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廟

水口廟

水口廟位於椰子島生態旅遊區東側,距陵城5公里。水口廟始建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元月13日,傳說當時多華村的“水通割田”(即現椰子島一帶)常遭洪災,村民紛紛祈禱盼神治水,免受其害。正巧,本村一漁翁在河裡釣魚時遇見條奇木飄浮在水中,便打撈上岸並作為雕刻神公之用,經一番籌備后便在距水口港僅幾十米的地方建起了水口廟。

基本簡介


水口廟建成后,各路農、商百姓求事有成,社會安全祥和,紛紛捐款獻物,慷慨解襄,於同治已巳年年(公元1869年)擴建本廟正殿、中庭、前廳和大門,廟的面貌煥然一新。
日本侵華后,本廟遭浩劫,僅保留下正殿,直到日本投降后才逐漸修復。
該廟中居徠有“水口侯王”、“水底夫人”、“萬天元帥”、“明師公婆”等眾神,以侯王為主,均是建勛業昭日月之先哲,令人萬分敬仰,其英靈顯赫非凡,賜予人間福德,水口侯王第一次點睛顯靈是農曆正月十三日,故定為誕日,每逢農曆正月十三日,成千上萬的善男善女從四面八方湧進水口廟,參拜道賀,求神祈福,熱鬧非凡。
該廟建成后,還在多華村續建“文昌樓廟”作為水口侯王每逢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巡察鄉里的駐地。其間,侯王卒領眾神除妖降福,家家戶戶點燃香燭擺好祭品恭候,各地村民也紛紛進廟參拜。五月初五上午侯王率領眾神乘龍舟游視陵河,清除河障,順路返回水口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