》,《文學評論叢刊》第十五輯(1982年11月)。
《評汪曾祺的小說藝術》,《新文學論叢》1983年第 期。
《兩結合問題》,《文藝研究》1983年第 期。
《寫作教師的素質》,《寫作》。
《紅樓夢藝術札記(二)》,《福建師大學報》。
《普希金是我們的老師》,《福建文學》。
《生命的讚歌》,《文學評論叢刊》第二十八輯。
《文學的資訊理論問題》,《當代文藝探索》,1986年第6期。
《張承志和他的地理學文學》,《文學評論》1987年第1期。
《文學對自身的反思》,《福建文學》1987年第1期。
《論典型即個性》,《當代文藝探索》1987年第1期。
《作為一門行為科學的寫作學》,《函授通訊》1987年第1期。
《如何理解電影的民族化》,《文藝報》1987年8月1日。
《文本的自在與文學作品的非自在》,《當代文壇》1988年第1期。
《名符其實的“文學創作論”》,《寫作》1988年第1期。
《超前與滯后》,《文藝報》1988年3月26日。
《賈寶玉的叛逆性格》,《福建師大學報》。
《幽閉而騷亂的心靈》,《當代作家評論》1988年第3期。
《峽谷回聲——歷史的回聲》,《當代文壇》1987年第5期。
《超前的意識,超前的批判》,《文藝報》1988年12月31日。
《人生經驗與藝術經驗》,《文藝評論》1989年第1期。
《文學的世俗化傾向》,《文學評論》1989年第3期。
《從認識的深度到體驗的深度》,《文藝報》1989年6月24日。
《結構的美學》,《福建論壇》1989年第4期。
《潛能之謎》,《文化春秋》1989年第3期。
《對物意文理論模型的質疑》,《寫作》1990年第1期。
《寫作學的宏觀研究》,《中國寫作》1990年第1期。
《寫作實踐論》,《寫作》1990年第8期。
《論世俗小說》,《上海文學》1991年第8期。
《影戲和影像》,《福建藝術》1991年4期。
《閩文化與閩派電視》,《熒屏世界》1991年第5期。
《術科的囈語》,《寫作》1991年第11期。
《讓老四啞吧算》,《福建藝術》,1991年第9期。
《藝術的協調與統一》,《電影之友》1991年第12期。
《翻舊為新》,《電影之友》1992年第1期。
《學普通話及其他》,《福建藝術》1992年第1期。
《看電影和欣賞電影》,《中外電視》1992年第7期。
《電影:從讀解到欣賞》,《福建藝術》1993年第1期。
《寫作學的空間觀念》,《寫作》1993年第4期。
《港台電視劇提供的啟示》,《熒屏世界》1993年第3期。
《穿越時空隧道的滄桑》,《藝術。生活》1993年第8期。
《也談渴望喜劇》,《福州晚報》1993年第8期。
《貴族心態》,《電影之友》1993年第9期。
《作為一門行為科學》,《中國寫作學的當代發展》
《寫作學的宏觀研究》,同上。
《寫作實踐論》,同上。
《感謝草帽詩》,《藝術。生活》
《從夢走向現實》,《熒屏世界》1992年第4期。
《在優勢與局限之間》,《警壇風雲》1992年11期。
《潛伏於發展中的危機》,《警壇風雲》1993年第11期。
《中斷與連續》,《文藝研究》1993年第11期。
《懸在半空中的劍》,《福建藝術》。
《我看石獅之謎》,《熒屏世界》1993年第6期。
《進入電影的方式》,《福建藝術》1993年第6期。
《費力的欣賞》,《福州晚報》1994年5月24日
《提高選擇的可能性》,《熒屏世界》1994年第3期。
《論電影思維》,《福建論壇》1994年第4期。
《可能性還原與電影的讀解》,《福建藝術》1994年。
《無限風光在險峰》,《熒屏世界》1994年第5期。
《繃緊情節的弦》,《警壇風雲》1995年第1期。
《論電影結構》,《中外電視》1995年第2期。
《假作真時真亦假》
《非線性和非穩態》,《廈門文學》1995年第 期。
《張藝謀鞏俐合論》,《電影藝術》1995年第 期。
《經驗複合與多元取向》,《當代電影》1995年第5期。
《怎一個“生“字了得》,《現代中文文學評論》(香港)1996年第5期。
《文學創作過程論》,1996年第4期。
《西風東漸》(主持),《電影藝術》1996年第1期。
《五十年代香港小說》,《香港作家報》1996年11月1日。
《答記者問》,《福建藝術》1997年第2期。
《香港小說發展的三重疊合格局》,《小說藝術》1997年第2期。
《轉型中的香港小說》,《小說藝術》1997年第2期。
《轉型中的香港小說》,《香港作家報》。
《春節聯歡晚會雜感》,《熒屏世界》1997年第2期。
《香港新生代小說家》,《福建論壇》1997年第3期。
《電影藝術:崛起與衰落之間》,《未來文化空間》海峽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怎一個“生“字了得》,《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與研究》1997年第2、3期。
《政治軀體上的毒瘤》,《譯林》1997年第5期。
《商業衝擊下的中國藝術電影》,《福建藝術》1997年第5期。
《張愛玲的創作和香港文學》,《小說評論》1997年第5期。
《電影的商業性與商業性的電影》,《當代電影》1998年第2期
《從紀實中走出來》,《熒屏世界》1998年第4期。
《拜讀紅色》,《當代電影》1998年第5期。
《香港:城市的形象》,《香港作家》1998年第10期。
《城市的精神脈搏》,《小說評論》1999年第1期。
《中國英雄電影的文化意味》,《東方文化》1999年第2期。
《論香港的現代派小說》,《東南學術》1999年第1期。
《要說愛你不容易》,《電影藝術》1999年第2期。
《論文革電影》,《藝術廣角》1999年第3期。
《中國政治與中國電影》,《福建師大學報》1999年第4期。
《電影非戲劇化傾向再認識》,《藝術廣角》2000年第1期。
《期待超越》,《福建藝術》2000年第2期。
《中國電影——夕陽西下幾時回》,《世紀對話》中國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電影——夕陽西下幾時回》,《評論》2000年第一輯。
《電影:對象與方法》,《東南學術》2000年第3期。
《公共性、小眾化、可信度》,《凝視新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文學改編新論》,《藝術廣角》2000年第4期。
《房子:精神的居所》,《東南學術》2000年第4期。
《愛情的悼亡詩篇》,《文學世紀》2000年第6期。
《尷尬與焦慮》,《福建師大學報》2000年第4期。
《論文學對電影的影響》,《福建論壇》2000年第5期。
《從劇本的文學性到電影的文學性》,《電影藝術》2000年第6期。
《大悲慟與大絕望》,《當代電影》2000年第6期。
《香港女性寫作的一種景觀》,《香港文學》2000年第12期。
《愛情的悼亡詩篇》,《小說評論》2001年第2期。
《期待超越》,《三明高專學報》2001年第1期。
《民族電影:面對全球化語境》《福建藝術》2002年1期。
《信息不對稱與通道設置》《東南學術》2002年3期。
《全球化和民族電影的文化形態》《電影藝術》2002年3期。
《新生代導演和民族電影的未來》《藝術廣角》2002年4期。
《全球化和民族電影的文化戰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全球化和中國影視的命運》2002年版
《一代人的成長與覺醒》《 電視·電影·文學 》2002年5期
《博客與個人媒體時代》《福建論壇》2003年3期
《電視的孩子與身份建構》《東南學術》2003年3期
《全球化:文化差異與文化資本》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衝突。和諧——全球化與亞洲電影》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時尚化——一種新的影像風格》《電影藝術》2003年6期
《時段與頻道資源的整合》《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年4期
《全球化與民族電影的文化資本》《福建藝術》2004年5期
《大眾傳媒與公眾身份建構》《現代傳播》2004年5期
《處處無家處處家》《世界電影》2004年6期。
《文化產權與文化安全》,《東南學術》2004年增刊。
《騷動的靈魂》,《福建藝術》2005年第2期(排名第二)。
《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權》,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全球化與民族電影的文化產業》,《福建論壇》2006年第3期。
《電影結構新論》,《福建師大學報》2006年第2期。
《景觀電影――電影史的又一個幼稚時期》,《電影藝術》2006年第5期。
《電影:從藝術轉向傳播》,《現代傳播》2006年第4期。
《香港小說的政治地理環境》,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1999—2000。
《全球化和民族電影的文化戰略》,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2001—2002。
《對台宣傳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國台辦課題,2002—2003年。
《全球化時代新聞傳媒對台宣傳技巧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2003—2004。
《中國電影傳播史》,省重點學科課題,2004—2005。
《電影的讀解》福建省2007年精品課程立項
《{廣播電視編導}課程改革與創新》立項
《2006年{電影的讀解}校精品課程》立項
業餘從事文藝創作,作有小說、散文、隨筆百餘篇,影視劇本十餘部集。
影視劇本中,《阿秀的消息》、《復仇者》、《澳門情緣》三部影片,《閩南故事》(16集)、《粉黛諜影》(20集)、《五彩的路》(單本劇)三部電視劇已投拍、播映。
《基礎寫作概論》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合作)。
《影視藝術概論》獲中國高校電影協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合作)。
《電影的讀解》獲中國高校影視協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文化的交響——中國電影比較研究》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與電影共舞》獲中國高校影視協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寫作實踐論》獲中國寫作學會青年理論家協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藝術的協調和統一》獲全國獻禮影片評論徵文二等獎。
《超前與滯后》獲中國高校電影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
《回眸》(散文)獲《福建青年》1992年海峽兩岸同題散文大賽二等獎。
《大山的召喚》(電視劇本)獲福建省“向建黨七十周年獻禮“優秀文藝作品徵文一等獎。
《母親的腳印》(四集電視連續劇劇本)獲福建省“向建黨七十周年獻禮“優秀文藝作品徵文三等獎。
《搖籃血跡》(電影劇本)獲福建省首屆影視劇本徵文電影劇本唯一入選獎(不分等級)。
《祖厝》(26集電視連續劇劇本)獲福建省首屆影視劇本徵文長篇電視劇入選獎(共入選三部,不分等級)。
《我們家的番客嬸》榮獲第十三屆福建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複評暨2006年度福建省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一等獎。
《阿秀的消息》被收入全國優秀兒童電影劇本集。
《澳門情緣》獲福建省百花藝術獎。
《搖籃血跡》獲福建省首屆影視劇本徵文電影劇本唯一入選獎(不分等級)
《祖厝》(又名《女兒啊女兒》)(26集)獲福建省首屆影視劇本徵文中長篇連續劇入選獎(共入選三部,不分等級)。
《大山的召喚》獲福建省慶祝建黨七十周年文藝徵文劇本一等獎。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協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福建省傳播學會常務副會長、福建省美學學會副會長、福建省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電視家協會副主席等。
對於電影與文學中越來越時興的魔幻之風,以影視藝術、文化傳播為主要研究方向的顏純鈞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魔戒》、《納尼亞傳奇》等仍只停留在商業價值上,其在藝術價值方面幾乎沒有建樹。
2020年7月23日,抗疫題材院線電影《因愛而偉大》新聞發布會在廈門舉行,顏純鈞教授將出任電影的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