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集團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甲級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集團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甲級集團軍,原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現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軍部原駐地陝西省寶雞市。現駐地青海省西寧市

歷史沿革


部隊前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由新四軍第2師、第4師組建。1946年朝陽集戰役中,第2縱隊全殲國民黨軍第92旅。后參加泗縣戰役、淮陰、漣水保衛戰,全殲國民黨軍第69師。1947年參加魯南戰役,后與第9縱隊合編,韋國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震任副司令員。1948年2月,第2縱隊奉命南下華中,參與宿北戰役。隨後參加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圍殲黃百韜兵團並活捉杜聿明。
解放戰爭中,第2縱隊轉戰於華東戰場,在孟良崮、濟南及淮海等戰役中主要擔任阻擊和“打援”任務。1949年2月,第2縱隊改編為解放軍第二十一軍,軍長滕海清,政委康志強,屬第3野戰軍第7兵團,各師分別改稱第61、第62和第63師。而後參加渡江戰役,屬中集團。5月又參加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后,該軍在22軍配合下,解放了舟山群島,從而解除了上海被封鎖的局面。
1949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軍,屬第三野戰軍,滕海清任軍長。參加渡江戰役,攻佔南京、上海、武漢、杭州、寧波、象山等地。

改編背景

1985年,中國進行“百萬大裁軍”,陸軍共撤銷了11個軍部,保留至24個軍,並將原先以步兵為主的軍,升級成多兵種合成的集團軍。除兩個機械化軍外,其餘的22個軍統一整編為集團軍。集團軍的設立使得陸軍人數不再像單純步兵軍時那樣龐大,集團軍使得陸軍更加“精兵、高效、全能”,使得陸軍由數量向質量轉變、由人海戰術向高精尖機械化作戰部隊轉型。

部隊改編

1950年,參加舟山戰役。1952年,入朝作戰,並於1958年8月回國。
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集團軍。
第二十一軍在抗美援朝後期於1953年3月入朝輪戰,參加了金城反擊戰,朝鮮停戰後長期留守朝鮮,直至1958年7月回國,隸屬北京軍區,駐山西大同。1965年10月第63師187團8連因在戰備訓練中表現突出,被國防部授予“英雄八連”榮譽稱號。
“文革”開始后,第二十一軍於1967年調入陝西寶雞,改屬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
2016年2月15日,在新華社發自蘭州題為《某紅軍師新年練兵見聞:“七戰七捷”后復盤再出發》的報道中,已稱原蘭州軍區第二十一集團軍為“西部戰區陸軍第二十一集團軍”。
這意味著,來自原蘭州、成都兩大軍區的西部戰區陸軍部隊已正式接過了駐陝西寶雞的第二十一集團軍的“指揮棒”。

部隊歷史


政治

現任軍長曹益民,政委劉洪軍。
原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王克曾於80年代中期任二十一軍軍長。

榮譽

紅軍師:步兵第61師
紅軍團:步兵第61師第181團、第182團,第183團
攻堅英雄連:步兵第61師第182團第9連
百發百中連:步兵第61師182團導彈連
堅守英雄連:陸軍21軍步兵61師181團2連

參與戰爭

長征
國共內戰
抗日戰爭
朝鮮戰爭
對越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