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品編碼
專業術語
國際商品編碼,專業術語,拼音為guó jì shāng pǐn biān mǎ,即歐洲商品編碼(European Article Number, EAN),是原來只是歐洲範圍內的、而現在已是全球範圍內產品交易的商品代碼
為了適應讀碼器辨認的需要,這些代碼又被做成大家熟知的條形碼。通過讀碼器的辨認,可以輕鬆的知道貨品來源、庫存量等信息。
EAN有8位數字和13位數字之分,13位的組成是這樣的:
國家代碼(前3位)
生產商代碼(后4位)
國家代碼和生產商代碼由EAN各國總部具體發放和管理
貨品代碼(再5位)
這5位代碼由廠商自行設定
計算機校驗碼(最後1位)
8位的EAN是專門為小商品設置的代碼,所以其組成部分和13位EAN是不同的。
前綴碼 | 國家(地區)/應用領域 | 前綴碼 | 國家(地區)/應用領域 |
000—019、030—039、060—139 | 美國 | 627 | 科威特 |
020—029、040—049、200—299 | 店內碼 | 628 | 沙烏地阿拉伯 |
050—059 | 優惠券 | 629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300—379 | 法國 | 640—649 | 芬蘭 |
380 | 保加利亞 | 690—699 | 中國 |
383 | 斯洛維尼亞 | 700—709 | 挪威 |
385 | 克羅埃西亞 | 729 | 以色列 |
387 |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 730—739 | 瑞典 |
389 | 黑山 | 740 | 瓜地馬拉 |
400—440 | 德國 | 741 | 薩爾瓦多 |
450—459、490—499 | 日本 | 742 | 宏都拉斯 |
460—469 | 俄羅斯 | 743 | 尼加拉瓜 |
470 | 吉爾吉斯斯坦 | 744 | 哥斯大黎加 |
471 | 台灣 | 745 | 巴拿馬 |
474 | 愛沙尼亞 | 746 | 多米尼加 |
475 | 拉脫維亞 | 750 | 墨西哥 |
476 | 亞塞拜然 | 754—755 | 加拿大 |
477 | 立陶宛 | 759 | 委內瑞拉 |
478 | 烏茲別克 | 760—769 | 瑞士 |
479 | 斯里蘭卡 | 770—771 | 哥倫比亞 |
480 | 菲律賓 | 773 | 烏拉圭 |
481 | 白俄羅斯 | 775 | 秘魯 |
482 | 烏克蘭 | 777 | 玻利維亞 |
484 | 摩爾多瓦 | 778—779 | 阿根廷 |
485 | 亞美尼亞 | 780 | 智利 |
486 | 喬治亞 | 784 | 巴拉圭 |
487 | 哈薩克 | 786 | 厄瓜多 |
488 | 塔吉克 | 789—790 | 巴西 |
489 | 香港 | 800—839 | 義大利 |
500—509 | 英國 | 840—849 | 西班牙 |
520—521 | 希臘 | 850 | 古巴 |
528 | 黎巴嫩 | 858 | 斯洛伐克 |
529 | 塞普勒斯 | 859 | 捷克 |
530 | 阿爾巴尼亞 | 860 | 塞爾維亞 |
531 | 馬其頓 | 865 | 蒙古 |
535 | 馬爾他 | 867 | 朝鮮 |
539 | 愛爾蘭 | 868—869 | 土耳其 |
540—549 | 比利時、盧森堡 | 870—879 | 荷蘭 |
560 | 葡萄牙 | 880 | 韓國 |
569 | 冰島 | 884 | 柬埔寨 |
570—579 | 丹麥 | 885 | 泰國 |
590 | 波蘭 | 888 | 新加坡 |
594 | 羅馬尼亞 | 890 | 印度 |
599 | 匈牙利 | 893 | 越南 |
600—601 | 南非 | 896 | 巴基斯坦 |
603 | 迦納 | 899 | 印度尼西亞 |
604 | 塞內加爾 | 900—919 | 奧地利 |
608 | 巴林 | 930—939 | 澳大利亞 |
609 | 模里西斯 | 940—949 | 紐西蘭 |
611 | 摩洛哥 | 950 | GS1總部 |
613 | 阿爾及利亞 | 951 | GS1總部(產品電子代碼) |
615 | 奈及利亞 | 955 | 馬來西亞 |
616 | 肯亞 | 958 | 澳門 |
618 | 象牙海岸 | 960—969 | GS1總部(縮短碼) |
619 | 突尼西亞 | 977 | 連續出版物(ISSN) |
621 | 敘利亞 | 978—979 | 圖書(ISBN) |
622 | 埃及 | 980 | 應收票據 |
624 | 利比亞 | 981—983 | 普通流通券 |
625 | 約旦 | 990—999 | 優惠券 |
626 | 伊朗 |
美國在1973年制定了以12位數字為標準的“統一產品代碼”。一年之後,為了和美國能協調一致歐洲也指定了一套類似的貨品代碼體系。1977年建立了歐洲貨品協會European Article Association,其組織成員覆蓋了全球98個國家。為了綜合美國和歐洲的產品代碼,設在美國的“均勻碼理事會”(Uniform Code Council, UCC)把現今使用的EAN稱為EAN·UCC。
1981年,EAN已發展為國際性組織,改名為國際商品編碼協會。
2005年EAN正式更名為 GS1(Global Standard One)。2005年1月1日起北美洲實行EAN-13的貨品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