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劉琰的結果 展開
劉琰
清朝官員
徠劉琰(1651——1711),字,號介庵,又稱黃山先生。是清朝官員。
清順治八年(1651),劉琰出生在陽谷縣城東八里營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七八歲時,他父親去世了,家庭生活更加困難。劉琰幼即好學,愛讀愛聽古代聖賢的故事,暗中立定志向,要以他們為榜樣。讀起書來,有時廢寢忘食,晚上點不起燈,常常就著火香照明來讀書,趕上好月亮天,就映著月光來讀,即使是三九嚴冬,凍得手腳皸裂也不間斷。
康熙九年(1670),劉琰二十歲時參加童生試,順利地通過了縣試、府試、院試三關。在考場上,劉琰很快就完成了應作的七篇時文,時辰才是申未之交(下午三點左右)。主持考試的提學感到很驚訝,一看他的文章,卻發現老到渾成,就像是在預先構思好的一樣,便問他能更成否,劉琰於是又作了兩篇。因此在這場考試中劉琰被取為第一名。第二年科試劉琰又首先被錄為廩膳生員,月給銀四兩。提學稱許他為仙才,劉琰文名也越來越傳開,以至附近很多人來向他請教學業。劉琰也離家到東平、肥城一帶設帳,授徒達數百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劉琰參加鄉試,高中第一名解元。典試官周清原閱劉琰考卷,大加讚賞,至有“如獲拱璧”之語。第二年春,周清原以學政案臨沂水歲試,曾邀請劉琰入幕。康熙三十年(1691),劉琰考中辛未科進士。考後劉琰去拜見房師許遜齋,許說:“按你的文章應名列第一,可惜非我力所能及不得薦為首選,但文章如金玉自有定評,不必因為不能掄元而憾恨。”在接下來的朝考中劉琰被選拔到翰林院,授為清書庶吉士;三年考滿,再授翰林院檢討。不久又被選任三朝國史纂修官。書成后,皇帝賜給蟒服一套,作為獎勵。
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會試,劉琰任同考官,對私相請託概加拒絕,認真閱卷,客觀公正地評選和推薦。即使沒被推薦的卷子,也都有予批閱,考生們都敬佩他是文章知己,紛紛以弟子禮晉見請求指導。結果張榜公布出來,經他推選而取中的人都是士林有名的人物。當時輿論評價主持公道者,一致認為劉琰應是第一人,以至海內有“四君子”之稱,劉琰列居其一。這一年十月,康熙皇帝為孝惠章皇太后慶賀六十歲大壽,親自撰寫《萬壽無疆賦》書寫到圍屏上進獻給皇太后,同時又命朝臣中文學侍從也都撰寫一篇同樣的賀文。當時遵命作賦的有四十九人,劉琰所作被評為第一,康熙皇帝很滿意,親賜詩綾作獎勵。這時恰巧趕上江寧府知府一職告缺,康熙意思想派劉琰去,便徵求大學士李光地的意見。李光地是辛未科主考之一,算是劉琰的老師。李光地向皇帝奏道:“江寧是江蘇省會所在,深受六朝餘習影響,風俗驕縱,民情薄惡。有才幹無操守的不可任,有操守無才幹的也不可任,劉琰才守兼優,我對他早就了解,他正是江寧知府的恰當人選。”於是傳旨在暢春苑召見劉琰,即刻任命他為江寧知府。
劉琰接受了江寧知府的任命,隨即帶一名年輕僕從上路,晝夜兼程,很快就到了江寧地界,也不向官府招呼,就在江寧府屬各縣先走了個遍,對當地習俗民情和官吏好壞作了大體了解。地方上派出迎接的吏役遠迎到幾百里以外,仍然不見新任知府的蹤影,而新太守卻已經在境內有兩個月了。劉琰上任伊始,就遍發告示給各屬縣,褒揚善良,對雖有作惡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准許悔過自新,再犯加倍懲處。那些貪污受賄分子和地痞惡棍為害人民的傢伙,聞風都紛紛逃避。
當時江寧府時興一種舊禮,市面上百業各行都對官府有獻金和禮物供應,如綢緞機房每天應貢樣緞一聯,一年下來就是三百六十聯,其他各行也都仿此辦理,劉琰上任后,規定各屬應分火耗、舊規禮皆一毫不受,各縣供給一概革除。江寧府所轄的龍江關是進出南京的門戶,明朝時曾在此設戶部鈔關,專理粟帛雜用等稅。清朝則由江寧督理織造兼督理龍江關稅務,有攜帶綢緞過關的一旦被查出就要受罰。負責把守檢查的攔卒藉機作奸,即使是出入攜帶日用品,也任意敲詐勒索銀兩。前任知府也知道其中弊情,多次下令禁革,但情況依然如故,似牢不可破。劉琰則採取允許百姓告狀的辦法,每個城門出處都放置屋瓦十片,用蓋有官印的紙封好,如有受欺者到此即可擊瓦而去,守衛城門的吏役據以上報,就立即將作奸攔卒拿問,這樣才使龍江關積弊得以杜絕。江寧百姓一致稱頌新知府,親切地稱他為“擊瓦太守”,商民感戴他,供奉他為財神,甚至在他離去后這種習俗還傳到了其他地方。
另外,每逢初一、十五,劉琰就定期宣講皇帝諭旨,反覆詳細解說,使一般老百姓都能了解,還留心聽理訴訟,及時揭露隱伏的壞人壞事,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以至江蘇全省都傳頌說江寧又出了個龍圖包老。在處理完政事公務后,劉琰還愛到書院與學子們講論學問,當面為他們批改文章評說優劣。後來官至翰林院編修的劉岩(大山)和黃越(際飛)等名士,就都是當年經劉琰將拔的人物。時間僅僅兩年,江寧就出現了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風俗為之一變的新局面,這些情況都被反映到了朝廷和皇帝那裡。
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有幾個省的學政出了空缺,主管部門兩次草擬初步人選,都不大合乎皇帝的心意,康熙親自寫了劉琰的名字交給吏部,吏部擬派廣西,康熙又親筆勾換為江西。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正月,康熙皇帝第四次巡幸江南,二月到達南京,劉琰接駕,隨至皇帝寓所入見。康熙向劉琰詢問地方利弊,劉琰一一奏對。之後,皇帝又和劉琰講論儒經要領,劉琰奏說:“聖學當上對天心,下通民志,其功在克己慎獨,其要在親賢遠佞。”皇帝命侍從拿紙筆來,讓劉琰寫下這幾句話,劉琰便恭恭敬敬地寫了三句綱領性的話呈上,康熙很滿意,也乘興寫了朱熹的《窗銘》“言思毖,動思躓,過思棄。端爾躬,正爾容,一爾衷”賜給劉琰。另外又賜冠袍各一,極盡寵幸。有一次皇帝還親自駕臨江寧府署,君臣之間曾有這樣兩句問答——康熙問:“江寧年成這樣豐裕,不知愛卿也跟著富起來了沒有?”劉琰答道:“臣惟有一懷明月兩袖清風而已。”康熙離開南京時,又命劉琰隨駕至蘇州,與別人一同召見,交談了很長時間,然後留下吃飯。回程到鎮江金山寺時,又一次召見,命劉琰即赴江西新任,不必再等候送駕。劉琰跪請皇帝訓示,康熙送給他兩句話:“拔真才,做好官。”並特賜劉琰座位,還專門給劉琰寫了一道“凡學政所宜為者,不許地方掣肘”的敕書,劉琰謝恩而出。
劉琰告別江寧那天,道路上擁滿了送別的人群,有拉著車不讓走表示挽留的有設宴餞送的,從早到晚,轎馬都難得前行一步。只好又回到公館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劉琰便自己騎了個馬去長江岸邊上船。等船開時,兩岸鼓樂聲和相送流淚不忍告別的,聲音混雜,幾十里地絡繹不絕,準備乘船相送的有數百人。劉琰深受感動,即景賦詩三章,並再次堅決謝絕大家的盛情相送。
劉琰到江西學政任后,不忘康熙的殷殷囑託,以興利除弊、選拔真才為宗旨。按例行職責,首先對所屬各府州縣文武生童進行考試,一概出於公心,謹慎從事,絲毫不敢苟且馬虎;每出一題,都要自己先寫一篇程文作為示範。無論是在開考前對諸生訓勉還是閱卷評定之後,都要講明儒經宗旨所在,教育士子要以注重品德、崇尚操行為先。嚴格杜絕私相請託,對出身貧寒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同樣拔取,江西士子都稱頌劉琰是“鐵面冰心”。江西士林風習也為之一變,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氣象。凡是被劉琰所選取的人才,老百姓都交口稱讚,就連農夫牧童、婦人女子都稱道是真秀才。在考試到饒州(今鄱陽)的時候,發現州府所取參加院試的名額每縣才不過數十人,不但人數少,所作文章也不足觀。劉琰就發布告示,凡縣考應試童生有名在案的都可準備參加這次院試,不受原來所取名額限制,考試時間另行通知。任提調官的當地州官對劉琰的做法提出指責和非難,劉琰取出皇帝的敕書,說道:“朝廷賜給我這個敕書,不是光做樣子好看,是要派我來選拔真才,以為國家準備有用之人。你難道是想和朝廷使者對抗嗎?”氣憤之下就要對他彈劾,因同僚們懇切求情才作罷。最終還是照劉琰的方案,凡縣案有名的都參加復考,結果真才倍出,沒有因賢才未被錄用而出現遺憾。歲試一遍完畢,劉琰去謁見巡撫張志棟,張歡然迎入並三致拜禮,劉琰表示不敢當,張說:“公一塵不染,為朝廷拔取真才,應當向你致拜;您為江西培植文風,我作為一省巡撫,有風俗教化的責任,又應當向您致拜;我老家是山東昌邑,您是山東陽谷,咱們兩個是老鄉,您幫了我的忙,我這算又沾了老鄉的光,這是第三層向您致拜的理由。”康熙四十三年(1704)二月,李基和繼任巡撫,對劉琰更加敬禮。兩人相見之時,李握住劉琰的手說道:“過去同在翰林院時,只知道您文章有名,現在才知道您文章和政事都是同樣出色,真正可稱得上是表裡一致的君子啊!”於是向全省發出公文,號召下屬十三府官員都以劉琰為榜樣。遇到有關大政,一定要請劉琰商酌后才去施行,劉琰有什麼意見也誠懇地直言相告。
學政三年任內第一年進行歲考,第二年科撈。按照當時規定,歲科考試所錄取生童都要造具清冊,解送禮部,歲科考一等生正場卷也要咨送禮部磨勘,如複查發現錯謬和作弊情事,除罰處生員外,嚴重的以至學政也被罰俸議處。劉琰將歲試冊文報部以後,禮部主管多次索要規禮,劉琰不予置理,當事者便以冊文字畫錯訛為由,擬議對劉琰降一級處罰。時當康熙四十四年春皇帝第五次南巡到江南,處理到這件事,便問兩江總督阿山:“劉琰為官怎麼樣?”阿山回奏說:“劉琰居官清正,兩江第一。”康熙又問江西巡撫李基和,李回奏道;“劉琰主持考試,不論是對文武童生的院試,還是考定文武生員等次的歲科試,都一毫不苟,實在是真正清官。”皇帝因此特旨對劉琰免議。劉琰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越發嚴格要求自己,堅守高潔的情操,以此作為對朝廷的報答。而忌恨劉琰的小人也不甘就此罷休,越發想找機會來中傷他。這時有人以劉琰清正高潔、堅持操守為他向禮部辯說,但當事者卻回答道:“劉公的清操,我們也有耳聞。但規禮是天下各地都如此,怎麼就單單他江西不興?退一步說,即使江西不送規禮,難道連寫一封信打個招呼都不能嗎?當時假若肯稍為照應,部議也不會提出來啊!”這話傳給劉琰,劉琰依然置之不理,只仗自己一腔剛方之氣、嚴正之操,終究不寫一個字給禮部。等到科試冊文報部,當事者又以字畫錯訛的同樣因由擬議對劉琰罰處。這時正值康熙皇帝幸駐新建的熱河避暑山莊行宮,當事者這次耍了個手段,將對劉琰的議處和其他事雜在一起上奏,康熙皇帝竟然一起允准了奏議,就這樣終將劉琰降奪一級。
劉琰接到這個消息,沒有表示多麼意外,反而好像很高興的樣子,並舉出江西前賢陶淵明的例子,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給後人留下《歸去來辭》那麼好的千古文章,他就是我的榜樣啊!於是決心辭官退歸故鄉。但劉琰雖為官多年,卻清正一身,身無長物,囊空如洗,說辭歸故鄉,千里迢迢,怎麼得回?這時巡撫換了郎廷極,郎公尊敬劉琰的清操,慷慨地拿出三百兩銀子贈給劉琰作路費,原任監政觀察韓西崖也贈銀一百兩,並且對大家說:“學政任滿回家竟然沒有路費,這在本朝六十年來還是第一次遇見。”眾多地方士紳也都紛紛寫送別詩讚揚劉琰,表示挽留。劉琰一向喜愛豪飲,便以大半還酒債,剩餘的當路費輾轉從運河坐船回山東老家,並寫有一首有名的《旋轅》詩紀其事,全詩為:“笑別江南返故鄉,攜來奇物滿船裝。一輪明月閑中得,兩袖清風淡處忙。吳水吳山償酒債,楚花楚草入詩囊。多情還有河邊柳,一帶雲煙鎖夕陽。”舊縣誌收入此詩,題作《江南學政差竣,載酒一船歸,人以為金銀,及發始知》。
劉琰回鄉在張秋杜門謝客,寄情詩酒,嘯傲自豪。京城同僚好友多次給他來信,說當今皇帝好比堯舜再世,您老不可以隱退在野,勸他重新出仕,劉琰概不作答。後來被稱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名臣”的張伯行當時官任兗寧道,公幹從運河過張秋,要前去拜訪劉琰。劉琰推辭不見,張伯行徑直進家,劉琰說:“陋室不堪,所以不敢屈勞您的大駕。”張伯行笑道:“不堪何妨,不堪才正表現出君子的風度!那些居住高堂大廈的,哪裡有這種高卓的情趣!”張伯行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富裕,每要借給劉琰盤費,讓他去京都補官,並且說:“公高卧不出,自己打算倒好,但又對得起天下百姓嗎?”劉琰還是堅決辭絕。張伯行後來調任京城,在皇帝休憩閑宴處奏對時,向皇帝推薦劉琰是王佐之才,可與漢唐諸臣相比,把他徵召來朝廷,一定會對當朝風俗教化大有補益。康熙皇帝深以為是,正準備大用劉琰之時,而劉琰已經去世了。這年正是康熙五十年(1711),劉琰才六十一歲。給他送葬參加追悼的有千餘人,即使路過不認識他的人也都表示惋惜。張伯行哭得尤其悲哀,說是老天不想讓這人興起啊,不然怎會這麼早就從人間奪走介庵先生呢!並且親自寫詩文祭悼,其中有“斗山失韓,洙泗無曾”這樣的句子。劉琰死後第二年,陽谷縣和張秋都有將他列入鄉賢祠,江西、江寧將他列入名宦,江右六君子祀,劉琰在其中之一。
劉琰是一個清官,他一生清介正直、堅守節操。劉琰又是一個文人,是一個詩人、書法家。他丰姿爽秀,天性曠放,氣度豁達,富秉文人氣質。好臨池作草書,開始學習王右軍,後來自成一家。人們得到他的片紙隻字,都看得很寶重。所著傳記詞賦高古典雅,在翰林院十年,前後應制詩賦,多次得康熙皇帝讚賞,但並不以為重。平時所寫文章,脫稿以後,被人家拿去,也不自留稿底,更不將詩文刊刻示人。所以著作雖多,但得行於世的卻甚少。狀元出身、官任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韓菼曾稱許劉琰是“文章冠十五國之先,人望在數千載之上”。劉琰的為人為文足以名世,只因他性不狎世,一味強項,無視官場規則,身處政以賄成的封建官場,終於自己退離官場,而他又雅不好名,遂漸被湮沒,但在陽谷家鄉卻流傳著他的口碑遺聞,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劉琰墓在縣城東八里營村西,現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皇子三跪劉琰:
康熙年徠間,因康熙皇帝愛其學識淵博,才華出眾,便召進翰林院,並讓其專門教導皇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讀書。劉琰即為皇子之師,從不為皇子的尊貴而遷縱,一直以嚴教為本。所以使一貫驕橫成性的皇子,甚感拘束和不悅。
這天,胤禛見劉琰不在,便私自逃學,和服侍的小太監去城外河裡釣魚去了。后被劉琰發現,他不顧康熙皇帝的面子,也不管群臣的非議,便立即罰胤禛跪在地上,並讓他把這日新學的書通通背過為止。胤禛沒法,只好跪地而讀,直到背會而止。劉琰這時仍面帶怒容道:“你今後如果再逃學,不光罰跪背書,還要挨板子,回宮去吧。”
胤禛從小嬌生慣養,哪受過如此責罰。他撫著跪痛的雙膝,一聽以後逃學還要挨板子,立時就不幹了。他瞪起兩眼,用手指著劉琰出口罵道:“好你這臭老頭,我逃了這麼一次學,你就罰;若再逃學,你還要打板子,你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可不是好惹的!馬上就叫你知道我皇子的厲害!”劉琰一聽,正想把他叫回,嚴加訓教,皇子胤禛一轉身早已跑得沒了影兒。
這皇子胤禛果然說到做到。次日一早,他叫了幾名太監,把劉琰堵在房內,按在床上,七手八腳地給劉琰來了個五花大綁。他怕被人發現,就用磚、泥把門窗堵得死死的,說道:“臭老頭,讓你到西天教書去吧”。
當時劉琰在康熙皇帝眼裡,還是個紅人,所以朝中大事時常找他商議,聽聽他的高見。劉琰也時常到養心殿康熙那裡去談談皇子胤禛的學習情況。可如今康熙一連幾天不見劉琰登門,甚是納悶。於是便來劉琰住處找他,也想順便看看皇子的學識有無長進。當康熙皇帝走到劉琰的住處一看,門窗全給封閉了,頓時驚呆了。他忙讓宮人把門窗打開,朝屋裡一看,只見劉琰被綁在床上,兩眼塌陷,面黃肌瘦,已奄奄一息了。康熙皇帝親自給劉琰鬆了繩索,問明原由,心中非常氣憤,遂讓宮人把皇子傳來,當場嚴責了一頓,並讓他跪在劉琰面前,來賠禮補過。
劉琰怒火中燒,他遠遠地坐在一旁,兩眼仰視房頂,對跪求寬恕的胤禛,卻毫無理睬之意。
康熙皇帝一看劉琰不理皇子胤禛,心想:大概是跪得太遠了。便拉起皇子,走到劉琰跟前,讓他面對劉琰再次跪下。心想:這下該行了吧,只要你說句話,叫皇子起來,即使你壯了面子,又體現了我管教皇子,兩下里的面子上都能過去了。可是出乎康熙預料,劉琰仍無動於衷。康熙見皇子長時間跪著不能起來,心裡便慢慢地可憐起皇子來了。心想:罷罷罷!何須為此事讓皇子受罪。於是他便暗暗地向皇子使個眼色,讓他自己起來算了。
劉琰在一旁看透了康熙的心思,他見皇子剛剛站起身來,便寓意深長地說道:“非是臣薄情嚴律皇子,而作為將來一國之主‘學為堯舜,不學則為桀紂’。請萬歲三思。”
康熙皇帝聽后,認為劉琰的話很有道理,他想:只有同心同德教子成龍,使之效法堯舜,才能使這大清江山世代相傳。如果讓兒子不學無術,縱其驕邪之性,一旦變成桀紂,豈不斷送了江山,留下萬代之罵名。他越想越覺得劉琰嚴得有理,於是又讓皇子重新跪在劉琰面前,自己也坐在劉琰身邊,親近地將手扶在劉琰的肩上,一起聽著劉琰的訓導。後來,宮中畫匠,把此景畫成一幅聽訓圖,贈與劉琰。從此,皇子三跪劉琰的故事,也就傳開了。
運去難賒酒半壺:
相傳,台前縣城北八里營村,過去出了一位翰林院大學士,名叫劉琰,字公琬,曾經當過乾隆皇帝的老師。這人自幼喪父,和他母親倆個過日子,家境極其清貧,但他熱愛讀書。為了節省燈油錢,他經常去廟裡借香火的光亮就讀,一直至深夜。到了冬天,天寒地凍,破舊的棉衣難以禦寒,他有時到村中酒店賒二兩白酒暖暖身子。
這年,北京開了科場,他準備去北京趕考。臨走時他的母親做了一鍋玉米窩窩頭以備路途食用,他又跑到酒店裡打算再賒半壺酒壯壯行,酒店掌柜看到這位窮酸又來賒酒,心中不悅,陰沉著臉說:“你已經賒了好多次酒,今日又來賒,都像你這樣,我這酒店就賠光啦!你把過去的酒錢還上,才能再賒。”說著帶著生氣的神情關上門,把劉公琬拒之門外。劉公琬悶悶不樂的回到家,背著一袋子乾糧就上路上。他很有志氣,決心考取功名,不讓鄉里人小看自己。劉公琬進京后,果然以優異的成績,博得主考官連連稱讚,遂殿選為進士。
劉公琬考中進士后,從北京馳出兩匹快馬,飛奔到魯西八里營村報喜。一時鄉里鄉外轟動很大,地方名流士坤都帶著厚禮前去祝賀,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紛紛上門。八里營村酒店掌柜見此情況,端著一壇酒也湧向劉公琬的家致慶。劉公琬深深體會到人世間的炎涼,在大門上貼了一幅對聯,上聯:“時來得銀千兩易。”下聯:“運去難賒半壺酒。”酒店掌柜見到這幅對聯后目瞪口呆,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已經走過了八百里:
劉公琬入仕后,在朝里為官非常清廉,聲譽朝野。康熙皇帝十分讚賞他,聽說劉公琬出身寒門,家裡很窮,總想到他家看看,賜給他一些錢財。
一日,康熙皇帝沿運河南巡,有意帶著劉公琬,順便到劉公琬的家鄉去一趟。康熙皇帝曾幾次問劉公琬:“這裡距你家有多遠?”劉公琬總是說:“遠著哩!”眼看御船駛進淮河,康熙問劉公琬:“此地距你家到底有多遠?”劉公琬說:“已經過去了八百里。”皇帝嘆了一口氣,說:“劉公琬你真是個窮八輩!”
皇帝是金口玉言,從此,八里營的柏樹都不生葉,此村荒涼冷落貧窮了幾百年。
河東題匾驚四座:
劉公琬告老還鄉后,在張秋鎮一帶鄉間四處遊玩,聽說黃河東岸有戶王姓人家發了大財,蓋了一處富麗皇堂的樓閣,並把州、縣官員和地方名流都請到,大擺宴席為樓閣落成慶賀並題名寫匾。劉公琬打扮成鄉間老頭,背著糞筐過黃河向著那個村子走去,走到村旁,面前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他正考慮如何過溪,發現不遠處有一村童划著一隻小船擺渡,劉公琬近前準備上船,一摸衣袋裡忘記了帶錢,遂對那村童說:“我是您村王家的親戚,為新蓋的樓閣前來祝賀,忘記了帶船錢,今天不能給你船錢,我回來時給你帶兩包點心吃,你把我擺過河去行嗎?”這村童聽說給點心,滿口應允,高興的把劉公琬擺到了對岸,劉公琬下船后直奔王家大院而去。
此時,周縣官員、地方名流有的騎馬,有的坐轎,都已到齊,劉公琬因路途步行耽誤了時間,走進王家后客堂里都坐滿了人,他只好在院子里找了一個木墩子,坐在門后的角落裡。此時,主持人端著筆硯走近幾位官員身旁,恭敬的請諸位大人寫匾。這些文人表面上都很謙虛,互相謙讓,都不好意思題寫。主持人便彬彬有禮的一位一位的讓了一遍,走到劉公琬面前說:“請大人寫匾。”劉公琬毫不謙虛地說:“怎麼!你們都不願寫,此匾只好由我寫了。”說著,拿起大筆,隨手寫了三個“王、皮、婁”。
此王家大戶是靠摟皮子發的家,主人見到三字後生氣地說:“先生,你這是啥意思!”劉公琬說:“我還沒有寫完哩!”遂提筆在王字上添了一點成為“玉”字,在皮字旁添了三點水成為“波”字,在婁字上添了木字旁成為“樓”字,寫成的幾個耀眼的大字為“玉波樓”,既遒勁有力,又瀟灑飄逸,很有文采。
見此,諸位官員舉座皆驚,認為此老者不是凡人,原準備寫匾的人都羞著臉退下,恭敬的把劉公琬讓座到上首,準備酒席招待,並問劉公琬尊姓大名,何方官員名士。劉公琬說我是一鄉間平民,路過此地獻醜了,說著就要離席。眾人都上去挽留,劉說我家中有事,不能逗留,執意要走。為表示謝意,主人端出銀兩贈予,劉笑著分文不要,並提出只要二斤點心足矣!眾人挽留不下,劉公琬提著點心而去。走到小溪邊,把點心給了那位擺渡的村童。這村童高興的把劉公琬擺渡到對岸。劉沿原路拂袖而去,暫且不提。
再說王家樓閣,金匾提寫后,大筆生輝,此後生意興隆,但是落款人是何許人也,都非常納悶,因為劉公琬沒有寫他的真名,只寫了朝里僅有人知道的一個筆名。話說半年後,乾隆皇帝沿運河南巡,走到東平地帶,看到有樓閣映入眼帘,遂下船朝著樓閣的方向而去。他心想這荒野鄉間怎麼有如此排場的門第,走到王家大門前,舉目見一塊金光燦爛的大匾嵌於門首,驀然愣住了,這是何許人家,為什麼當朝翰林大學士為其題匾?劉公琬何時到這裡來過?遂把王家主人叫來問個究竟,王家主人把如何題匾之事如此這般地述說了一遍。乾隆皇帝告訴他,題匾人是名譽朝野的大學士劉公琬。從此,王家名聲大震,生意火爆,直到民國初期軍閥之時才衰敗下來。
劉公琬氣壓江南才子:
劉公琬告老還鄉后,在運河名鎮張秋閑住。一日於運河岸邊散步,見一江南遊船靠岸,船上滿載著讀書的舉子,他們是來北京遊學的。有人說當朝主考官劉公琬的家就住在山東這一帶,這次之行首先要會一會劉公琬,看他是否真有學問;又一舉子說咱們江南山青水秀,地靈人傑,而北方一片荒涼,我看沒有什麼人才,劉公琬只不過是一位山東窮秀才而已。
這些話都被劉公琬聽到,劉便走到這群舉子跟前說:“敢問諸位才子是何方人士,來到敝地有何貴幹?”一舉子見是一位鄉間野老,沒有把劉公琬看在眼裡,傲慢地說:“我們來山東尋訪文人,比試學問。”劉公琬見此生擺著一幅賣弄學問的架式,心中不悅,心想你們這些後生竟然欺負我們北方無人,打算教訓他們一番,故意說山東地瘠民窮,沒有什麼人才。一舉子得意地說:“江南是‘多山多水多才子’。”劉公琬說:“我們山東不如您們江南,僅有‘一山一河一聖人’而已。”眾舉子見“鄉老”出言不俗,一學子問:“先生此話怎講?”劉公琬說:“我們山東有一座泰山,為全國五嶽之首,有一條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還有一位孔聖人,人稱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這些你們應該知道吧!”此時,這些舉子無言以對,自虧不如山東這位老頭。一舉子羞愧地說:“咱們連山東一位老頭都對付不了,還考查什麼學問,乾脆回去吧!”夜間,此船悄然離開張秋鎮,眾舉子羞恥地返回江南。
劉公琬羞辱了江南才子,大長了北方人的志氣,幾百年來在民間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