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站分布圖

標註了中國正在運行在建擬建的核電站的圖

中國核電站分布圖是指標註了中國正在運行、在建、擬建的核電站的圖。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截徠止2020年1-12月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49台(不含台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1027.16MWe(額定裝機容量),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662.43億千瓦時,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4%,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5.02%,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7426.98小時,平均能力因子為92.95%。

截至2020年4月27日,中國核電站分布圖如圖所示。

詳情


中國建成投產的核電站
截至2021年1月,中國大陸49台商運核電機組電力生產情況統計表見”2020年1-12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圖,依據國家核安全局公布的數據。 
圖1 2020年1-12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
大亞灣核電站(中廣核,2台機組)
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4台機組) 
海陽核電站(國電投,2台機組)
三門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秦山核電站(中核,1台機組)
秦山第二核電站(中核,4台機組)
秦山第三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嶺澳核電站(中廣核,4台機組)
田灣核電站(中核,5台機組)
寧德核電站(中廣核,4台機組)
福清核電站(中核,5台機組)
陽江核電站(中廣核,6台機組)
方家山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台山核電站(中廣核,2台機組)
昌江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防城港核電站(中廣核,2台機組)
正徠在建設中的核電站
防城港核電站(中廣核,3、4號機組)
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5、6號機組) 
田灣核電站(中核,6號機組)
福清核電站(中核,6號機組)
漳州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石島灣核電站(華能,3台機組)
太平嶺核電站(中廣核,2台機組)
陸豐核電站(中廣核,6台機組)
蒼南核電站(中廣核,2台機組)
霞浦示範快堆(中核,1台機組)
榮成核電站CAP1400(國核技、華能,2台機組)
彭澤核電站 (中電投,4台機組,已停工)
咸寧核電站 (中廣核,4台機組,已停工)
截至2019年擬建的核電站
以下數據不全。
桃花江核電站(中核,4台機組)
徐大堡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昌江核電站(中核,3、4號機組)

中國大陸


2019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71422.1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47台累計發電量為3481.3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8%(如核電能佔比圖)。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10687.62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8001.57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90.84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79.09萬噸。
2018年1~12月,44台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核能累計發電量為2865.11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5.78%,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8824.54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3120.2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75.01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65.30萬噸。累計上網電量為2688.08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6.04%。1~12月,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499.22小時,設備平均利用率為85.61%。
截至2018年我國核電站信息表 5張
截至2018年我國核電站信息表

中國台灣


截至2020年4月30日,台灣有在運核電機組有3台(核二廠1、2號機組,核三廠1號機組)。核一廠進入退役階段,核四廠現已停運。
2016年5月16日,台灣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完成大修重新併網發電后僅135分鐘即發生避雷器爆炸事故宣告跳機。
2017年6月2日,台灣第一核能發電廠2號機電塔的倒塌。
中國台灣核電機組概況(截至2020年4月)

計劃建成


2011年,在中國運行的6座核電站共11台機組,總核電容量有9百多萬千瓦,僅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到2020年,中國將增建成多座核電站,當前已經從廣東、浙江、山東、江蘇、遼寧、福建、廣西等沿海省份確定了13個優先選擇的廠址,預計到時總投產核電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千瓦小時,可佔全國發電量的6%以上。並且,根據當前的核電建設,這個目標預料還可以上調。

輻射影響


由於煙灰中存在鐳、釷等放射性元素,百萬千瓦級燃煤發電廠對周圍居民的輻射劑量約為每年0.048毫希,而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正常運行過程中所排放的微量放射性物質對周圍居民的輻射劑量僅為每年0.018毫希。換句話說,核電站的輻射影響明顯低於火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