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小連翹

揚子小連翹

揚子小連翹,藤黃科,金絲桃屬,多年生草本,高0.2-0.8米。生於山坡草地、灌叢、路旁或田埂上。

基本內容


種 名:揚子小連翹
揚子小連翹
揚子小連翹
學 名:Hypericum faberi R. Keller
別 名:-
科:藤黃科
屬:金絲桃屬

產地分佈


陝西、安徽、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東北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0.2-0.8米。莖曲膝狀或匍匐狀上升,圓柱形,多分枝。葉具柄,葉柄長1-3毫米;葉片卵狀長圓形至長圓形,長1-2.5厘米,寬0.6-0.8厘米,先端鈍形或銳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全緣,扁平或略背卷,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邊緣生有黑腺點,全面散布淡色透明腺點,側脈每邊2-3條,自中脈中部以下生出,向上弧曲而連結,與中脈在上面微凹,下面凸起,脈網稀疏,下面隱約可見。花序於莖及分枝上頂生,5-7花,蠍尾狀二岐聚傘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邊緣疏生黑腺點。花直徑5毫米,近平展;花梗長1.5-3毫米。萼片倒卵狀長圓形,長1.5-2毫米,寬約0.8毫米,先端稍鈍,基部楔形,邊緣常疏生黑色腺點,全面有淡色腺點或腺條。花瓣黃色,倒卵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3毫米,先端鈍形,全面無黑腺點或僅在先端具少數黑腺點,宿存。雄蕊3束,每束有雄蕊7-8枚,花絲與花瓣約等長,花藥黃色,有黑色腺點。子房卵珠形,長約1.5毫米,1室;花柱3,長約2毫米,自基部分離,叉開。蒴果卵珠形,長5-6毫米,寬3.5-4毫米,成熟時褐色,具縱腺條紋。種子黃褐色,圓柱形,長約0 .5毫米,兩端銳尖,兩側無龍骨狀突起,頂端無附屬物,表面有不明顯的細蜂窩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長習性:生於山坡草地、灌叢、路旁或田埂上,海拔1100-2600米