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山阻擊戰
戰爭戰役
飛虎山阻擊戰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戰役,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阻擊敵人,為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50軍、第66軍在朝鮮戰場西線部署形成包圍之勢贏得了時間和戰機,讓擁有大量飛機、火炮、戰車的“聯合國軍”陷入了我軍的“誘敵深入”計劃。
飛虎山,在軍用地圖上的標高只有622.1公尺。但山勢險峻,巨石嶙峋。它位於仁川東北,瞰制著平壤至滿浦的公路,只有攻佔此山,才能沿公路向球場、江界前進;也是南退的必經之地,因而雙方爭奪激烈異常。
美軍第8集團軍為解除其側后威脅,並打開南北通路,以南朝鮮軍第7師及美軍一部,於當日向飛虎山發起猛攻。15時起,進攻部隊在數百架次飛機和60餘門火炮支援下,以密集隊形實施輪番攻擊。志願軍第335團在缺糧少彈,連續作戰十分疲勞的情況下,憑藉臨時構築的簡易工事,頑強堅守五晝夜。作戰中,為減少敵地面和空中火力襲擊所造成的傷亡,以小分隊扼守陣地,主力則疏散隱蔽,逐次投入戰鬥。當地朝鮮人民群眾給志願軍送飯,幫助搬運彈藥,有的還與志願軍戰士一起戰鬥。戰至8日23時,第335團根據誘敵深入的作戰計劃,撤出飛虎山陣地。此戰,第335團先後打退美軍、南朝鮮軍連以上兵力的攻擊57次,斃傷俘其1800餘人,自己傷亡700餘人,完成了阻擊任務。
中國第一部系統記述朝鮮戰爭的史書——《抗美援朝戰爭》中記載:“在(1950年)十一月六日至十日這五天的阻擊戰中,以西線第38軍一一二師在飛虎山地區戰鬥最為激烈。”敵人一個多師的兵力,“在大量飛機、火炮支援下向飛虎山發動輪番攻擊。第一一二師指戰員在工事簡陋、糧彈不足等困難條件下,發揚勇猛頑強,死打硬拼的戰鬥作風,擊退敵人百人以上進攻57次,守住了陣地。”日本出版的《朝鮮戰爭名人錄》也記載了這個戰例,說僅有短兵火器的335團,“受聯軍南韓第七師及美五團一部在大量空炮戰車支援下的反撲,堅守五晝夜,主動脫離。”該團團長范天恩“於是成名”。
飛虎山阻擊戰的勝利關鍵是“智斗”的勝利。攻人以謀不以力,用兵鬥智不鬥多。用正確的謀略和靈活的戰術贏得勝利,這一點在飛虎山阻擊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總結起來,飛虎山阻擊戰主要體現出三個方面的高超謀略和戰術原則。一是戰鬥服從戰役原則。阻擊戰雖然激烈至極,但我軍也只是投入了一個團的兵力,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場阻擊式的戰鬥,牽制和遲滯“聯合國軍”的進攻,打亂麥克阿瑟整體部署,更重要的是此舉給朝鮮戰場西線的6個軍部署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二是佔據有利地形原則。孫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飛虎山雖然標高只有622.1朱,但其山勢非常險峻,且完全瞰制了唯一的交通要道,這些特點決定了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因此,志願軍選擇提前佔據高地、提前修築工事,為之後牢固守防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誘敵深入原則。335團佯裝為主力的阻擊、適時的後退,誘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信以為真乃至全部跟進,也最終落入了志願軍精心編織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