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家寡人

漢語成語

孤家寡人,漢語成語,拼音:gū jiā guǎ rén,出自:《禮記·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釋義


古代帝王的自稱。后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人。

出處


《禮記•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典故


又作“孤寡不榖”。古代國君和諸侯自稱“孤家”或“寡人”。《老子》三十九章:“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此非以賤為本耶?”後代又以“孤家寡人”來比喻自取孤立的人。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形影相弔、單槍匹馬、孤掌難鳴、孤軍作戰、落落寡合、千乘之王、孤城寡人、單人獨馬、斷子絕孫、眾叛親離、離群索居、孤苦伶仃。

反義詞

一呼百應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賓語;指孤立無助的人

例句

要廣泛聯繫群眾,不要弄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英文翻譯


a person in solitary splend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