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北大河的結果 展開

北大河

甘肅省酒泉市境內北大河

北大河,是河西走廊內陸河黑河水系最大支流。上游稱討賴河,發源於祁連山脈的托來山東段。流經祁連縣、嘉峪關市、酒泉市肅州區,最後流入下游金塔縣鴛鴦池等水庫,進入綠州灌溉渠道,最後匯入居延海水系黑河。河北大河長360公里,冰溝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

北大河(討賴河)是嘉峪關與酒泉市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北大河原在金塔綠洲東北的鼎新入黑河,鴛鴦池水庫及1970年代解放村水庫建成后,下游水量銳減,已經無法到達鼎新。實際上已經脫離黑河成為一個獨立的水系。

名稱由來


中國河西走廊的北大河(討賴河),古代文獻中稱“呼蠶水”、“祿福水”,唐、宋稱“金河”。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酒泉縣置酒泉郡及“祿福縣”(即後來的酒泉縣),故漢名“祿福水”。后因發源於祁連山中的討賴掌,易名討賴河。“討賴”是匈奴語的譯音,有譯作“陶勒”、“托來”、“討萊”或“洮賚”等名稱。又因河水自冰溝口出峽谷后,經酒泉縣城北側流下,人們就稱為“北大河”。《舊唐書》稱北大河為“多樂水”,從記載中可以看出,唐以前的突厥、匈奴、月氏語稱北大河為“托勒水”,與現代裕固族對該河流稱呼相同,意為“有樹的地方”,漢文音譯為多樂水。
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記》卷五記載:“討來河(或作滔來、滔賴、洮賚)出肅州東南、清水堡正南二百餘里、祁連山南鐵里甘達飯西麓。導源雪峰,萬溝競注,西流成河,經金佛、永安、紅山、東洞諸堡……”《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上說,討賴河即漢志之呼蠶水,寰宇記之潛水,俗語稱福祿河,亦作陶賴、滔賴、討來,又稱白河,河二源,並出甘肅酒泉縣西南祁連山,西曰洮賚河,東曰洪水河,皆東北流,至酒泉東北合流,又會清水河,東北出邊牆經金塔,至毛目縣,與黑河合而入於居延海。清人梁份著《秦邊紀略》:稱討來河。《重修肅州新志》中為討賴河。李並成教授《對河西一些古地名的歷史地理研究》中稱:酒泉縣有河,名“討賴”,因其源地山名系蒙語“托來”,漢人以山名河,訛稱“討賴河”,史書作“洮賚河”。《清史稿》志五十三《地理》(二十五)記載:“洮賚河”亦作滔來、陶賴、討來,在肅州南,下流合張掖河,即古呼蠶水也。漢書地理志記載:“呼蠶水出南羌中,東北至會水,入羌谷”。寰宇記:“呼蠶水一名潛水,俗謂之祿福河,西南自吐谷渾界流入。”《一統志》記載:“按今討來河發源州西南五百餘里番界中,有三派,最西曰討來河,其西又有輝土巴爾呼河,北流,與討來河合。又東北百餘里,南有巴哈、額濟納二河,分流而合,又北與討來河匯為一,又東北流入邊。繞州南,至州東北,合西來之水,又東北出邊,過金塔寺,稍折而北,又轉東與張掖河合,又北入居延海。”
薛長年:《討賴河名稱溯源》一文中認為,討賴一詞是蒙語的譯音,是“兔子”的意思。蒙族把十二生肖中的兔年稱之為“討賴年”,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烏蘭巴託附近有一條河叫圖拉河,“圖拉”就是“討賴”。也許這條河流來得快,去得急,像兔子一樣。或者河岸邊有成群結隊的兔子,人們先是看見了兔子,然後才看見了河流。不得而知。
此外,北大河在金塔縣水峽口(鴛鴦池水庫)以下,古稱白河。

幹流概況


北大河(陶賴河、托勒河),源於青海省祁連山區納嘎爾當沼澤地,西北流入甘肅省境,經陶賴山(托勒山)與陶賴南山間寬廣的谷地,匯南北兩山30多條支流,北流過鏡鐵山,出祁連山進入河西走廊,稱北大河,東北流經嘉峪關市南入酒泉市境,匯南來的洪水壩河、豐樂河;再東北流切穿走廊北山(夾山),過鴛鴦池和解放村水庫,經金塔綠洲,至鼎新入黑河。因水流被水庫攔蓄,灌溉金塔綠洲,下遊河床終年乾涸。全長360公里(實算358.2公里),青海省長108.2公里,甘肅省內長250公里。冰溝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總流域面積1.9萬多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6.53億立方米,靠山區降水和冰雪融補給。是嘉峪關市、酒泉市和金塔縣城鄉和工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
北大河上游托勒河祁連縣央隆鄉(托勒牧場)一段
北大河上游托勒河祁連縣央隆鄉(托勒牧場)一段
北大河上源討賴河(青海省志稱托來河),位於祁連縣,源於托來山東段納尕爾當(一說討賴掌(又叫托賴掌))。北西流,過托來牧場后,出青海省入甘肅境。在青海先後匯入的較大支流有熱水瓦紅斯河和五個山河。托來河在熱水河口至五個山河口之間為季節性河段,托來河在青海省集水面積2686平方公里,河道長108.2公里,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
發源地為祁連山“七一”冰川群。沿途納冰川融水海流30餘支(一說討賴河有冰川380條,年融水1.02億立方米,占河流總水量的17.8%;)
鏡鐵山附近一段
鏡鐵山附近一段
討賴河上游肅南縣陶賴峽
討賴河上游肅南縣陶賴峽
北大河上游討賴河峽谷一段
北大河上游討賴河峽谷一段
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討賴河(當地稱陶萊河)自源頭西行進入甘肅省后,在140多公里處,經朱龍關折向北,插入祁連山與鏡鐵山兩大主峰之間,又50公里於冰溝口出山,沿文殊山北麓過“天下第一墩”,自南向北流經祁青藏族鄉、祁文藏族鄉。總流域面積68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20.3立方米/秒,年徑流量6.41億立方米。多年最大洪水流量11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89立方米/秒。該河流入境前的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縣內境內流域面積4502平方公里。境內長度為98公里,自產水年均流量10.8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43億立方米。
北大河嘉峪關市郊一段
北大河嘉峪關市郊一段
在嘉峪關市,討賴河流經市境約35千米。在境內龍王廟處,據酒泉水文站統計,流過的年水量為4億立方米,為冰溝流過年水量6.9億立方米的59%,其餘的74%(2.9億立方米)則滲漏於冰溝至龍王廟間的河床內,補充了市區的地下水。在龍王廟處築有分水閘,可將水分入主河道南北兩側的人工渠道——南乾渠和北乾渠,分別流向文殊鄉和新城鄉方向,進入酒泉市境內。
西大河肅州區西部上游一段
西大河肅州區西部上游一段
北大河酒泉市肅州區一段
北大河酒泉市肅州區一段
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一段
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一段
在酒泉市境內,討賴河出山進入市境稱北大河。討賴河沿文殊山北麓,繞酒泉城北,至下古城納清水、臨水2河(2河主要水源為滲出的地下水),過三墩鎮,進入金塔縣。鴛鴦池過金塔城,流經鼎新匯入黑河。酒泉市境內55公里。入市境年徑流量4.27億立方米,上游滲漏嚴重,下游彙集泉水,灌地16.9萬畝。
金塔縣舊稱北大河為呼蠶水,自灑泉市入境后,入鴛鴦池水庫-解放村水庫。原穿過水峽口,古稱白河,過大莊子折向東北流至營盤以北入黑河,至此全長360公里。1947年水庫建成后,河水全部進入金塔灌區。河口地帶原北大河余水從營盤匯入黑河幹流。1950年代(一說1960年代)開始,營盤一帶北大河已徹底斷流,與黑河幹流無力聯繫,湮滅於金塔盆地。

水文特徵


討賴河幹流從1947年9月開始有實測水文資料,從上到下先後設立了水文站多處,計有朱龍關、冰溝、嘉峪關和鴛鴦池水庫(壩上、壩下)站。
討賴河的水量是隨著河源區降水量和冰川融水量的變化而增減,因此也表現為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增減,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結冰期),流量10立方米/秒。4-4月份流量達50-100立方米/秒。7-9月份為20-50立方米/秒。1967年至1980年年平均流量為14.6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為4.85億立方米。
討賴河河川徑流以地下水補給和冰川融雪補給為主,水源處廣闊達620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彙集可得水22億立方米。除蒸發外,約有35%,即7.7億立方米直接補給地表水與地下水。河源區有冰川120餘條,總面積133平方千米,儲水達31億立方米。消融和積結保持平衡。徑流年際變化不大,但年內分配不均勻。流域內年降水量在空間分佈上為南多北少,隨著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受地形影響,上游祁連山區降水多,下游灌溉平原降水少,山區年降水量一般為180-200毫米左右,平原區在100毫米以下。降水在季節上分配也不均勻,夏季(6-9月)雨量集中,占年降水量的69.1%,冬季(11-2月)雨雪稀少,占年降水量的8.4%。
討賴河朱龍關站多年平均流量14.6立方米/秒,徑流量4.604億立方米。討賴河洪水主要由山區暴雨形成。由於受季風影響,時有局地暴雨發生,大面積暴雨較少發生。暴雨歷時短,一般不超過一天,暴雨出現時間多在6-9月期間,以7、8月洪水出現最多。朱龍關站洪水實測系列較短,實測最大流量127立方米/秒,發生在1959年7月14日,由冰溝插補的最大流量為867立方米/秒,發生在1952年。
根據討賴河出山口冰溝水文站的實測資料,討賴河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為72.2萬噸,流域侵蝕模數為104.9噸/平方公里。由於泥沙主要來源於降雨對地表的沖刷,降雨又多發生於汛期,因此河道來沙量年內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懸移質輸沙量69.3萬噸,占年輸沙量的96.1%,其中7-8月份輸沙量58.3萬噸,占年輸沙量的80.8%。實測最大斷面平均含沙量118噸/立方米(1986年7月3日)。根據1965年實測資料,年推移質輸沙量為3.01萬噸,占該年懸移質輸沙量的23%。

主要支流


酒泉洪水壩河,原名紅水河,因水色泛紅得名。發內陸河,陶賴河支流。在酒泉市南部。上游源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走廊南山與陶麟山之間的分水嶺,彙集大隴溝、小隴溝、南過隴、大洪溝、奧水溝、大卡窪等支流。西北流,有羊路河、黑水河匯入,再北流至新地壩入河西走廊平原,東北流到臨水入陶賴河。全長140公里,流域面積1581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5億立方米,以降水補給為主。山區冰川面積130.84平方公里,冰川儲量53.26億立方米,年融水量0.83億立方米。河流出山區,河道乾涸。出山口建有東、西引水乾渠,灌溉酒泉市東南20多萬畝農田。
豐樂河,內陸河,陶賴河支流,農家引水灌溉獲得豐收,改名豐樂河。發在酒泉市東南部。源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連山的大台腦子、光滑嶺、綜冰達板、牛頭溝腦,東北流稱馬氏河。至甘壩口轉向北流稱豐樂河,有香子溝、浪頭河兩支流,在三大坂出山口,引水灌溉,下遊河床乾涸。河長約100公里,流域面積563平方里,年均徑流量0.988億立米,以降雨及冰川融水補給。河源山區有冰川54條,面積23.25平方公里,儲冰量7.379億立米,冰川融水量0.1598億立米,占河流多年均徑流位15.1%。
豐樂河農家引水灌溉獲得豐收,改名豐樂河。發源於祁連山主峰冰川群,上游稱麻石洞,由豐樂鄉南20公里處進入肅州區,流人豐樂、下問清綠洲。全長65公里,流域面積568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0.988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1.45億立方米(1958年),最小年徑流量0.53億立方米(1968年)。紅山河因沿祁連山有一段紅土山得名,發源於祁連山北麓,經紅山口子流入紅山、東洞、下河請綠洲。全長61公里,流域面幟117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0.32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0.4億立方米(1960年),最小年徑流量0.19億立方米(1965年)。
清水河,由討賴河地下潛流滲出地面彙集而成,流經懷茂、銀達、三墩3鄉鎮匯人討賴河,水源主要是討賴河河床人滲和酒泉西盆地地下水流經嘉峪關斷層的側向補給,年平均流量2.3秒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0.73億立方米。長40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2億立方米,平均流量2.2秒立方米,灌地7.4萬畝。
臨水河,由洪水河、討賴河地下潛流滲出地面的泉水彙集而成,流經伴尖、臨水兩鄉匯入討賴河,水源主要為山區潛流及討賴河、洪水河、紅山河的人滲地下水,年平均流量3.42秒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8億立方米。長3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13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4.1秒立方米,灌地10.7萬畝。

水利工程


灌溉

明朝屯田制度的推行,帶動了酒泉水利工程的建設。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朝廷派遣御史巡查問西水利。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肅州利用討賴河之水,興修灌渠。甘肅巡撫楊博在柯西募兵大興屯田,先後在肅州榆樹泉等處修築墩台,開鑿龍首渠。嘉靖蘭十五年(公元1556年),肅州開山水壩,以加大通濟渠水源。《甘肅新通志》載:“通濟渠在肅州東南接沙子第三壩、四壩地界,地近水尾,其流常竭。另開山水壩,以濟二壩水利之不及,近城之田,復成沃壤。”嘉靖之後,千戶曹費在肅州城西南討賴問到城東北水磨溝之間,督修一條寬一丈、深三尺五寸,長六十餘里的黃草壩渠,開修洞子壩渠,此渠分為東洞子、西桐子二水,都是“在紅水問鑿石崖為洞,引水慚上者也,甚為奇異”(《乾隆重修肅州新志》)。
新中國建立后,在嘉峪關市境內建成3個獨立灌區:新城安遠溝灌區、文殊灌區和大草灘水庫灌區。金塔縣內主要是金塔灌區和鼎新灌區。

蓄水

大草灘水庫,因建於大草灘而得名。位於嘉峪關市黑山前緣與甘新公路之間。這座水庫是在大草灘古河道中築一條攔河大壩而成。壩高37.3米。水庫海拔1749米。1958年動工修築,至1960年建成一期工程,貯水量1400萬立方米。1967年全部竣工,總容量為6400萬立方米。大草灘水庫的儲水主要是蓄匯討賴河水。每年夏季特別是洪水期(7-9月),可有2000萬-2500萬立方米(有時可達3000萬立方米)河水存入。此外是在冬季〈非灌溉期〉將河水存入。大草灘水庫除供酒泉鋼鐵公司全部工業生產用水外,還供嘉峪關鄉黃草營村、斷山口村和嘉峪關村農田和生活用水。全年供水量約450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佔90%以上。
鍋蓋梁水庫,位於懷茂鄉西壩村5組南,1957年建成,屬於小(1)型水庫,總庫容140.5萬立方米。1990年3月開工改建,12月底竣工,改建主壩長1410米,壩頂寬5米,內外邊坡1:].5,副壩長450米,最大壩高5米,庫區回水長度1200米,庫寬800米,最大蓄水面積1平方公里,安全超高1.3米,輸水涵洞長14米,寬0.8米,高0.8米,矩形斷面,最大泄水流量2秒立方米,增加有效灌溉面積0.3萬畝。
首場溝水庫,位於酒泉市城南6公里處的烈士陵園西側,是新城區綠化、生產和西峰鄉、泉湖鄉灌溉水源。2001年8月開工建設,2002年10月竣工,庫容67萬立方米,壩長1910米,高6米,頂寬5米,前壩坡J:2.75,后壩坡1:2.5,水庫防滲面積22.4萬平方米。庫區採用兩布一膜複合土工膜防滲,上游壩坡採用100號砂漿砌吐預製板護坡,工程總投資川18.61萬元。
夾邊溝水庫,位於肅州區三墩鄉祁家溝村,屬清水河灌區管理。水庫於1952年建成,注入式小(I)型水庫,總庫容141萬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2.5萬畝,大壩長840米,最大壩高6米,最大水深4.3米,壩頂寬4.7米,上游壩坡為1:2.25,下游壩坡為1:2。1996年,對前壩坡進行險預製板護砌,1997年對水庫前壩坡破損部分採用卵石護砌,2002年列入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項目。2002年9月開工建設,12月竣工。主要改建內容為大壩防滲加固、建設輸水閘、輸水涵洞等工程,主副壩均採用堆卵石護面。輸水涵洞長26米,橫斷面為矩形,最大輸水能力10秒立方米,改建輸水閘室、新建閘后建築物,閘室更換啟閉機和鋼閘門,水庫蓄水面積0.68平方公里。
鴛鴦池水庫
鴛鴦池水庫
鴛鴦池水庫,位於夾山南之鴛鴦池,利用水峽口的自然條件建築而成。攔蓄討賴河、清水河、紅水(臨水)河之水,屬大(二)型水庫,為灌溉、防洪、發電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擔負鴛鴦灌區7鄉(鎮)及3個國營農林場站的灌溉任務,保灌’面積22.4萬畝。水庫流域控制面積1.23萬平方公里,庫區面積14平方公里,回水長度12公里,總庫容1.048億立方米,相應水位高程1321.8米,正常蓄水8500萬立方米,相應水位高程1320米,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主體工程由土壩、溢洪道、輸水洞組成,土壩全長240米,最大壩高37.8米,頂寬5米,為配合土心牆沙殼壩,壩頂高程1323.8米,心牆高程1322.55米;溢洪道位於土壩東端,為實用斷面堰,總寬度100米,凈寬71.75米,分35孔,每孔凈寬2.05米,堰頂高程1318米,最大泄量965立方米/秒,下設消力池長11米,寬60米,落差16.6米,底部高程1292米,頂部高程1300.6米;輸水洞位於溢洪道東側下方,為鋼筋混凝土圓形無壓隧洞,長度128米,洞徑2.5米,進口高程1297.94米,最大泄量50立方米/秒,用兩台25噸手、電兩用螺桿啟閉機控制。民國32年(1943年)春,相繼聘請工程師劉方烊、顧金臣及雅嗚岳等協助辦理。6月,水庫工程正式開工,於民國36年(1947年)5月告竣。
解放村水庫,位於縣城西南7公里處,屬中型水庫,與上游鴛鴦池水庫實行聯合調度,通過總乾渠輸水到鴛鴦灌區,保灌面積4萬畝。水庫流域控制面積1.23萬平方公里,庫區面積6.24平方公里,回水長度4公里,總庫容3905萬立方米,相應水位高程1299.05米,正常庫容3000萬立方米,相應水位高程1297.58米,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主體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非常溢洪道、輸水洞組成。土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主壩長1150米,最大壩高16米,壩頂高程1300.5米(黃海基準面,下同),迎水坡1:2.5,用漿砌塊石護面,背水坡1293米以下為1:2.25,以上為1:2.0;副壩在主壩西端,長1900米,最大壩高9米,迎水坡1:2.5,背水坡1:2.0。主、副壩頂寬均為3米。永久溢洪道在副壩東端,主體為花崗岩料石砌築。(上設鋼筋砼工作橋),凈寬24.24米,高3.38米,分6孔,正常泄洪量331.5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430立方米/秒,下設消力池,長26米,寬21米,深2.4米,與排洪渠銜接。排洪渠全長1050米,底寬30米,深3米,為梯形斷面,縱坡1/130,其中漿砌段80米,干砌段460米,正常泄量181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在副壩西端,凈寬83.17米,下設二級消力池,其中,一級消力池長100米,寬32米,深2.5米;二級消力池,長40米,寬32米,深2.5米,泄洪量554.4立方米/秒。輸水洞位於永久溢洪道東側下方,呈馬蹄形,全長74米,高2.65米(方形部分為1.30米),底寬2.5米,為鋼筋砼和花崗岩料石築成,用兩扇平板滾動式閘門,兩台20噸手推螺桿啟閉機啟閉。正常泄量25立方米/秒,最大泄量30立方米/秒。1967年10月17日開工,1971年6月24日竣工。
板灘水庫,位於解放村水庫東側,為鴛鴦池和解放村水庫的調節庫,主體工程由土壩、輸水洞和輸水渠構成。土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主壩長145米,副壩長480米,頂寬5米,最大壩高11.5米,壩頂高程1302.5米,前壩坡1:2.5,后壩坡1:2.25;輸水洞為鋼筋砼結構,馬蹄形斷面,長43米,寬2米,高2.2米,縱坡1/50-1/100,進口高程1292米,出口高程1291.57米,洞後設有消力池,長12米,寬5米,深2米,池後接輸水渠1條,長1775.0米,設計流量20立方米/秒,引水入總乾渠第一分水閘前。該工程於1980年9月1日開工,1981年11月10日竣工。
北河灣水庫(又名營盤水庫),位於天倉鄉營盤村西南討賴河與黑河交匯處,建於1959年。主體工程有土壩、輸水洞、溢洪道和引水渠。土壩長2100米,高7~8米,壩面堆石護坡,輸水洞長11米,泄量11立方米/秒,在東壩南端另建有進、出水閘1座,上游引水渠長1800米,庫容450萬立方米。

水電

討賴河冰溝水電站,位於甘肅省酒泉市討賴河上游出山口處,距嘉峪關市30km,是一座日調節式左岸引水式發電站,裝機3×7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2322度。屬Ⅳ等小(1)型工程。主要建築物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相應洪水流量為1020立方米/秒。攔河大壩最大壩高25.5米,壩頂長度130米,設有2孔平底泄洪閘、1孔平底沖砂閘、溢流壩及右岸副壩,其中溢流壩為漿砌石重力壩。最大發電水頭115.5米,最小水頭88.5米,設計水頭105.0米。2004年9月開始商業運行。
冰溝二級水電站,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面的討賴河上,北距嘉峪關市約19公里。冰溝二級水電站為討賴河冰溝~嘉峪關河段上的第二座引水式電站。冰溝二級水電站電站工程規模為電站裝機容量33兆瓦,設計保證率85%,保證出力10.1兆瓦,多年年均發電量13697萬度,裝機年利用小時4151小時,額定水頭102.5米,最大水頭123米,最小水頭101米,平均水頭117.4米,加權平均水頭114.6米。主要建築物包括電站首部樞紐、引水隧洞、調壓井、壓力管道、電站廠房及開關站等。擬採用的首部樞紐位置距冰溝一級廠房下游約2km,引水發電系統位於討賴河右岸,廠址位於酒泉鋼鐵廠大草灘水庫取水口對面。
討賴河三道灣水電站,位於張掖市肅南縣境內的討賴河幹流上,是出山口已建冰溝水電站的上一級梯級電站。水電站為一閘壩引水式水電站,電站裝機90MW(3×30MW),屬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築物為3級建築物,次要建築物為4級建築物,臨時建築物為5級建築物。電站由樞紐、引水發電隧洞、調壓井、高壓管道及地下廠房等建築物組成。項目區屬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建設類項目一級標準。於2009年7月開工。
白石頭口子三級水電站,位於肅南縣祁豐藏族鄉討賴河上游北大河鏡鐵山一級水電站樞紐上游約17公里範圍內。電站為引水式電站,電站樞紐最大壩高14米,電站總裝機規模14兆瓦,為Ⅳ等小(1)型工程。主要建設工程內容包括樞紐工程、輸水工程、發電工程及輔助和公用工程。建成後年發電量5832萬度,年利用小時為4166小時。
高崖泉水電站,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討賴河上游北大河鏡鐵山一級水電站樞紐上游2公里的討賴河支流——高崖泉河。高崖泉水電站為討賴河上游北大河上規劃的第八座梯級電站,電站樞紐位於賀大素溝匯入高崖泉支流的下游約1.0公里處,項目引水採用明渠鋼管引水,與討賴河白石頭口子三級電站共用發電廠房。高崖泉水電站以發電為主,為引水式水電站工程,總容量3.4兆瓦。
鏡鐵山三級水電站,位於張掖地區討賴河幹流上。渠首距酒泉市約165公里。電站為無壓引水式水電站。主要任務是發電。電站設計引用流量23米,最大發電水頭58.9米,最小發電水頭55.1米,設計水頭56.5米,總裝機容量12兆瓦,保證出力3.937兆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5990度,年利用小時數4992小時。

流域概況


流域上游深入祁連山區,下游為酒泉盆地,地勢南高北低。上游山區為徑流形成區,下游為徑流消耗區。祁連山水源區地勢較高,降水量多。現有高山積雪與現代冰川分佈,氣溫低,蒸發較弱,降水易形成徑流。徑流在到達出山口時水量最大,出山口以後,因滲漏、蒸發損失和人工引水,水量逐漸減少。討賴河流域身居內陸,總的來說降雨稀少,降雨基本消耗於蒸發。除暴雨外,一般均不能形成地表徑流。河川徑流以地下潛流溢出補給和冰川融雪補給為主,四季變化比較均勻。
討賴河流域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其氣象基本特徵為:氣候乾燥降水少,蒸發強烈日照長,冬冷夏熱溫差大,秋涼春旱多風沙。山區氣溫低,灌區氣溫高,年平均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蒸發與氣溫的分佈特點相同,年平均蒸發量隨著氣溫的增高而增大。山區氣溫低蒸發量小,灌區氣溫高蒸發量大。以酒泉氣象站為代表站,年平均氣溫7.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4℃,歷年極端最低氣溫-31.6℃,多年平均無霜期130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5.3毫米,平均年蒸發能力2148.8毫米,最大凍土深度132厘米。四季多風,春季大風尤多,風向多為西北風,但在山區受地形影響較大,一般順著河谷的方向,最大風速26米/秒,平均風速2.3米/秒。
上游祁連縣境內景色如畫、物產豐富,早在元朝就以"八寶"名聞天下,素有"高原明珠"、"牧區江南"之稱,境內的世界第三大峽谷"黑河大峽谷"、中國最美麗的六大草原之一"祁連山草原"、與天共長的"祁連林海"、亞洲最大的半野生馴鹿基地、變幻多姿的"祁連石林"、歷經風霜洗禮的格薩爾王邊城遺址、神奇瑰麗的油葫蘆自然保護區構成了"天境祁連"獨具魅力、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2006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914萬元,人均GDP10538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33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675元。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又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南倚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枕色如鑄銅的黑山,境內地勢平坦,土地類型多樣。城市的中西部多為戈壁,是市區和工業企業所在地;東南、東北為綠洲,是農業區...嘉峪關的鐵礦、重晶石、石灰石、白雲岩、造型粘土5種礦種居甘肅省前三位。全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系。199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36個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進入全國55個人均GDP過萬元的經濟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於全國84個經濟明星城市的第64位;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小康城市”。此後又先後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稱號。
肅州區是絲綢之路的通衢重鎮,自西漢致郡以來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市設區,是酒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3386平方公里,總人口46萬,其中城市人口25萬,耕地面積63萬畝。全區商業面積達到170萬平方米,年貨物吞吐量達200萬噸,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億元;現有星級賓館10家,旅行社28家,A級景區5家,其中4A級景區1家,各類文物古迹331處,2016年接待遊客743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57.4億元,分別增長23%和28%。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178.1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74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2.2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0元。
下游地區包括甘肅省金塔縣以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聞名;是著名的居延漢簡的重要發掘地與考古地。三面皆山,中間低平,地形略呈斜方,屬於第七單元走廊北山山地,平均海拔1275米,東部和東南部屬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和合黎山地帶,西部為戈壁荒漠,南部為夾山褶皺帶,北部屬馬鬃山地台東南部的低山地帶,中部地勢低平,形成金塔盆地。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糧豐林茂各業興旺;這裡山川秀麗,物華天寶,素有“塞上明珠”之稱。曾榮獲全國農業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達標縣、全國百強產棉縣。

生態治理


北大河[甘肅省酒泉市境內北大河]
北大河[甘肅省酒泉市境內北大河]
北大河生態綜合治理項目2012年3月啟動實施,經過5年的建設,建成總蓄水量350萬立方米的人工湖,完成工程總投資1.05億元。北大河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在融合城市功能、延展水脈內涵、營造親水景觀、助推經濟發展、促進城市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