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鎮

安達鎮

安達鎮安達市原轄鎮,今安達市市區。位於市境中部,濱洲線鐵路貫穿鎮區設站。

經濟發展


安達市鄉鎮財政收入創出新高,14個鄉(鎮)財政收入實現1.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收3212萬元,增幅33.43%,其中4個鄉鎮財政收入超千萬元。鄉鎮經濟已成為安達市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歷史沿革


鎮名源於駐地安達火車站名。清末,屬杜爾伯特旗游牧地。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修築中東鐵路設立安達站,以車站為中心方圓5俄里,劃為鐵路附屬地,逐漸形成小集鎮。中華民國時期,1923年4月,東省特別區設立安達市政分局,兼辦交涉事宜,隸屬東省特別區市政管理局。東北淪陷后,1936年1月,撤銷北滿特別區,劃歸安達縣管轄。翌年5月,偽安達縣公署由正亞街(今任民鎮)移駐安達站,成為安達縣城,後設安達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設置安達縣城關區,1950年11月改為第一區。1955年改設安達鎮。1960年5月撤銷安達縣,設置安達市(地級)。同年12月6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撤銷安達鎮,設立天泉區,隸屬安達市(大慶市)管轄,為安達市駐地和油田開發指揮中心。由於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影響,城鎮人口迅速增加,超過了10萬人。1965年3月,將安達市的東部地區劃出,恢復安達縣。同年5月18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撤銷天泉區,恢復安達鎮,隸屬安達縣管轄,並為安達縣人民委員會駐地。1968年10月,將城郊12個農業生產大隊劃出,組建城郊人民公社(1972年省正式批准)。1981年5月,更名為天泉公社。1983年人口普查,全鎮總人口11.3萬人。1984年12月,撤銷安達縣,設置安達市。翌年3月5日,經省政府批准,撤銷安達鎮和天泉鄉(原天泉公社),分設鐵西、朝陽、興安、安虹、天泉、新興等6個街道辦事處。原安達鎮及天泉鄉合計,總面積86.3平方公里,總人口13.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