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衛星

微衛星

20世紀80年代後期,Marshfield醫學研究基金會(MarshfieldMedicalResearchFoundation)的James和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regonHealthSciencesUniversity)的Wis等人分離出來一種比小衛星DNA具有更短重複單元的衛星DNA,被稱為微衛星DNA,又被稱作短串連重複(ShortTandemRepeats,STRs)或簡單重複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Rs),每單元長度在1~6bp之間根據重複單元的構成與分佈,微衛星DNA序列被分為3種類型:單一型(pure),複合型(compound)和間斷型(interrupted)。

基因組簡介


基因組中一段簡單重複序列,例如:
單一型:ATATATATATATATATATATATAT
複合型:ATATATCACACACACACACAC
間斷型:ATATATCAATATATCAATATATA
微衛星DNA符合孟德爾遺傳模式,共顯性表達,廣泛分佈於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中,包括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研究表明,可能是DNA複製過程中的“鏈滑”(strandslippage)現象造成微衛星DNA多態性信息容量(polymorphicinformationcontent,PIC)較高。由於微衛星具有數量多、在基因組內分佈均勻、多態性信息豐富、易於檢測等優點被作為優良的遺傳標記(geneticmarker)而得到廣泛應用。

重複單元基序


微衛星中重複單元(Motif)。例如ATATATATATATATATATATATAT序列中,AT就是該序列的重複單元,在重複單元的劃分上,一般認為:
CA=AC=GT=TG
AGC=GCA=CAG=GCT=CTG=T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