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祠堂

山東省平邑縣武安孫氏祠堂

目錄

正文


孫氏祠堂[山東省平邑縣武安孫氏祠堂]
孫氏祠堂[山東省平邑縣武安孫氏祠堂]
山東省平邑縣武安孫氏祠堂位於山東省平邑縣東武安村北。
據《武安孫氏族譜》載:武安支系是由樂安世系四十六世沔祖之曾孫孫元衍傳而來,從始祖元至今衍傳八百年余年數十萬人,是目前全國較大的一支。先祖孫沔(公元996—1067年),字元規,系北宋司馬孫淵之次子也,北宋真宗天禧三年進士,楊延昭之婿,因名家子歷仕至四路節度使;因南征儂智高,戰功顯赫,晉陞樞密院副使;因直諫冊立宮人之事遭貶官至杭州;因北國邊關侵犯告急,命為虎威大將軍揮師北伐,功高進爵,封安遠侯。北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北伐凱旋,班師回汴,並去延州(今陝西延安)赴任,途經山東費邑(今費縣)西北七十里、蒙山之前、浚河之陽的“司家井”處,偶遇中風而卒。大宋英宗皇帝嘉其功哀其卒,命在其卒處原地禮魂而葬,願武將軍、安遠侯地下安息,改地名“司家井”為“武安”,即武將軍、安遠侯孫沔地下安息之意,此乃地名“武安” (今屬平邑縣柏林鎮)的由來,並立祠於武安,命所在郡邑的官員春秋兩季來此祭祀,從汴京開封移子孫一人定期輪流到武安主持祭祀。凡奉祀者老則回汴京,疾則回汴京,卒亦回汴京,北宋時按皇封祭祀正常進行。北宋滅亡后,山東費邑屬金統轄,金人入侵,改朝換代,來武安祭祀的優惠政策也就蕩然無存。所以就在金初來武安祭祀者回汴京交通不暢,困難重重,至公元1150年前後,樂安世系四十九世孫孫元(沔祖之曾孫,生於公元1100前後)來武安祭祀沔祖時,因兵荒馬亂,道路不寧,回汴京不能,遂在此定居,此乃孫氏遷武安之源由。
元祖定居武安后,娶妻生子,瓜瓞蕃衍,被尊為武安支系始祖。據元朝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武安祖塋碑載:始祖元配屈氏、宋氏,生子二,長成、次旺,成生一子思祖,思祖生四子碑未載名;旺生子二,長思敬、次思孝,思敬無嗣,思孝有九子碑未載名,思祖四支及思孝長、二、五、六支留武安,其餘各支徙遷山東各地,其中三支遷埠陰,四支遷費縣白埠,六支(部分)遷蒙陰,七支遷泰安,八支遷滕縣,九支遷嶧縣。由碑文中可以看出,此碑應為五世或六世所立,自武安始祖元至刊立此碑時(公元1332年)最起碼已傳六至七世約經一百八十年左右,這就說明武安孫氏始祖元定居武安應當在公元1150年左右,在時間上正於北宋滅后金始統中原的天德年間(公元1149—1135年)相吻合。因此,武安支系始於公元1150年前後是比較確切的。從碑文中還可以看出,為什麼四世祖只有行序而沒有名字以及立碑者也未有署名記載呢?這是由於公元1279年進入元統治時期以後,戰亂頻繁,災荒連年,文化荒廢,且元時還規定:“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老百姓便都沒有名字,致使武安支系四至十六世共十三代人,或斷代,或失考,不連續,有空缺。直到明弘治五年(公元1502年)才又有比較系統連續的傳世文字記載,這就是四世祖只有行序而沒有名字以及立碑者也未有署名記載的真正原因。
山東省平邑縣武安孫氏:此支以孫沔之曾孫元為始祖。元為樂安孫氏四十九世。武安尊元為武安孫氏始祖,山東省平邑縣蒙陽武安孫氏從26—60世行輩為:
26世至30世:洪(瑞)大(處)殿寶遠
31世至35世:令德維純佑
36世到40世:祥運紀振長 或者 欽賜念顯揚
41世至45世:同福臨東江
46世至50世:宣原蘇薊昌
51世至55世:南河寧廣浙
56世至60世:台桂陝雲漳
(樂安孫氏八十四世、平邑縣蒙陽武安三十六世 孫志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