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針

一顆針

一顆針,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DC.的根、根皮及枝葉。栽培於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用於濕熱泄瀉,痢疾,胃熱疼痛,目赤腫痛,口瘡,咽喉腫痛,急性濕疹,燙傷。

入葯部位


根、根皮及枝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胃、大腸、肝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


用於濕熱泄瀉,痢疾,胃熱疼痛,目赤腫痛,口瘡,咽喉腫痛,急性濕疹,燙傷。

相關配伍


1、治結膜炎:小檗枝葉15g,水煎洗眼。(《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急性胃腸炎,肝炎:小檗根15-30g,水煎服。
3、治急性濕疹及燙傷:小檗根研末,麻油調搽患處。(2-3方出自《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眼。

採集加工


夏季采枝葉,秋季挖根及根皮,洗凈切段,曬乾。

形態特性


日本小檗又名:小檗。落葉灌木,一般高約1m,多分枝。枝條開展,具細條棱,幼枝淡紅帶綠色,無毛,老枝暗紅色;莖刺單一,偶3分叉,長5-15mm;節間長1-1.5cm。葉薄紙質,倒卵形、匙形或菱狀卵形,長1-2cm,寬5-12mm,先端驟尖或鈍圓,基部狹而呈楔形,全緣,上面綠色,背麵灰綠色,中脈微隆起,兩面網脈 不顯,無毛;葉柄長2-8mm。花2-5朵組成具總梗的傘形花序,或近簇生的傘形花序或無總梗而呈簇生狀;花梗長5-10mm,無毛;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mm,帶紅色;花黃色;外萼片卵狀橢圓形,長4-4.5mm,寬2.5-3mm,先端近鈍形,帶紅色,內萼片闊橢圓形,長5-5.5mm,寬 3.3-3.5mm,先端鈍圓;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5.5-6mm,寬3-4mm,先端微凹,基部略呈爪狀,具2枚近靠的腺體;雄蕊長3-3.5mm,葯隔不延伸,頂端平截;子房含胚珠1-2枚,無珠柄。漿果橢圓形,長約8mm,直徑約4mm,亮鮮紅色,無宿存花柱。種子1-2枚,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通常種植在路旁或溝邊作綠籬用。栽培於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等地。

藥材性狀


根圓錐形或圓柱形,稍扭曲,直徑0.2-1.5cm,根頭部稍粗大,有分枝。表面棕色至灰棕色,粗糙,具縱皺,老根外皮部分開裂或剝落。質硬,老根較難折斷,折斷面纖維性,橫切面可見明顯年輪環,皮部棕色至黃棕色,木部黃色,中央呈枯朽狀。氣無,味苦。
莖枝圓柱形,長短不一,老枝暗紅色,嫩枝淡紅帶綠色,有縱棱和針刺,針刺單一,長0.5-1.8cm,質脆。氣微,味苦。

相關論述


《青島中草藥手冊》:“健胃殺蟲,祛胃熱。主治胃痛,婦女血崩,結膜炎,口舌生瘡,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