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尼斯府邸

法爾尼斯府邸

法爾尼斯府邸,典型的盛期文藝復興府邸,手法主義大師小桑伽洛的傑作。平面有明顯的主軸和次軸線,布局整齊,周圍環有券柱式圍廊,內院的立面三層分別用不同形式的壁柱、窗裙牆和窗楣天花。設計精到。

簡介


Palazzo Farnese,1520-1580年,設計人:小桑迦洛(Antonio da San Gallo,the Younger,1485-1546)法爾尼斯府邸位於羅馬,為封閉四合院,3層,有很強的縱軸線和次要的橫軸線。縱軸線的起點是門廳,採用了巴西利卡形制,寬12m,深14m,有兩排多立克式柱子,每排6根,上面的拱頂滿覆華麗的雕飾。內院24.7m見方,四周立面是3層重疊的券柱式,像古羅馬大角斗場立面的構圖,形式很壯觀。

歷史


法爾尼斯府邸最初開始修建時,主人阿勒桑得諾法爾尼斯還是羅馬的一名紅衣主教、後來這位紅衣主教成為了教皇保羅三世,地位的提高也自然要擴大府邸。桑迎洛主特修建丁作,但直到他去世,這座宏大的建築也沒能完成,米開朗基羅著手並完成了這一了程。
小桑迦諾於1546年的去世,使這座建築未能最後完成,此後米開朗琪羅接受了這一工程,他又加了一個大檐口,並且改變了整個中間部分的布置,還在靠庭院的一側設置了一個新的、完全非維特魯威式的上層。法爾尼斯府邸峻峭厚重的立面效果,帶有某中古羅馬建築的氣質,由此說明,小桑迦諾在把握伯拉孟特的聖彼得教堂的紀念性品格方面,並沒有完全失誤。但到了1546年時,品味發生了變化,米開朗琪羅將整個建築的形式做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法爾尼斯府邸來用三層石結構。軸線起點是門廳,它竟採用了巴西利卡的形制。寬12m,深14m。有兩排多利克式的柱子,每排6根。它的中心有二個庭院、第一層採用“尼爾林萬式窗戶一一米開朗基羅創造的一種樣式、烹層窗檐交替三角形與弧形,科林斯式立柱使每扇窗戶看起來都像是羅馬時期建築的大門。米開朗基羅為這座建築加上了氣派的崖檐,改變了內部的結構。重新設計的人口處加上了一個觀禮台,並把浸爾尼斯家族的盾形紋章置子觀禮台之上二法爾尼斯府氏腸厚重的立面效果和冷峻莊嚴的人口,一直提示著法爾尼斯家族顯赫的地位,而今天它變成法國大使館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