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自玉
吳自玉
吳自玉(1956年8月—2015年3月23日),男,安徽省安慶市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
1988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8月至1990年2月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作博士后(ICTP-SISSA)。
隨後任義大利核物理研究院(LNF-INFN)研究員,並曾被邀請為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研究員、法國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 研究員。
2000年由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國外傑出人才”引進,現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同步輻射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合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
併當任國際X-射線譜學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XS)執行委員會委員,
國際X-射線和內殼層過程會議 (X-ray and Inner-shell Processes-XIP) 科學委員會委員,
國際輻射物理協會(International Radiation Physics Society-IRPS)副主席。
主要從事同步輻射譜學和成像研究,研究過渡金屬化合物、金屬蛋白、非晶態物質,納米材料等方面的電子態和原子結構以及X射線成像和高分辨相位襯度CT。近年來在國際重要雜誌上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被引用一千多次。
1997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首位“留意尖子人才”。
回國后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1),
國家基金委納米重大研究計劃重點基金負責人(2002),
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首席科學家(2003),
國家基金委重大交叉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2004),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項目負責人(2006),
以及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負責人(2007)等。
安徽省“百人計劃“入選者(首批,2011年)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承擔了國家基金委納米重大研究計劃重點基金項目(2002)、國家基金委重大交叉和重點項目(2004,2007)、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2006)以及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2003,2009)等。現任全國同步輻射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並擔任國際X-射線譜學協會(IXAS)執行委員會委員、國際輻射物理協會(IRPS)副主席、國際真空紫外和X射線顧問委員會(VUVX)委員。主要從事同步輻射成像和譜學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研究及其應用,包括X射線成像和高分辨相位襯度CT以及金屬蛋白、納米(複合)材料、過渡金屬化合物、非晶態物質等的電子態和原子結構。近年來在國際重要雜誌上發表了近200篇學術論文,包括Science、Nature、PNAS(2)、JACS(4)、Phys. Rev. Lett.(2)、Acs Nano、Chem. Commun.等,被引用超過兩千次,在該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代表性工作包括簡便、快速和低輻射劑量的X射線相位襯度CT新方法[PNAS]以及與上海交通大學陳竺和陳賽娟院士課題組合作從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中醫藥砒霜抑制白血病的機理[Science]等。
領導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和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聯合成像研究小組的科研人員,瞄準X射線相位襯度成像普及應用這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課題,提出攻克這一難題的研究方案,選擇大鼠關節和腦等軟組織作為樣品,開展了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研究,獲得了完全肯定的實驗結果。為X射線相位CT提取相位信息,提出了簡便、快速和低輻射劑量的新方法,不但使X射線相位襯度成像的曝光劑量至少降低50%,而且可以像傳統X射線吸收CT一樣操作簡便,實現快速三維成像。這項技術一旦與常規醫療CT像結合,將以亞毫米的解析度迅速獲取軟組織(如心血管、肺)中細微病變的三維結構圖像,將為重大疾病提供解析度和靈敏度更高的的早期診斷設備。這項創新技術還可以用於安全檢查和危險物品探測[PNAS 107, 13576 (2010)]。
領導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竺和陳賽娟院士領導的研究組合作,利用同步輻射譜學技術和新的計算方法(BioXAS),研究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APL)分子機制,解析了三氧化二砷-癌蛋白PML端的“鋅指”結構,發現在As取代Zn離子中,兩個金屬位點都各有一個配體遠離金屬中心,金屬離子周圍的局域結構趨向於三配位,使得該鋅指蛋白局部的空間構象發生了變化,導致了該異常蛋白不能正確的摺疊,失去了其作為鋅指蛋白的活性,進而影響了其功能的發揮。最終發揮了As離子的藥理學作用。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砷劑與癌蛋白結合使其結構發生變化,誘導白血病細胞分化凋亡,為腫瘤治療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砷劑是一種具有2000多年歷史記載的古老中藥,用現代科學手段揭示中藥的分子作用機制,將促進我國科學家對祖國傳統醫學寶庫進行深入探索和挖掘。同時,這一研究成果是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結果,為臨床科學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Science 328, 24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