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hont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

Yakhont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

徠Yakhont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 雖然還沒有一個西方國家部署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但俄羅斯已在研製第二代超音速反艦導彈了,其出口名稱為“寶石”。該導彈於1992-1993年首次展示。在下個世紀初期世界範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市場上,這種導彈將成為重要角色。

背景


國別:俄羅斯,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埃及裝備的亞音速反艦導彈“白蟻”擊沉,在西方引起了強烈反響。為此,北約相應地部署了包括火炮系統和各種新式導彈系統在內的近程防禦系統。70年代,前蘇聯開始研製用以取代“白蟻”反艦導彈的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日炙”。這一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在反艦導彈設計方面取得較大的飛躍,從亞音速導彈發展超過音速幾倍的掠海飛行導彈。如果將導彈飛行速度提高2。3倍,改變其飛行彈道並從低空接近目標,這將極大地減少艦載防禦系統的反應時間。而蘇聯較早的反艦導彈,包括一些早期的超音速導彈,是以100-400米的高度接近目標,這較之掠海飛行導彈更容易被艦載雷達發現。
“日炙”導彈的高速度、低接近高度以及機動的末段彈道,使這種導彈在距目標艦約18—27公里,也就是說距目標艦僅有25--35秒時才會被發現。即使這種超音速反艦導彈在目標艦附近被攔截,其破片也有可能繼續飛向目標並擊中它,使目標艦造成相當大的破壞。

研製


“日炙”導彈是同時代威力最大的反艦導彈,在當今的西方海軍中仍無類似的產品。由於推遲服役及系統的研製問題,“日炙”導彈的研製者彩虹設計局的競爭對手馬希諾斯特羅耶尼(Mashinoshoyenie)設計局開始進行類似的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這種超音速反艦導彈被命名為“寶石”。
“寶石”反艦導彈最初的設計方案採用與“日炙”相同的制導頭和動力裝置,但具有新的結構形式,不過,“寶石”的一個主要變化並非導彈本身,而是發射系統。“日炙”與其它反艦導彈一樣被裝在發射筒中發射,而“寶石”的運輸容器可兼作發射簡,它使這種導彈的運輸和使用簡單化,無需像“日炙”那樣進行周期性維護。“寶石”也是一種通用導彈,它可以從潛艇發射也可以從水面艦艇發射,而“日炙”僅適合於從水面艦艇發射。“寶石”導彈被設計為垂直發射,採用多管垂直發射形式,可使多枚導彈幾乎同時被發射,和標準的單軌發射器相比,這種垂直發射筒還可部署多種類型的導彈。

武器定位


對海攻擊

1985中,蘇聯海軍同意為“寶石”導彈投資,把它作為“日炙”導彈的後繼型號。部長會議授權馬希諾斯特羅耶尼設計局著手研製“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在這次競爭中,“日炙”導彈的聲譽受到了影響,以致後來的Kh—41空射型“日炙”導彈的研製沒有得到蘇聯海軍的足夠支持。“日炙”導彈採用慣性中段制導加主動/被動導引頭末制導的制導方式。目標艦由驅逐艦的對海搜索雷達或安裝在艦載直升機上的雷達來確定。初始方案確定之後一段時間,“寶石”導彈的設計者又決定改進最初設計方案,不再使用在“自給”導彈上使用的制導頭,而是研製了一種新型方案。該方案能使導彈接近雷達通常不易發現的目標。加之這種導彈有非常高的末段速度,使導彈可以更好地對付現存和未來的艦載防禦系統。如果導彈制導頭的被動方式鎖不住目標,再採用主動雷達。雷達探測距離至少為50公里。此外,“寶石”導彈飛行控制系統還包括切記HYU80—066B三軸陀螺穩定慣性平台。三軸陀螺穩定慣性平台系統被用於導彈的飛行控制和初始制導。導彈發射前,來自直升機、岸上雷達或其它遙感器的有關目標大致的位置數據被送到飛行控制系統。“寶石”反艦導彈採用新型PLAMYA推進系統。其結構類似於“日炙”導彈使用的動力系統,最初階段由一個裝在衝壓噴氣發動機主發動機燃燒室內的固體火箭助推器推動,固體火箭段燃燒完畢之後,衝壓噴氣發動機主發動機被點火。空氣通過導彈頭部的環形空氣進氣道被送入衝壓噴氣發動機。這種火箭/衝壓噴氣發動機推進系統可使導彈末端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2800公里。

對地攻擊

“寶徠石”導彈除了承擔反艦角色外,還被考慮作為一種對地攻擊型導彈。該方案要求更換制導方式,故原慣性平台制導方式可能被改變。據俄羅斯1997年透露,馬希諾斯特羅耶尼設計局正在研製一種對地攻擊型戰鬥部。

裝備


西方情報部門1996年獲悉,“寶石”還將裝備到新型“北德文斯克”號核攻擊潛艇上,每個潛艇雖裝備有20個發射簡,但“寶石”僅是該潛艇考慮裝備的幾種武器之一。攜帶“寶石”的主要水面艦艇可能是裝備垂直發射筒的“索夫雷門尼”(Sovzenenny)艦。“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岸防型被稱為“堡壘”,美國情報部門稱其為路SSC—X—5。為提高其機動性,與以前的俄羅斯岸防導彈一樣,“堡壘”系統也被裝配在重型卡車上。每輛卡車裝有3個位置固定但可升降的發射架,發射車可能是新型的KZKT—74281 8×8型卡車。這種發射車由各種其它車輛支持,其中包括一輛機動的雷達搜索車和一輛指揮車。在某些情況下,將應用直升機機載雷達來捕獲目標。因為,如果沒有遠程捕獲能力,導彈的超視距能力將無法發揮。最可能的選擇對象是卡—31直升機,它使用NII—RT YASTREB地面探測雷達,具有大約250公里的探測距離。也可能選擇具有較低探測能力探測雷達的其他直升機。據推測,這種岸防導彈也採用慣性制導加末制導的制導方式。
因為裝備這種導彈的新型攻擊潛艇還需要一些年才能部署,而海岸防禦型所需數量又不大,可以預計這種導彈在幾年內不會開始批量生產。由於設計局希望贏得出口,估計這種導彈在本國服役前將首先被外商採購。據信,中國軍方將是第一個裝備"寶石"導彈的國家,將裝在其認購的"基洛"877型常規動力潛艇上。

主要性能數據


“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主要性能數據:長8.9米,直徑670毫米,發射筒長9米,發射簡直徑710毫米,導彈發射重量3000公斤,發射筒重900公斤,戰鬥部重250公斤,戰鬥部為反艦型裝葯或對地攻擊戰鬥部,射程120--300公里,飛行速度M2.0--M2.5,最大飛行高度1400米,接近目標時離海面5~10米,發射裝置為發射簡或發射器進行冷發射,助推發動機為固體火箭,主發動機為使用煤油燃料的PImnya衝壓噴氣發動機,在發射簡中可儲存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