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電視颱風雲的結果 展開
- 1976年西德尼·呂美特導演電影
- 自由的雷納
電視颱風雲
1976年西德尼·呂美特導演電影
《電視颱風雲》是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威廉·霍爾登、費·唐納薇主演的劇情片,於1976年11月1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製片人黛安娜挽留了面臨失業危機的UBS主播霍華德,然而隨著霍華德主持的節目收視率上升,他卻開始逐步迷失自我的故事。1977年,該片獲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1975年,霍華德·比爾是美國聯合廣播公司(UBS)《無線新聞》節目的王牌主播。但隨著妻子離世,他的精神狀態和事業都在向低谷滑落。由於節目收視率持續下跌,公司決定在兩周后解僱他。新聞部主管麥克爾·舒馬赫是霍華德多年的老朋友,他不得不親自把這個消息告訴霍華德,然後,他們一起去酒吧解酒澆愁。情緒沮喪的霍華德突然說自己要在電視上自殺。在第二天的電視直播里,霍華德宣布說自己要在一周后的節目里自殺。這一失態舉動引來媒體一片嘩然,UBS電視網高層更是十分震怒。美國通訊公司主席弗蘭克·哈克特在電視網主管們面前大發雷霆,然而敏銳的麥克爾卻注意到總裁的矛頭並非單純指向霍華德,而是他負責的整個新聞部。由於新聞部節目收視下降,虧損嚴重,弗蘭克·哈克早就有心對其開刀。果然,在第二天上午的董事會上,弗蘭克·哈克特擅自宣布將新聞部降級,麥克爾惱羞成怒,找到UBS原總裁尼爾森,然而已經沒有實權的尼爾森對此也愛莫能助。
晚上的新聞直播原計劃是讓霍華德為前一天的失態向觀眾作出合理解釋,然而深感前途無望的霍華德卻再次大放厥詞,言辭激烈地表達了對美國國民精神狀態的不滿和憤怒,而麥克爾當時就在現場,心情複雜的他並沒有阻止霍華德,反而借霍華德的憤慨之詞出了一口惡氣。
黛安娜·克里斯特森是UBS一位富有野心的年輕女製片人,她是一個工作狂,思維敏銳、遇事果斷,且善於利用男人,她策劃了一個相當冒險的電視節目——利用恐怖分子自己拍攝的行動錄像作一個類似“真實電視”的系列暴力節目。她對“霍華德事件”非常感興趣,並且發現可以加以利用,於是找來收視率調查結果去說服和自己關係曖昧的UBS主席弗蘭克·哈克特。霍華德“喪心病狂”的直播意外造成收視率的直線上升,弗蘭克·哈克特也覺得有利可圖,於是決定支持此事。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彼得·芬奇 | 霍華德·比爾 | |
費·唐納薇 | 黛安娜·克里斯特森 | |
威廉·霍爾登 | 麥克爾·舒馬赫 | |
羅伯特·杜瓦爾 | 弗蘭克·哈克特 | |
韋斯利·阿迪 | Nelson Chaney | |
尼德·巴蒂 | Arthur Jensen | |
達利爾·海克曼 | Bill Herron | |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 | Louise Schumacher | |
沃爾特·克隆凱特 | Himself | |
蘭斯·亨利克森 | Network lawyer at Khan's place | |
蒂姆·羅賓斯 | Assassin | |
Kathy Cronkite | Mary Ann Gifford | |
Ed Crowley | Joe Donnelly | |
Jerome Dempsey | Walter C. Amundsen | |
Conchata Ferrell | Barbara Schlesinger | |
Gene Gross | Milton K. Steinman | |
Stanley Grover | Jack Snowden | |
Cindy Grover | Caroline Schumacher | |
Mitchell Jason | Arthur Zangwill | |
Ken Kercheval | Merrill Grant | |
Kenneth Kimmins | Associate Producer | |
Lynn Klugman | TV Production Assistant | |
Carolyn Krigbaum | Max's Secretary | |
Michael Lipton | Tommy Pellegrino | |
Pirie MacDonald | Herb Thackeray | |
Bernard Pollock | Lou | |
William Prince | Edward George Ruddy | |
Fred Stuthman | Mosaic Figure | |
Cameron Thomas | TV Technical Director | |
Marlene Warfield | Laureen Hobbs | |
Lee Richardson | Narrator | |
Andrew Duncan | Agent | |
Todd Everett | Reporter | |
Michael Tucker | Man At Desk |
製作人 | Fred C. Caruso、Howard Gottfried |
導演 | 西德尼·呂美特 |
副導演(助理) | Alan Hopkins、Ralph S. Singleton |
編劇 | Paddy Chayefsky |
攝影 | Owen Roizman |
配樂 | Elliot Lawrence |
剪輯 | Alan Heim |
選角導演 | Juliet Taylor |
藝術指導 | Philip Rosenberg |
服裝設計 | Theoni V. Aldredge |
布景師 | Edward Stewart |
參考資料來源
電視颱風雲 | 霍華德·比爾 演員 彼得·芬奇 《無線新聞》節目的王牌主播,麥克爾·舒馬赫的朋友。在妻子離世以後,他的精神狀態和事業都在向低谷滑落。在遭遇失業危機后,他在電視直播里宣布自己要在節目里自殺。霍華德·比爾的直播節目意外造成收視率的直線上升,於是他開始從以往理性的主播蛻變成通過節目發泄不滿情緒的主持人。 |
電視颱風雲 | 黛安娜·克里斯特森 演員 費·唐納薇 製片人,年輕而富有野心。她是一個工作狂,思維敏銳、遇事果斷,且善於利用男人。她對“霍華德事件”非常感興趣,並且策劃了一個相當冒險的電視節目。為了獲得UBS高層的支持,她找來收視率調查結果去說服和自己關係曖昧的UBS主席弗蘭克·哈克特。 |
電視颱風雲 | 麥克爾·舒馬赫 演員 威廉·霍爾登 美國聯合廣播公司新聞部主管,霍華德·比爾的朋友,具有敏銳的感覺。美國通訊公司主席弗蘭克·哈克特在電視網主管們面前大發雷霆,然而麥克爾卻注意到總裁的矛頭並非單純指向霍華德,而是他負責的整個新聞部。 |
電視颱風雲 | 弗蘭克·哈克特 演員 羅伯特·杜瓦爾 美國通訊公司主席,與女製片人黛安娜·克里斯特森有著曖昧的關係。由於新聞部節目的收視率下降, 於是他決定對其採取措施。在董事會上,他擅自宣布將美國通訊公司新聞部降級。 |
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花絮
• 亨利·方達認為霍華德·比爾這個角色過於歇斯底里,於是拒絕出演該角色。
• 在整部電影里,黛安娜幾乎沒有對霍華德說話。
穿幫鏡頭
• 連貫性:在黛安娜辦公室第一幕場景的中途,有一扇門事先是開著的,隨後又被關上了。之後,黛安娜走過門,再次把它關上。
• 發現錯誤:在霍華德·比爾的每一期電視節目上,演員總是一樣的,可以從男人的長發、鬍子和黑色襯衫看出來。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1977年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 Paddy Chayefsky | 獲獎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彼得·芬奇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費·唐納薇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 《電視颱風雲》 | 提名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威廉·霍爾登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尼德·巴蒂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西德尼·呂美特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 | Owen Roizman |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剪輯 | Alan Heim | ||
第34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彼得·芬奇 | 獲獎 | |
第34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費·唐納薇 | ||
第3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 | Paddy Chayefsky | ||
第3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 | 西德尼·呂美特 |
名稱 | 發行國家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美國 |
Warner Home Vídeo | 巴西 |
米高梅 | 美國 |
聯美電影公司 | 美國 |
CBS Television | 美國 |
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 | 英國 |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 德國 |
時間 | 國家或地區 |
1976年11月14日 | 美國 |
1977年1月29日 | 日本 |
1977年2月17日 | 澳大利亞 |
1977年3月10日 | 西德 |
1977年3月16日 | 法國 |
1977年3月18日 | 丹麥 |
1977年4月1日 | 芬蘭 |
1977年5月16日 | 西班牙 |
1977年5月27日 | 挪威 |
1977年8月25日 | 中國香港 |
1980年9月11日 | 匈牙利 |
2005年10月8日 | 冰島 |
2007年6月6日 | 法國 |
海報和劇照
《電視颱風雲》的表現手法冷靜,有種冷眼旁觀的效果。例如比爾被殺以後,攝影機毫不猶豫的推進,沒有任何感情流露。影片在某些段落毫不忌諱地用最適合的視聽語言向觀眾催眠,這裡的催眠不是讓觀者覺得無聊的想睡覺,而是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影片的思想內涵。在這些段落中,《電視颱風雲》超越了電影本身,而成為某種劇場、某種演講、某種宣言。該片不僅具有大量震撼人心的吶喊式獨白,還通過各種紮實的視聽技巧對觀點進行強化,從而達到啟發思考的目的(《一生要看的500電影(第2卷)》評)。
《電視颱風雲》是一部具有強烈批判性和前瞻性的嚴肅喜劇,它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商業運作機制下的美國電視業狀況。影片通過刻畫電視媒介從業者在資本之網中的掙扎,揭示了壟斷資本對觀眾思維產生的深遠影響。該片不僅探討了在商業利益驅使下電視媒介異化的話題,同時對資本的現代性進行了反思。片中的角色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了發達工業社會使人異化的不可逆轉性。觀眾通過該片看到了電視媒介成為異化人類的技術,而人類則成為電視媒介的奴隸(《電影評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