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惡性淋巴瘤

大腸惡性淋巴瘤

大腸惡性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大腸(結、直腸)淋巴網狀組織的惡性腫瘤。是胃腸道的一種少見腫瘤,常見的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接觸輻射、服用免疫抑制類藥物等因素有關。本病累及消化系統。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隨著疾病進展可出現噁心、嘔吐、體重減輕、腹痛、腹部包塊、排便次數及糞便的顏色性質發生改變、便血等癥狀。大腸惡性淋巴瘤通常以手術治療為首選,並在術後進行化療或放療。常見的手術方式有根治性腫瘤全切除術和姑息性腫瘤大部分切除術。嚴重時可轉移到其他器官,降低患者生存率。早發現早治療,有利於提高患者生存率。

就診科室


● 腫瘤科、消化內科或普通外科。

病因


● 該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接觸輻射、服用免疫抑制類藥物等因素有關。
● EB病毒感染以及服用免疫抑制類藥物都可能導致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會誘發癌基因激活,癌細胞數量增多。
● 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或輻射等容易造成細胞發生癌變,發生該病的概率顯著增加。

癥狀


● 本病累及消化系統。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隨著疾病進展出現以下表現。
● 噁心。
● 嘔吐。
● 體重減輕。
● 腹痛。
● 腹部包塊。
● 排便次數及糞便的顏色性質發生改變。
● 便血。

檢查


● 確診大腸惡性淋巴瘤需要做結腸鏡檢查、病理組織活檢。
● 結腸鏡檢查
● ● 結腸鏡檢查可以較準確地判斷病變侵犯的深度、範圍及淋巴結受累情況,有助於判斷分期及了解大腸惡性淋巴瘤的類型(浸潤型、息肉型、潰瘍型),是診斷該病的主要手段。
● 病理組織活檢
● ● 當結腸鏡檢查確定發生病變但無法區分大腸惡性淋巴瘤和大腸癌、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時,可以採用病理組織活檢進行鑒別。

診斷


● 醫生根據癥狀、檢查等可以診斷大腸惡性淋巴瘤。
● 患者出現噁心、嘔吐、體重減輕、腹痛、腹部包塊、排便次數及糞便的顏色性質發生改變、便血等癥狀。
● 結腸鏡檢查發現並觀察到發生病變可以診斷,再進行病理組織活檢可以將大腸惡性淋巴瘤與大腸癌相鑒別。

鑒別診斷


● 大腸惡性淋巴瘤需要與大腸癌、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相鑒別。
● 如果出現噁心、嘔吐、體重減輕、腹痛、腹部包塊、排便次數及糞便的顏色性質發生改變、便血等癥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可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大腸惡性淋巴瘤通常以手術治療為首選,並在術後進行化療或放射治療。常見的幾種方案有:
● 根治性腫瘤全切除術後進行化療。
● 對於病變範圍廣泛的患者,採用姑息性腫瘤大部分切除術,術后再進行化療。
● 對於不能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可以採用化療或放療。

危害


● 嚴重時可轉移到其他器官,降低患者生存率。

預后


● 早發現早治療,有利於提高患者生存率。

預防


● 平時加強鍛煉,規律作息,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增強自身免疫力,流感時期減少外出,盡量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外出戴口罩,減少感染的機會。
● 如果工作環境常接觸一些化學性或物理性致癌物質,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 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服用一些會產生免疫抑制的藥物。
● 出現噁心、嘔吐、體重減輕、腹痛、腹部包塊、排便次數及糞便的顏色性質發生改變、便血等癥狀時,及時去醫院診治,爭取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