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鄉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下轄鄉

金山鄉,隸屬於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地處梨樹縣中部。東與小城子鎮接壤,南與萬發鎮雙河鄉相連,西與泉眼嶺鄉毗鄰,北與遼河農墾管理區隔河相望。區域面積128.9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金山鄉下轄1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山鄉常住人口為13777人。

截至2018年末,金山鄉有工業企業5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7家。

歷史沿革


明末為蒙古達爾罕王轄地,后屬仁恕村。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小城子五區和榆樹台六區及孤家子七區,為三合堡、金山堡等4村。
1956年,屬小城子五區,為三合堡等3鄉。
1961年5月,析置金山公社。
1983年11月,公社改鄉。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金山鄉地勢西高東低。 
氣候
金山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季酷寒多西北風。多年平均氣溫5.8℃,1月平均氣溫-14.9℃,極端最低氣溫-37.7℃(1962年1月9日);7月平均氣溫23.4℃,極端最高氣溫35.1℃(1988年7月8日)。生長期年平均152天,無霜期年平均152天,最長達165天,最短為14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98.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77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45天,最多達70天(1985年),最少為21天(1921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20毫米(2011年7月13日),極端年最少雨量70毫米(199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水文
金山鄉境內無較大河流,僅有一些季節性的小河溝,河網密度5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金山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冰雹。風災害年平均發生1~2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澇災發生在1986年,平地水深15厘米,農業減產兩成多,房屋倒塌300餘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山鄉下轄金山、平安堡、崔家崗子、三合屯、沿河、朝陽、南崗子、旱河沿、長嶺子、大城子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6個村民小組。有58個自然屯。 
金山村平安堡村大城子村長嶺子村旱河村
南崗子村朝陽村沿河村三合屯村崔家崗子村
截至2020年6月,金山鎮下轄3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金山村。 
半山村蒲家山村鄭家山村米穀川村劉家山村
二家坪村張家岔村王家山村蘇家山村東謝家灣村
魏家山村東張家溝村二家灣村紅峴村呂家灣村
移家灣村鄧家嘴村段家溝村金山村上灘子村
常家廟村頡家山村田家山村王家衢村劉家溝村
七家山村下店子村水家岔村謝家川子村下山莊村

基本介紹

金山鄉
金山鄉
金山鄉地處梨樹縣的東北部,北與遼河農墾管理區隔河相望,東與小城子鎮、雙河鎮毗鄰,南與萬發鎮、西與泉眼嶺鄉接壤。全鄉地勢平坦,屬於波狀台地,海拔在165-185米之間,海拔落差在2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東西寬約10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地理位置是北緯43°30′至43°38′,東經124°18′至124°29′。.
全鄉幅員面積124.71平方公里。土壤以鹽鹼化黑鈣土和鹽鹼化淡黑鈣土為主,成土母質是中更系統黃土沉積物。年降雨量560毫米,無霜期145天,年活動積溫3060℃左右,年平均溫度5.8℃。飲用水地下水位8-13米。
金山鄉共轄10個行政村,95個社,61個自然屯,耕地面積8807公頃,林地面積300公頃左右。現有5858戶,21295人,其中鄉村戶數5578戶,農村人口20494人,勞動力資源10842人,勞動年齡內10655人,其中主要勞動力佔總人口的52.9%。2002年—2006年人均收入分別是2802元、3010元、4087元、4500元、4349元。人均收入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遞增。

其它介紹

金山鄉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種植業收入占人均收入的80%以上,種植業以種植玉米為主,播種面積佔總種植面積的85%以上,平均公頃產量在12000公斤左右,糧食作物年產量9萬噸以上。
金山鄉養殖業以養豬、養牛、養雞為主,規模逐年擴大,現在生豬存欄30430頭,牛存欄15743頭,蛋雞存欄28.8萬隻,肉食雞存欄11.2萬隻。已經成立了10個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的畜牧業產值達到了9246萬元。
金山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梨樹縣的重點產糧大縣。特別是施行了新型米薯套種技術以來,糧食產量不斷上升,增加了人均收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金山鄉轄區總人口22065人。總人口中,男性11443人,佔51.9%;女性10622人,佔48.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1964人,佔99.5%;有滿、回、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101人,佔0.5%。 
2017年末,金山鄉常住人口20072人。 
截至2018年末,金山鄉戶籍人口22526人。 
2021年7月14日,根據梨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山鄉常住人口為1377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山鄉財政總收入1.4億元,比上年增長3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0.6億元,增值稅0.3億元,企業所得稅0.2億元,個人所得稅0.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2%、2%、2%。人均財政收入9530元,比上年增長11.2%。 
截至2018年末,金山鄉有工業企業5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7家。 
農業
金山鄉
金山鄉
2011年,金山鄉有耕地面積12.9萬畝,人均5.8畝。農業總產值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7.2%。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2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馬鈴薯、蔬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2萬頭,年末存欄6.3萬頭;牛飼養量2200頭,年末存欄500頭;羊飼養量0.1萬隻,年末存欄200隻;家禽飼養量140萬羽,上市家禽120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200萬元,林木覆蓋率11%,大型農業機械15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8972元。 
工業
2011年,金山鄉工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9%,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2%。 
商業
2011年末,金山鄉有商業網點46個,職工51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 
金融
2011年,金山鄉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8%;人均儲蓄16680元;各項貸款餘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4%。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金山鄉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1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大秧歌隊,體育場地10個。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廣播綜合覆蓋率98%;有中央吉林等68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6169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山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28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0所,在校生1050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78人,專任教師8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2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0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金山鄉有各類科技人才22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6人,經營管理人才14人,技能人才78人,農村實用人才12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山鄉有衛生院1個;病床2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20人次,住院手術15台次,出院病人580人次,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0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117人,參合率85%;孕產婦死亡率0.0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金山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戶,人數45人,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0.2%,月人均240.7元,比上年增長0.2%;城市醫療救助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人次,共支出0.6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40戶,人數738人,支出124萬元,比上年增長0.2%,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13.8萬元,比上年增長0.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0人,支出10.2萬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醫療救助2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38人次,共支出8.2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臨時救濟420人次,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0.1%,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20人,緊急轉移安置1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5畝,直接經濟損失10.2萬元,救災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0.0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5萬元,比上年增長0.2%。社會福利費6萬元,比上年增長0.1%;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42張,其中收養機構床位2張,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40張。 

交通


2011年,金山鄉境內有鄉(鎮)公路2條,總長25千米。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6輛、36噸位;客運汽車4輛、108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