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和平
羅馬和平
徠從公元前27年到公元180年大約200年的時間,史稱“羅馬的和平”(Pax Romana,即Roman Peace)。在這一時期,羅馬帝國的統治達到輝煌的頂峰,其疆域橫跨歐、亞、非大陸,地中海一時成為其內湖。帝國境內,政治開明、社會安寧、經濟繁榮、文化興旺,一派“和平”景象。
羅馬和平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實際上是一系列對外戰爭的結果,然而到了公元前1世紀,內戰逐漸開始成為主流,這是由於大量軍閥的出現所致。因此從公元前27年,內戰最終的勝利者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屋大維(Gaius Iulius Caesar Octavianus)建立了獨裁製度以後,羅馬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傳統的共和制度,無能的元老院所不能控制的局面,被軍隊所擁護的超級大軍閥所控制。而屋大維,這位羅馬帝國的始皇帝,也意識到在羅馬共和深入人心的情況下,就算共和制度已經不能有效的管理龐大的國土,自己也仍然不可能按照東方的習慣稱帝。於是這隻老謀深算的政治動物,採取了前所未聞的手法——通過一系列的共和制度下的職位和稱號,來構成一個皇帝應有的權力。同時他也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的稱號,即“神聖的”,從此,奧古斯都就是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也是屋大維的名字。
羅馬帝國初期的200年是羅馬的鼎盛時期,史稱“羅馬和平”。前期帝國 共和末期內戰的勝利者G.屋大維按共和傳統身兼一系列最高職位,實際上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公元前27年 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 (意為“神聖”、“偉大”)尊號。奧古斯都採用“元首”(意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稱號,故史稱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為“元首制”。元首制實際上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的建立,標誌著羅馬由義大利境內的羅馬公民佔有特權地位的城邦,轉變為包括各個行省的所有奴隸主共同統治的帝國。奧古斯都的長期統治,在帝國全境造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開創了延續百餘年的所謂“羅馬和平”時期,為1~2世紀奴隸佔有制在廣大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一七五年,一位希臘的詭辯家,阿里斯台德斯(Aelius Aristides),曾經在一篇對於奧里流斯皇帝的頌詞中,對於當“現在整個世界都好像是在歡渡假期一樣,脫下了古代的鐵衣,穿上了自由歡樂的錦袍。所有的城市都已經放棄了它們的舊有爭端,而只想在一件單純的事情上爭勝,那就是每個城都希望使它自己變得更快樂和更美麗。到處都是遊戲場、林園、神廟、工廠和學校。城市都是充滿了光明和美麗,整個的大地都好像是皇帝的花園一樣。友好的烽火從它的平原上升起,而那些戰爭的狼煙就好像是隨風飄去,到了山海以外去了:代替它們的是說不盡的美景和歡喜。今天希臘人和外國人都可以空著手,或是滿載著金錢,到處作自由的旅行,好像是在自己家裡一樣。只要做了一個羅馬人,或者是陛下的臣民,即可以有了安全的保障。荷馬曾經說過大地是屬於大家的,而您卻使這句話變成了現實,因為您已經測量了整個的世界,在河川上架了許多的橋樑,把山地開成了驛道,在沙漠中建立基地,使萬物都文明化,使其具有紀律和生命。”
當阿里斯台德斯正在歌功頌德的時候,他卻似乎並未認清所謂“羅馬的和平”時代,是已經快到了深淵的邊緣。早在公元一六二年到一六五年之間,奧里流斯,即已在與帕爾提亞交戰,這個戰爭結束之後,他又被迫忙於修補他的北疆。此時,馬爾可曼尼人,南哥巴爾地人,和誇地(Quadi)人等之野蠻民族,都紛紛由多瑙河上的根據地,掃過帝國的北疆,進到了依利里亞邊境上。公元一六七年,他們沖入了義大利北部,向南騷擾直到維羅納(Veroma)為止,這是兩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此外阿里斯台德斯也不曾提及,一旦當這些野蠻人被逐退了之後,奧里流斯又採取了另外一個危險的政策:准他們中間的許多人,移居到疆界之內來。
除了外在的危險以外,由於農業的衰頹,也更加速了內在的朽爛,而這是從共和國時代即早開始了的。兼并之風盛行,小地主都為大地主所吞食。早在尼祿的時代中,阿非利加省的一半土地,即分別掌握在六個大地主的手裡。據說他們所握有的奴隸當中,能知道他們的主人姓名者,都不到十分之一。由此可以想見其數量的眾多。
這種大田莊被稱為“Villas”,在所有各省區中都有。最初,工作人員主要的都是奴隸,但是以後因為不再向外征戰,這種勞動人力的來源遂開始感到枯竭。於是只好強迫自由農民,變成佃農(Coloni),實際上變為束縛在土地上的農奴。當他們還不夠用的時候,勞力市場就只好開放,讓野蠻人——主要是日爾曼人,來補充。此外兵源也同樣的感到困難,也早已招募他們來補充兵團中的缺額。
另外一個使農業衰頹的主因,為土壤的逐漸貧瘠。耕地的面積繼續不斷的減少,使帝國已經無法供養其日漸增多的人口。因為如此,所以大量的人口就投入城市中,那裡更成為民族的墳墓,因為鄉村中才有生產,而城市卻專談享受。城市中人口的增加,遂成為一種與日俱增的財政擔負。他們不事生產,而還要吃飯,當農村日漸貧困之後,也就無力購買城市中的製成品,於是工業工人也失業了,靠救濟度日的下流社會人數更形增多。農業的衰頹又導致工業破產。
與這種生產低落同時發生的,即為金錢的品質降低,以來使工商業和貿易能有足夠流通的貨幣 [ 註:註:即變像的通貨膨脹 ] 。在奧古斯都的時代中,貨幣為由純銀所鑄成,到了奧里流斯的時代,變為含銀量四分之一的合金,再過兩代,含銀量只剩下百分之五了。奧里流斯為發軍餉,已經找不到足夠的金錢,只好用穀物來代替。於是最後又改用屯田的制度,發給軍人以定量的土地,使他們自己耕種。名義上稱為“邊防軍”(Limitanei),實際上卻成為農民所組成的兵民,戰鬥力遂大為減低,比起塔江和哈德里安二帝時代的精銳兵團,已經是有名無實了。因為這種邊防軍中的野蠻人一天天的增多,最後終於取消了兵團的組織。等到兵團組織消滅了之後,羅馬足以壓制野蠻人的權力也就隨之而消逝了,於是野蠻民族所組成的軍隊,反而變成了國內的最高權力。
促成羅馬帝國喪亡的另一原因為傳統的宗教迅速消滅,取而代之的則為各種不同的新宗教。很久以前,羅馬的上等人(知識階級)就已經不相信他們的舊神,而研究哲學,至於下等人則改信東方的宗教,它們的種類很多,而其主要教義則為克服死亡,長生不老。在這些新宗教當中,比較晚出的是基督教,它具有一神的觀念,與埃及的古教相似。它的起源是具有“共產”的意味,所以深為羅馬城市中無產階級所歡迎。因為他們對於上帝的東西,與凱撒的東西之間,是認為具有一個實際的界線,所以不久即發展成為一種“第三種族”,介於羅馬人和野蠻人之間。在和平時代的第二個世紀中,基督教發展得很快,打倒了或吸收了其他的宗教,而成為一個主流。因為他們的信徒不肯服從現有的秩序,排斥異端,拒絕參加祭典,甚至不肯服兵役,不承認皇帝的近似神聖性,公開的預言帝國會崩潰。所以當年羅馬人看待他們,很像今天西方人的看待共產黨。舉例來說,蘇東紐斯(Suetonius)說它是“新的邪教”,塔西佗說它是“一種外來的死硬迷信”,而普林尼(Pliny)在他的上塔江皇帝書中,也說它是一個“邪惡危險的迷信”。
羅徠馬和平時代的第三個世紀也是送終的一個世紀,其開端為奧里流斯在一八○年逝世了,經過了一度無政府狀態之後,才由西費拉斯(Septimus Severus)所承繼。他是一個成功的軍人,在一九三年由兵團擁立為帝,到了二○二年,才使羅馬國內恢復了秩序。他的兒子卡拉卡拉(Caracalla)(公元二一一——二一七年)對於帝國境內的一切自由人,均給予以公民資格,使羅馬人和野蠻人完全立於平等的地位。到了二三五年,西費拉斯的世系斷絕了,於是風潮又再度掀起,各省的野蠻部隊紛紛擁立他們自己的傀儡皇帝,不久又紛紛將他們打倒。從康莫達斯(Commodas)皇帝在一九二年逝世時起,以後八十年當中,一共有了二十六位皇帝。除了在奧里利安(Aurelian)朝代中(二七○——二七五年)略為停息了一下,這種無政府狀況一直延續到二八四年為止。此後戴克里先(Diocletian)(公元二三四——三○五年)又建立了一個近似永久性的和平。
他取消了元老院,變成了一個絕對專制的君主,使國家完全軍事化和東方化。布里斯特德曾經這樣的說:“在這些發展中,使我們認清了東西間的合流,是又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種合流是在六百年前,由亞歷山大大帝開端的。”把皇帝當作東方的太陽來崇拜,戴克里先被正式稱為“永恆的太陽”,他的生日被定為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他的統治期中,一直被迫著在與波斯人交戰——他們現在又已經代替了帕爾提亞人——為了當他不在時,也可以使西方的行政不至於受到影響,同時又為了使當皇帝死亡時,不至於再引起內亂起見,戴克里先又建立了一個新的制度。他設立了一個副皇帝,與他共同享有統治權。他們兩個人都具有“奧古斯都”的頭銜,此外每個人又都有一個助手,均稱為“凱撒”。雖然他並無把這個帝國分為兩個的本意,可是事實上,這卻是走向分裂的第一步。因為現在有了兩個皇帝和兩個“凱撒”,而羅馬省區的總數又已經增到了一百個以上,所以為了便於統治其間,又劃分四個大行政區: (一)高盧,包括摩洛哥、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 (二)義大利,包括非洲、西西里、沙丁尼亞、科西加、義大利、和今天的南斯拉夫及奧地利。 (三)依利芮孔,包括達西亞、馬其頓和希臘。(四)東方,包括戴內斯、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因為每一個奧古斯都和凱撒都有他自己的宮庭,所以這個腐化帝國的行政費用實在是太大了,於是只好採取社會主義的辦法,以來解決財政問題。
經濟資源日漸枯竭,租稅日漸提高,政府的擔負逐漸向弱者的頭上壓下來,對於人民實行嚴刑峻罰,並僱用軍人充當執法吏和秘密警察。富有階級和布爾喬亞都逐漸消滅了。因為物資的徵發過度,所以物價高漲,於是人口由七千萬人減到五千五百萬人。為了補充這種人力上的損失,除了擁有特權的統治階級以外,其餘所有的人民,不分階級都被迫變成了政府的僱工,被束縛在他們的職業上面。於是私有經濟制度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為在國有農場和工廠中工作的強迫勞動制度。這個時代的一個附帶現象,即為封建經濟的抬頭。在三世紀的時候,又出現了一種“新富人”(Nouveaux Riches)階級,形成他們這個階級的有軍人、官吏、承包商、暴利者、投機者,以及其他靠國家社會制度而發財的人。等到他們的勢力變得夠強大的時候,似乎就敢於與政府為敵了。這些人捨棄了垂死的城市,跑到鄉間去,在他們的田莊中稱霸為王,於是這裡變成了生產的中心,而弱者也投奔他們,以來躲避政府的壓迫。於是帝國初期的布爾喬亞城市文化,一變而為後期的封建農村文化了。
公元三二四年,在戴克里先逝世,繼之以長期的混戰之後,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 註:註:戴克里先所擬定的承繼制度,實際上並未能阻止內戰的發生。 ] 他的在位時期為從三○六年到三三七年。他選定了拜占庭為他的首都,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pole)。因為首都的移動,等到君士坦丁的鐵腕一放鬆之後,帝國的東西分裂也就成為定局了。此時,基督教也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權力。早在公元三一一年,格里流斯皇帝因為認清了羅馬所感到的威脅,是外來的危險,而且對於內在的基督教徒,也感到莫可奈何,於是承認基督教與其他的天神崇拜,列於平等的地位。雖然君士坦丁本人是直到垂死時,才接受洗禮,可是在他指導之下,帝國教會的第一次大會,卻已於三二五年,在尼卡亞(Nicaea)召開。誠如貝尼斯(Baynes)在劍橋古代史中所說的:當他坐在這些基督教的主教當中時,他也是憑著他個人的力量,展開了歐洲中世紀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