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現階段的政治綱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我們必須歷史地看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實現中國夢的重大意義,明確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直氣壯地反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或“左”或“右”兩種錯誤思潮,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辛探索最終選擇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開闢出來的道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再一次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我們必須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闢出來的正確道路”,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這一重要論述,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對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闢出來的正確道路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社會和諧,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只有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放到這一艱辛歷程中,以更寬廣的視野來認識和理解,才能堅定對這條發展道路的自覺自信,始終做到堅定不移。
回顧近代歷史,考察世界變化,可以看到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的發展大多是以對內剝削、對外掠奪來實現的。少數發展中國家走資本主義道路雖然在某個時期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以及社會矛盾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大國來說,這兩條發展道路都走不通。要改變舊中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悲慘命運,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增進人民福祉,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參照,只能探索新路。從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農民、封建地主階級開明派、資產階級改良派和民族資產階級紛紛登上歷史舞台。但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這些運動、變法和革命都沒有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歷史的教訓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下,現代化之路是走不通的,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20世紀初,俄國十月革命向中國人民展示了一條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通過社會主義獨立自主地建設現代化的全新道路,中國的先進分子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啟了中國道路。中國從此有了核心的領導力量,有了明確的奮鬥方向,中國歷史的發展,從此發生了新的轉折,開闢了新的紀元。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的問題,深入研究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點,開創了一條由新民主主義通向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中國的現代化掃除了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上的障礙。新中國成立后,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為後來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了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和工作重點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新的征程,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成功推向21世紀。
歷史和實踐都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開闢出來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實現民族復興之路、國家富強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二、在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中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熔鑄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它在實踐中產生,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並且在指導實踐中顯示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給我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我們只有倍加珍惜和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才能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不斷開闢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個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開放的體系。我們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探索和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
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立足中國基本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理論、實踐與制度的統一體。只有在清醒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同時充分汲取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豐富營養,以中國獨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維方式對馬克思主義作中國化的表達,才能體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此基礎之上謀划發展,制定方針政策,推進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新世紀新階段,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加速發展,世界範圍內興起了一場以增強綜合國力為目標的變革浪潮,這個浪潮影響程度之廣泛深刻前所未有。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的巨大變化,深刻地影響著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我們只有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和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準確把握時代主題和人民願望,在競爭比較中積極借鑒人類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才能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
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推動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黨和人民90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和人民90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引下開闢並不斷拓展的,也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根本保證的前提下得以堅持和發展的。要深刻理解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聯繫,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對於在極具風險和挑戰的新形勢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指導作用,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
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要開闢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新境界,不斷為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和動力。要進一步增強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自覺性,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要堅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的新的階段性特徵出發,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面臨的機遇挑戰,自覺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科學判斷上來,把行動統一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拓展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發展的本質要求是堅持科學發展,保持穩定的根本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要堅決執行中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決策部署,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紮實抓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等戰略任務的貫徹落實。要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抓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保證。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和統一起來,齊心協力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統一領導是不可設想的。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要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始終貫穿改革創新精神,始終體現先進性純潔性這個根本,始終突出提高執政能力這個重點;清醒認識新形勢下黨所處歷史方位和執政條件、黨員隊伍組成結構發生的重大變化,清醒認識來自外部的風險和挑戰,清醒認識黨的建設方面特別是黨員、幹部隊伍存在的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然越走越寬廣。

四大優勢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關乎世界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 90 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走向未來,我們必須堅持這條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鮮明的優越性,是確保我們實現未來發展宏偉目標的根本保證。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指明了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我們黨在開闢道路的進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這使中國的未來有了正確的方向和科學的指引。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可以牢牢把握基本國情,始終把發展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國情基礎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最大特徵。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這個最大實際,制定任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要牢牢理解這個最大特徵。不僅在經濟建設中要始終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也要始終牢記初級階段;不僅在經濟總量低時要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經濟總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記初級階段;不僅在人均 GDP 總量處於低收入階段和中等收入階段時要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人均 GDP 總量邁向高收入階段后仍然要牢記初級階段;不僅在謀划長遠發展時要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記初級階段。深刻把握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徵,就可以科學地謀划我們的發展戰略,更好地解決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可以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始終把發展紮根於對戰略機遇的運用上。改革開放 30 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我們的發展尋找到了很多的機遇。從鄧小平“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 、“我們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的囑託,到江澤民“綜觀全局,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從胡錦濤“能否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關係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的正確論斷,到習近平“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發生很大變化,但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的辯證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處處體現著搶機遇、抓機遇、用機遇的特點。抓住了戰略機遇,就能夠化解遇到的各種風險,使我們的發展始終做到又好又快。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可以不斷突破改革遇到的各種障礙,始終把發展的關鍵聚焦於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利益問題上。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就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2012 年 12 月,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由於制度不完善、法規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改革的某些原本屬於廣大民眾的利益被少數人所獨佔。這些利益藩籬呈現出剛性化的特點:其他人很難進入被少數人獨佔的利益領域;其利益一旦被觸及,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因此,習近平於 2013 年 7 月 23 日 在湖北省武漢市主持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再次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發和凝聚社會創造力。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不懈怠,利益固化的藩籬就一定會被打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優勢就是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利益藩籬問題,為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找到可靠的路徑。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民創造歷史的實踐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提供了勃勃生機
社會主義本身就是人民群眾的事業,是由人民群眾進行創造和發展的事業。列寧在十月革命后多次強調這一點。他說:“社會主義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創立的。它和官場中的官僚機械主義根本不能相容;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他還指出:“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不是一個黨所能實施的。只有千百萬人學會親自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們才能實施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千千萬萬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創造的事業,這就註定了在今後的發展中,無論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與風險,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都可以戰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 1986 年 6 月 7 日,鄧小平在一次講話中說,搞好改革“關鍵是兩條。第一條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著辦事”。這是說改革要走群眾路線,傾聽群眾的呼聲,尊重群眾的意見。而鄧小平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突出表現在對待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態度與處理上面。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成效舉世矚目,它對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已經起到了並且繼續在起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它之所以能在全國廣大農村迅速推廣,並且堅持和鞏固下來,逐步完善,正是得益於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在改革中實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科學的工作方法。對此,鄧小平曾多次明確指出:“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與完善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改革之路,推進改革和建設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不少,好辦法從哪裡來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我們頭腦里固有的,歸根到底是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實踐。誰深深紮根於人民之中,同廣大群眾結合在一起,誰就有力量、有智慧、有辦法,就能夠經受住考驗,戰勝困難,作出突出的成績。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人民群眾不僅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主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科學發展之路,科學發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實現了,人民群眾感受最真切、判斷最準確。胡錦濤同志指出:“推動科學發展,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做到謀划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習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有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擰,用 13 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就會彙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任何艱難險阻都是可以跨越的。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提供了強大動力
列寧曾經指出:“重要的是相通道路選擇得正確,這種信心能百倍地加強革命毅力和革命熱情,有了這樣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熱情就能創造出奇迹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這樣一條選擇的正確的道路,它有集中力量辦大事、成熟定型干大事、融合發展成大事的優勢。這些優勢恰恰就是我們化解今後面臨的各種風險與挑戰的最重要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利用這一優勢, 30 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通過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既發揮好了中央的積極性,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又發揮好了地方積極性。在兩個積極性的推動下,全國經濟蓬勃發展,同時各個區域經濟、省域經濟、縣域經濟呈現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局面,到 2012 年底,國內生產總值為 519322 億元。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深度調整,國內外發展環境十分複雜,要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克服各種風險,就應當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實現穩定的宏觀政策、活力的微觀政策、托底的社會政策三者的有機統一。
利用這一優勢, 30 多年來,我們先後建成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京廣高鐵、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電信網路等舉世矚目的建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展、大飛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緊密相連。這一點,德國原總理施羅德深受感觸。國際著名財經人士納波利奧尼在 2013 年發表的關於中國道路的著作中提到前德國總理施羅德講的一番話,她講:“德國總理施羅德 (2003 年 12 月 ) 參加了上海磁懸浮列車 ( 連接上海市區與浦東機場的高速列車 ) 的啟用儀式。媒體問為什麼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列車最終由中國而不是德國購買並投入使用。施羅德答道:‘因為德國修建這樣的項目有太多爭議,首先是費用,其次是環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顧及。’中國則不同,中國由政府決策,如果有需要,那麼就修建。在中國,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為人民服務。”這樣一種獨特優勢在今後中國的發展中還會進一步顯現出來,幫助我們不斷解決建設中的各種問題。
利用這一優勢, 30 多年來,我們先後完成了包括神舟飛船 10 次飛天、“天宮一號”與神舟八、九、十號交會對接在內的載人航天工程以及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等高科技項目。 2013 年 6 月 17 日 揭曉的新一屆世界超級計算機 500 強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中排行榜表明,國防科大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成為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天河二號”的峰值速度和持續速度分別為每秒 5.59 億億次和每秒 3.39 億億次。這組數字意味著,“天河二號”運算 1 小時,相當於 13 億人同時用計算器計算 1000 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批示中所說:“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傑克·唐加拉是美國工程院院士,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排行榜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中主持人之一,超級計算機基準測試、數值分析、線性代數解算器和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先驅。 2001 年在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中,中國還榜上無名,而今天中國的機器保有量已達到世界第二,實在是令人震驚的變化。我們不僅有“神舟”、“天宮”、“天河”,還有“蛟龍”號。 2012 年 6 月 27 日,“蛟龍”號再次刷新同類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最大下潛深度 7062 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的集中釋放會在今後的發展中帶來更加輝煌的科技成就。
利用這一優勢,我們先後克服了很多困難,在重大國際活動、戰勝重大自然災害、解決社會民生問題上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30 多年來,我們先後成功舉辦了 1990 年北京亞運會、 2008 年北京奧運會、 2010 年上海世博會和 2010 年廣州亞運會等重大國際賽事; 30 多年來,我們先後戰勝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 1998 年大洪水、 2003 年春天“非典”疫病、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和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 2010 年青海玉樹地震、 2013 年雅安大地震等各種災害; 30 多年來,我們先後建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使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倡導平等而不是輸出模式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
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鄧小平就多次提到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問題,強調這一模式和道路不強加於他人。 1980 年 5 月,鄧小平在談到處理兄弟黨關係的一條重要原則時,談到“中國革命就沒有按照十月革命的模式去進行”,“既然中國革命勝利靠的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本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我們就不應該要求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按照中國的模式去進行革命,更不應該要求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採取中國的模式” 。 1988 年 5 月 18 日 在會見莫三比克總統希薩諾時,鄧小平指出:“世界上的問題不可能都用一個模式解決。中國有中國自己的模式,莫三比克也應該有莫三比克自己的模式”。
發展道路是各國人民自己創造的,強求一種模式、一條道路總會引起對抗、動亂甚至戰爭。蘇聯和東歐發生劇變后,國際上有不少好心人對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感到憂慮,也有一些人乾脆希望中國放棄社會主義,搞民主社會主義或者新自由主義,甚至預言中國會步蘇聯後塵。在這種情形下,江澤民明確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既不是蘇聯模式,也不是東歐模式,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實證明,我們所走的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我們沒有理由改變這條道路。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和社會制度,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水平,取決於這個國家人民的選擇。中國無意輸出自己的模式,但我們也反對別人將其模式強加給我們。他還指出:每個國家的發展道路、經濟模式、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都應該由本國根據自己的國情來決定。 1993 年 11 月 19 日,江澤民在美國西雅圖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美國總統柯林頓舉行會談時指出:“各國人民根據各自國情,選擇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是合情合理的,應該受到尊重……各國人民最了解本國的具體情況,最有資格找到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歷史經驗特別是近百年的歷史經驗一再告誡人們,強求一種模式的後果是嚴重的,總會引起對抗、動亂甚至戰爭,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中國道路從來都是平等地對待其他的發展道路。
發展道路是各國人民自己選擇的,因此,其他國家無權干涉。這一點是胡錦濤任總書記時的中央領導集體反覆強調過的。胡錦濤 2007 年 6 月 8 日 在德國海利根達姆出席了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發展沒有統一的模式。國際社會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著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胡錦濤 2010 年 5 月 24 日 在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致辭,指出:我們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應該承認各國文化傳統、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發展理念等方面的差異,努力推動不同文明的發展模式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應該以一種模式來衡量豐富多彩的世界。 2011 年 4 月,胡錦濤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亞洲人民歷來具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找到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亞洲人民深知,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這樣的發展道路為我們贏得了一切站在正義和和平立場上的人們的支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爭取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發展道路是各國歷史發展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中國的歷史文化的獨特性所決定,具有強大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3 年 8 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了“三個講清楚”: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深厚的文化積澱、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從未間斷過的文化傳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拓展的沃土良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 30 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60 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 170 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對世界社會主義 500 年發展規律的把握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5000 年、 500 年、 170 年、 60 年、 30 年,這不僅僅是時間的凝練,更是無數中國人不懈奮鬥、艱苦奮鬥、卓絕追求的理想匯聚。時間的凝練、理想的匯聚,正是我們解決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

必由之路


什麼是中國夢?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時指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隨後又指出: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 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 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 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兩段論述,對於我們正確理解中國夢,特別是理解實現中國夢為什麼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實現中國夢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必須深刻認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歷史必然,必須堅決反對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或“左”或右兩種錯誤思潮,必須深刻認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於實現中國夢的重大現實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過程,是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長期實踐中,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回顧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從試圖以民主革命來救亡圖存,到資本主義道路探索的失敗,繼而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再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及改革開放后所取得的新成就,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後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他們從中國國情出發,為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在短短十幾年內取得了舊中國幾十年所不可能取得的成就,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進程中獲得了一種經驗性的認識: 那就是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都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所以,當發現照搬蘇聯模式帶來的諸多問題后,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提出了“以蘇為鑒”,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並在他之後的一系列著作中,反映出我們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認識和思考,這對後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與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由於國際國內種種原因,中國經歷了十年文革內亂,這給黨和國家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創傷,使得當時中國的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而此時,全球範圍內新科技革命蓬勃興起,世界各國現代化進程加速,中國又一次落在了時代大潮的後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的步伐舉步維艱。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曆經了又一次轉折。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探索新的道路,義無反顧地帶領人民走上了新征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基礎上,總結歷史經驗,同時開始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的新探索、新思考。依據對國情、世情的正確判斷,我們黨逐步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變,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的轉變,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隨著這些轉變的推進,我們黨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形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改革開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正是因為改革開放,我們才能在繼承前人的同時又能打破陳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境界,使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獲得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在開創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道路的思路得以確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就如同一幅氣勢恢宏又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從貧窮走向富足,在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上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社會主義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東方,一個日益繁榮富強的中國正在崛起,中國人民正在以新的形象走向世界。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推進,經濟發展領域開始多元化,社會階層出現分化,引發了思想上的爭論。在各種社會思潮中出現了兩種極端的思想,即“新左派”和“新右派”。這兩種“制度決定論”,從表面上看是對改革開放的不同態度,其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否定。
然而,無論“左”派還是右派,兩者都沒有深刻領會和研究西方思想的歷史根源,也沒有深刻了解中國的社會歷史背景,將其理論觀點生搬硬套到我國現行社會體制中都是行不通的。同時,“左”右兩種思潮,都嚴重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進步伐,危害著中國夢的實現。如果任其發展,必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羈絆。因此,我們必須警惕“左”右兩種思潮的泛濫,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強大正能量,來消除其不利影響。
雖然“左”右思潮論戰激烈,並各自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陣營,但卻沒有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加堅定了這種選擇。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 “在改革開放30 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改革開放30 多年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新局面和新成就,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潮起潮落,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是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實踐已經證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而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實現中國夢具有決定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P3 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了中國人民為什麼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於我們如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錯誤思潮,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性意義。
新中國成立60 多年的光輝歷史和改革開放30 多年的輝煌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生命力。科學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於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此,我們必須在如下幾個方面保持清醒的認識。
(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信仰是實現中國夢的思想保障
道路是旗幟,道路是方向,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上的清醒與堅定,是思想上清醒與堅定的前提和保證。90 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獨立自主地走上了自己的道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如今,面對社會發展的多元化以及各種思潮的激蕩與碰撞,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正經受著衝擊與考驗。有些人認為共產主義可望而不可及,實現起來太虛無縹緲,於是“要不要堅持”、“能不能堅持”共產主義成為一道尖銳的問題擺在共產黨人面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動搖,精神就會迷失,就會“缺鈣”。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 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麼地不易,堅持和發展這條道路同樣不易。志存高遠,才能立場堅定,才能一往無前。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正確的認識。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是一個從低級走向高級的歷史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了中國人民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科學地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有利於我們對歷史有更為深刻、正確和理性的認識,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理性看待我國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矛盾,始終在政治上保持頭腦清醒、立場鮮明和信念堅定。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回顧和概括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六個歷史階段,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兩個歷史過程及其歷史地位,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問題作了更加有力的理論闡述,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把理論武裝的成效切實轉化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此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定的政治信仰,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思想保證。
( 二) 堅持科學發展觀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石
歷史證明,任何社會發展模式都不是固步自封的,而必須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能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不斷探索前進。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舊世界中雖然預測了新世界、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但並沒有規定未來社會的具體制度和操作方案。馬克思指出“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應該做些什麼,應該馬上做些什麼,這當然完全取決於人們將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既定的歷史環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發展觀是對中國現代化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這首先必須體現在觀念上。儘管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們的國情並沒有變,我們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依舊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也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並不奇怪。這要求我們必須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分析和處理問題,牢固樹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與科學發展觀要求相適應的新觀念,用新理論解放思想,切實破除那些不合時宜的舊思想舊觀念,消除不切實際的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和危害,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旗幟,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二要堅持統籌兼顧,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維護公平正義,已經成為我黨能否凝聚民心、帶領人民群眾攻堅克難、實現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敢於打破當前利益固化的藩籬,積極尋求各方利益的平衡點,實現現代化成果的公平分享。通過全面協調各種利益群體、各方面利益關係,使之能達到相對平衡,切實保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合力,為實現“中國夢”掃清羈絆,打下基礎。
三要堅持以人為本。所有的改革和發展歸根結底都是要維護和實現最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大力發展生產力的目的也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歷史的經驗證明,政權的興衰,事業的成效,最終取決於是否“以民為本”,所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必須要緊緊依靠群眾,要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來推動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充分說明,中國夢的實現與人民群眾密不可分,必須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彙集到黨的各項事業中來。只有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樹立全心全意、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理念,才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激發和凝聚實現中國夢的深厚偉力。
(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當前,我國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重任擺在我們面前,歷史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艱辛曲折的。西方國家都在期待“中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 前蘇聯) ,他們甚至喊出“發源於20 世紀的共產主義制度,必將終結於20 世紀”的咒語P6 - 7。現在,我們國家正在面臨著各種風險和挑戰。為此,我們要充分認清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前,我們能否應對挑戰,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硬仗,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我們黨長期探索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增強戰略定力,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改革; 我們要繼續用先進理論武裝、團結和引領廣大群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改革創新; 我們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革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各種弊端,讓改革開放煥發出新的活力。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將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旺盛活力。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新起點,這充分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堅定意志,也表明我國將再次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風帆:一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二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三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四是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五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六是深化黨建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必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理性地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對於中國夢的實現,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至關重要的政治問題。我們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未來,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不竭的強大政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