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杉良

高杉良

高杉良,日本作家,1931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當過記者、編輯,后專業從事小說寫作,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有《金融腐蝕列島》高杉良著 李重民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新巨大證券》高杉良著 李重民譯 群眾出版社出版。

高杉良個人簡介


至於投身經濟小說的緣由,高杉良說:“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以後,資產通貨緊縮的狀態愈演愈烈,金融系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甚至部分地失去了它應有的機能。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我才決心要寫一寫金融。”媒體的從業經歷使其作品力度強勁、節奏明快,帶有紀實小說的鮮明特色。至今為止,高杉良共出版了《新巨大證券》、《大合併》、《大逆轉》、《慾望產業》、《蝕流》、《王國的崩潰》、《懲戒解僱》、《金融腐蝕列島》等30餘部經濟小說,很多作品被翻譯至國外,高杉良也因此而取得了日本“經濟小說之雄”的地位。經濟小說是日本戰後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將經濟與文學融為一體,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戴錚:《金融腐蝕列島》只談經濟 絕無言情


高杉良
高杉良
有別於前段時間日本“純愛”文學留給人們的柔美印象,素有日本經濟小說第一人之稱的高杉良以其充滿“剛性”的作品,為中國讀者帶來了久違的震撼力。最近,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了高杉良的力作《金融腐蝕列島》,該書被譽為日本“失去的十年”的逼真寫照。經濟小說是日本戰後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將經濟與文學融為一體,擁有廣泛的讀者群。作為這一類型小說的代表作品,《金融腐蝕列島》描繪的是上世紀末,東京某大型城市銀行深陷泡沫經濟後遺症泥潭之中的情景,那裡充斥著不良債權、非法融資、黑金政治,人們感受著泡沫經濟崩潰之後日本金融界的又一次地震。
《金融腐蝕列島》在日本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為了創作這部作品,高杉良歷時一年採訪了一百多人,從銀行高層領導班子到帶有黑社會性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總會屋”,他觸及到了日本金融界黑暗的內幕。《金融腐蝕列島》當年在日本的報紙上連載時,曾有不少人跳出來“叫停”,指責其具有明顯的指向性。
談到《金融腐蝕列島》一書對於我國的借鑒意義,該書譯者李重民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向縱深發展,金融系統也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部作品無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其次,中國作家寫的經濟小說其實已經脫離了經濟小說的內核,說是經濟小說實為言情小說,借用經濟的套路來言情。《金融腐蝕列島》則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小說,它採用紀實手法,體現出“硬派文學”的特徵,絕無言情,可以說是小說一樣的教科書、教科書一樣的小說。(戴錚)文章來源:《中華讀書報》200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