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經止血藥

溫經止血藥

簡介


● 英文名稱:Meridian-warming Hemostatic Medicinal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陰盛格陽,火不歸原,及陽虛不能攝血而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為止血要葯。(《本草正·炮姜》)

名詞解釋


● 對經脈有溫熱作用的止血藥。

百科解讀


● 溫經止血藥多苦辛溫澀,主歸脾經,兼入腎、肝、胃經。溫經止血藥的作用以暖氣血、溫經脈、固沖脈為主,兼有止瀉止痛等功效,適用於脾不統血,沖脈失固之虛寒出血病證,如便血、崩漏或紫癜等下部出血證。部分藥物有溫里散寒之功,或溫中止痛、止嘔止瀉,或散寒調經,也適用於脾胃虛寒之嘔吐、泄瀉、腹痛,及下焦虛寒之腹痛、痛經、月經不調等病證。

代表藥物

● 溫經止血藥相對較少,主要有艾葉、炮姜和灶心土。
● 艾葉藥性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外用可祛濕止癢。
● 炮姜藥性辛、熱,歸脾、胃、腎經,有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的作用。炮姜未成炭者偏於溫中散寒,主要用於虛寒腹痛腹瀉;炮姜炭則專於溫經止血,宜用於血證。
● 灶心土為燒木柴或雜草的土灶內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藥性辛,溫,歸脾、胃經,有溫中止血,止嘔止瀉的作用。由於社會發展,農村灶台也多用煤和天然氣,本品葯源已少,若用於溫經止血,可以赤石脂代之。

用藥規律

● 使用溫經止血藥時,當根據其病情給以相應配伍。
● ● 證屬脾不統血者,當配以益氣健脾之品。
● ● 若證屬腎虛沖脈失固者,當配以益腎暖宮補攝之品。
● 溫經止血藥因藥性溫澀,陰虛內熱及血熱妄行者慎用,熱盛火旺之出血證忌用。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周禎祥,唐德才。中藥學.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上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