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巷小學

魯巷小學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巷小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一組,建立於1958年,經過近50年的不斷發展,現已由當初的一所百餘名學生的鄉村小學,發展到今天的52個教學班、近2600名學生、在崗教職工124名的大學校。在這50餘年的奮鬥歷程中,學校始終堅持走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強校之路。1994年,學校通過了武漢市首批實驗小學的驗收。1995年被命名為省、市兩級首批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2007年,學校成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學校。

簡介


魯巷小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一組,建立於1958年,經過近50年的不斷發展,現已由當初的一所百餘名學生的鄉村小學,發展到今天的52個教學班、近2600名學生大學校。目前有2000多名學生和幾百名老師。
魯巷小學
魯巷小學

師資


在崗教職工124名,其中,優秀區管專家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省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1名,市師德建設“十佳”教師1人,市優秀教師3人,市、區優秀德育工作者1人,區名師2人,市、區優秀班主任14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18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15名,區骨幹教師24人。廣大教師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潛心鑽研,共發表論文60餘篇,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有近200人次獲獎。

管理


學校貫徹教育方針,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遵循四大原則。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國家的教育方針是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高科技人才與技術操作性人才相結合。因此,繪製的藍圖必須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做到:規範(開齊門類,開足課時)國家課程、保證地校課程、安排自選課程,每天早上教室里書聲琅琅,那是日托班的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訓練,呤誦古典詩文;普通班的學生在進行美文欣賞。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原則。科學地描繪教學藍圖,可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最好的效率。如:在學生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安排基礎學科課程,在學生易疲勞或精力易分散的時間裡安排藝術類課程;各種課程交錯編排,腦力勞動較重與腦力勞動較輕的課程間隔,以調節精力,提高學習效率;書面作業量大與作業量小的課程間隔,以均衡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將課時少的課程間隔編排,以保證知識的落實;將同一學科較分散地編排,有利於學生消化……總之,編排要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使學生動靜搭配,勞逸結合。對學科感興趣,對求知有慾望。
充分利用設備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有些課程需要共同使用儀器、教具、場地,而目前學校的條件又有限,只能在編排課表時,相互兼顧,最大限度地提高有限的儀器、教具及場地利用率,保證每個學生能享用,以確保教學的質量。
適於教學準備研究的原則。在描繪教學藍圖時,還要考慮到方便教師教學。如:代多個年級課的教師,要確保一天只拿1-2本書;代多個班級課的老師,要考慮一圈一圈的循環。如一個體育教師代5個班的體育,要保證他把上一課時間轉完后再進行下一課時;同時還要考慮到同類型的課相對集中,讓各教研組都有集中的時間在一起進行教學研究,如:1、2節的藝術、綜合學科老師,3、4節語文、數學老師,基本可坐在一起解決教學中臨時遇到的疑難。還有將所任課時相對集中排列,方便教師處理業務,備課及批改作業。

榮譽


興趣教育的特色,提升了學校的品牌,鍛煉了教師隊伍,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多年來,學校先後被確定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學校,《中國教師報》全國優秀現代學校,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實驗基地學校,湖北省、武漢市兩級首批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湖北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跟崗學習基地,武漢市學校文化建設實驗基地校等;先後被評為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示範家長學校,湖北省示範家長學校,湖北省首屆教育科研“五十強”學校,湖北省語言文字示範校、武漢市首家素質教育特色學校,武漢市小學素質教育特色學校發展共同體學校,武漢市高效課堂建設先進單位,武漢市十二五中小學有效德育建設工程先進單位,武漢市校本培訓示範學校,武漢市義務教育減負增效先進單位,武漢市新一輪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先進校,武漢市首批心理健康合格學校,武漢市衛生先進單位,武漢市教育雲試點先進單位,武漢市民族團結先進示範單位,武漢市實施加強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工程先進單位,武漢市“教師隊伍建設年”教師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武漢市科技先進學校,武漢市綠化先進學校、武漢巾幗文明示範崗等,譽為光谷腹地的明星學校。
魯巷小學
魯巷小學

學校領導


魯巷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程麗芬
魯巷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邱玲
魯巷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李怡

校歌


《快樂校園 放飛理想》
作詞:葉楓嵐、孫平穩
作曲:孫平穩

文化傳統


每學期一開學,魯巷實驗小學的“興趣閱讀聯盟”就會給每位學生髮一本“閱讀存摺”,鼓勵他們記錄自己每日課外閱讀的情況。學校提倡家長放下手機,每天陪孩子開展30分鐘“閱讀聯盟”活動,讀書時間累計越長、字數越多、收穫越豐富,象徵著存摺里的“財富”越多。學期末,班級“財富榜”上的“大富翁”將得到學校的特別獎勵。
2017年秋季,魯巷實驗小學耗時一年多開發出的學生評價體系——“七色花成長樂園”上線,它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品德、創新、藝術、健康、勞動、興趣七個方面規範行為,積極向上。
另外,學校在學業評價方面借鑒BRT這種快速公交系統“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打造了“興趣杯”BRT趣味學科賽,包括識字大王挑戰賽、口算達人賽、書寫能手賽、英語口語挑戰賽、藝術體育之星賽……這些評價方式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實現了減負與高效并行。

辦學歷史


在這近70年的奮鬥歷程中,學校始終堅持走科研立校,科研興校,科研強校之路,自“八五”以來一直以“興趣教育”為研究主題,經歷了“激發興趣——發展興趣——構建興趣教育文化——興趣教育型態研究——興趣教育深化研究”的遞進式研究之路,讓魯巷實驗小學形成了深厚而鮮明的興趣教育文化。學校也由原來一所鄉村小學逐步發展為城鄉結合部,洪山區直屬小學,武漢市實驗小學,武漢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全國整改委實驗基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