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鞍馬的結果 展開
- 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
- 漢語辭彙
- 日本動漫《元氣少女緣結神》中的人物
- 英國劇情電影
- 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文物
鞍馬
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
鞍馬,英文 Pommel horse,男子競技體操項目,起源於歐洲。羅馬人曾利用木製馬來訓練騎手。19世紀初德國體操家F.L.楊把木馬砍頭去尾作為體操器械。1896年鞍馬被列為體操比賽項目。現代比賽用鞍馬器械長160厘米,寬35厘米,馬背中央木環上沿離地面120厘米,離馬背12厘米,兩環相距40~45厘米。
鞍馬
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比賽時要求運動員在兩臂支撐鞍馬或鞍環完成各種單腳擺越、交叉、全旋和移位轉體等。
鞍馬冠軍肖欽
鞍馬
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體操動作共有33個,其中鞍馬4個
童非移位:馬端正撐全旋隔兩環挺身轉體180度成另一馬端正撐
王崇升轉體:托馬斯全旋起倒立轉體180度落下接托馬斯轉體90度起倒立落下成騎撐
吳國年轉體:俄式轉體720度同時移三位
李寧交叉:正交叉轉體90度經單環起倒立落下成騎撐
鞍馬高1.05米,環高12厘米。現代比賽用鞍馬器械長160厘米,寬35厘米,馬背中央木環上沿離地面120厘米,離馬背12厘米,兩環相距40~45厘米(可在此範圍內自行調整馬環環距)。
鞍馬運動
動作流暢與精確控制是鞍馬比賽得高分的要素。由於運動員的動作相當快,一般的觀眾可能還弄不清他做過的動作,不過這是得高分所必須的。為增加難度,運動員在做動作的同時,還會用手移動自己在馬上的位置。
在男子競技體操的六個項目中,唯有鞍馬這個項目在群眾中開展得不普及,因而在體操比賽中,鞍馬最受觀眾“冷落”。
其實,在男子競技體操六個項目中,鞍馬是最難“馴服”的。在平日的訓練中,運動員花費在它上面的時間最多、精力最大。因為鞍馬的支撐面積很小,完全要用兩隻手控制,是身體重心變化最多、最快的一個項目。有些單環動作,只能由兩隻手交替握在一個環上才能完成,這樣一來,手的支撐面積就更小了。在這樣窄小的支撐面積內,運動員必須不斷地變化動作,再加上評分規則當中,除分腿交叉動作允許腿接觸器械以外,其他動作不允許除手以外的其它任何身體部位接觸器械(包括馬環),所以稍有閃失,就會碰馬或從馬上跌落下來。
在比賽中,運動員必須要充分利用馬的三個部位(兩個馬端和馬中部的環),在這三個部位上完成各種全旋、轉體、移位、交叉以及經倒立等動作,動作之間不允許停頓,也不允許出現用力動作,否則均要扣分。在鞍馬比賽中,如果運動員的一套動作難度大,姿勢優美,動作協調且變化多端,連接很流暢,幅度大,下法站穩,那將會得到高分。
對鞍馬各種類型動作的關鍵性和基礎性技術的訓練。
鞍馬上的李寧
選擇動作技術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專門訓練,而不是練習某個完整動作,也是基本技術訓練的一種方法。如挺身轉體爬圈練習,只練習挺身轉體技術,又如把馬喬爾打滾的第一個轉體90°單獨進行等,均是如此。
改變器械條件進行基本技術訓練,如採用山羊、無環馬、單環馬等練習基本技術,由於降低了器械障礙帶來的困難程度,因而不利於正確技術的形式。
在鞍馬基本技術訓練中,應注意全面、先進性、穩定性和預見性。鞍馬基本技術訓練,是發展難新動作的基礎,是高質量完成鞍馬動作的前提,對鞍馬的穩定性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是鞍馬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
現代鞍馬成套動作的主要特徵是利用鞍馬的所有規定部位,用不同的支撐姿勢完成不同的全旋擺動動作(分腿或並腿)、單腿擺動和(或)交叉。允許有經手倒立加轉體或不轉體的動作,所有動作必須用擺動完成,不能有絲毫的停頓,不允許有力量動作或靜止動作。
運動員必須從站立姿勢開始,允許做第一個動作時走上一步或跳起撐鞍馬。動作評分從運動員的手撐鞍馬開始。
鞍馬
比賽時,不要隨意走動,最好在比賽暫停或休息時再走動。
在場地內不要高聲說話,應舉止文明,不隨地亂扔雜物,禁止吸煙。
觀賽時應將手機關機或設置在振動、靜音狀態。
學習必要的競賽知識,既要看運動員優美的動作,也要看其動作技術和風格。既要欣賞運動員精湛的技藝,也要感受他們的頑強作風和內在品質。既給本國選手加油,也給外國運動員鼓掌。做到熱烈而不狂躁,有激情而不失分寸。
運動員做動作前需要排除一切雜念,寧神靜氣,做動作時要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動作上。觀眾此時應全神貫注地觀看,不要鼓掌加油,不要歡呼,更不要喊運動員的名字。
拍照不要使用閃光燈,因為閃爍的燈光會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影響運動員對空間高度和時間方位的判斷,甚至可能造成比賽失誤或者受傷。在運動員即將出場時吶喊加油,在運動員動作結束時鼓掌,才是得體而恰當的行為。
體操是由裁判員打分的項目,當你認為有裁判不公的現象時,不要起鬨,不要衝動,要剋制自己的情緒。這種不公也許只是因為你對規則了解不夠,而鼓勵運動員、理解裁判員,繼續觀賞下面的比賽是最好的選擇。
比賽結束,離開場館時,請將垃圾隨身帶出場外。
奧運會年份 冠軍 國家或地區
2016年 里約熱內盧 維特洛克 英
2012年 倫敦 貝爾基 匈
滕海濱
2004年雅典 滕海濱 中
2000年悉尼 烏茲卡 羅
1996年亞特蘭大 李東華 瑞士
1992年巴塞羅那 裴吉誅 朝
1992年巴塞羅那 舍爾伯 獨聯體
1988年漢城 比洛澤爾采夫 蘇
1988年漢城 博凱 匈
1988年漢城 格拉斯科夫 保
1984年洛杉磯 李寧 中
1984年洛杉磯 維迪馬 美
1980年莫斯科 馬喬爾 匈
1976年蒙特利爾 馬喬爾 匈
1972年慕尼黑 克利緬科 蘇
1968年墨西哥 切拉爾 南斯拉夫
鞍馬[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
1960年羅馬 沙赫林 蘇
1956年墨爾本 沙赫林 蘇
1952年赫爾辛基 丘卡林 蘇
1948年倫敦 阿爾托寧 芬
1948年倫敦 胡赫塔寧 芬
1948年倫敦薩沃萊寧 芬
1936年柏林 弗賴 德
1932年洛杉磯 佩勒 匈
1928年阿姆斯特丹 亨吉 瑞士
1924年巴黎 威廉 瑞士
1904年聖路易斯 安東 美
1896年雅典 朱特 瑞士
時間屆次 冠軍 國家
2009第41屆 張宏濤 中
2007第40屆 肖欽 中
張宏濤
2005第38屆(單) 肖欽 中
2003第37屆 滕海濱&鹿島丈博 中&日
2002第36屆(單) 烏茲卡 羅
2001第35屆 烏茲卡 羅
1999第34屆 涅莫夫 俄
1997第33屆 別列斯基 俄
1996第32屆(單) 裴吉洙 朝
1995第31屆 李東華 瑞士
1994第29屆(單) 烏茲卡 羅
1993第28屆(單) 裴吉洙 朝
1992第27屆(單) 裴吉洙&謝爾博&李敬 朝&獨聯體&中
1991第26屆 貝倫基 蘇
1989第25屆 莫吉里尼 蘇
1987第24屆 博爾卡伊&比洛澤爾采夫 匈&蘇
1985第23屆 莫吉里尼 蘇
1983第22屆 比洛澤爾采夫 蘇
1981第21屆 李小平&尼古拉伊 中&東德
1979第20屆 馬喬爾 匈
1978第19屆 馬喬爾 匈
1974第18屆 馬喬爾 匈
1970第17屆 切拉爾 南斯拉夫
1966第16屆 切拉爾 南斯拉夫
1962第15屆 切拉爾 南斯拉夫
1958第14屆 沙赫林 蘇
1954第13屆 沙金揚 蘇
1950第12屆 斯塔爾德 瑞士
1938第11屆 勒斯什 瑞士
1934第10屆 馬克 瑞士
年份 屆次 地點 冠軍(國籍)
烏茲卡
2006 13 聖保羅 肖欽(中)
2004 12 伯明翰 肖欽(中)
2002 11 斯圖加特 烏茲卡(羅)
2000 10 格拉斯哥 烏茲卡(羅)
1998 9 日本鯖江 烏茲卡(羅)&張津京(中)&波加德(法)
1990 8 布魯塞爾 李敬(中)
1986 7 北京 李寧(中)
1982 6 薩格勒布 李寧(中)
1980 5 多倫多 布魯克納(東德)
1979 4 東京 康納爾(美)
1978 3 聖保羅 馬喬爾(匈)
1977 2 奧維多 馬爾凱洛夫(蘇)&尼古萊(東德)
1975 1 倫敦 馬喬爾(匈)
註:從1998年起改為世界盃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